副爬行動物

副爬行動物(Parareptilia)是爬行動物的一個演化支或是亞綱,根據不同的定義,範圍為已滅亡的原始無孔爬行動物,或是無孔亞綱的另一名稱。這兩個範圍的效用,取決於龜鱉目在生物演化史上的地位,副爬行動物與其它爬行類的關係仍然未確定。

副爬行动物
化石时期:二叠纪–三叠纪
PreЄ
前稜蜥,生存於三疊紀早期的非洲南部
保护状况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爬行纲 Reptilia
演化支 副爬行动物 Parareptilia
Olson, 1947

分類歷史

Everett C. Olson在1947年建立起這名稱,意為「接近爬行動物」,用來包含一群相對於真爬行動物的已滅絕古生代爬行類。

這名稱後來廢棄不用,直到它再度被親緣分支分類法研究使用,用來包含與龜鱉目無關係的無孔亞綱。在1988年,嘉克斯·高斯特(Jacques Gauthier) 與其他人提出許多羊膜動物的第一個系統發生學定義,將蜥形綱(Sauropsida)定義為爬行綱(Reptilia)的母演化支,並提出無孔亞綱杯龍目龜鱉目兩個姐妹分類單元構成(比阿爾弗雷德·羅默在1967年提出的定義還要狹窄)。如此一來,許多二疊紀三疊紀爬行類不再包括於無孔亞綱內,因此需要建立一個名稱來包含牠們,所以副爬行動物被再度使用。然而,他們沒有足夠信心使副爬行動物可成為正式的分類。

以下為高斯特等人提出的演化樹

羊膜動物

合弓綱 Synapsida

蜥形綱
副爬行動物

中龍科 Mesosauridae

前稜蜥科 Procolophonidae

米勒古蜥科 Millerettidae

鋸齒龍類 Pareiasauria

爬行綱
無孔亞綱

大鼻龍科 Captorhinidae

龜鱉目 Testudines

盧默龍類

原古蜥科 Protorothyrididae

雙孔亞綱 Diapsida

Michel Laurin與Robert Reisz在1995年提出一個不同的分類法,爬行綱被分成副爬行動物(現為正式的分類)與真爬行動物大鼻龍科被改成真爬行動物,副爬行動物包括早期無孔亞綱龜鱉目,但不包含大鼻龍科與Protorothyrididae科。中龍科被列在兩群之外,成為爬行綱(但依舊是蜥形綱)的姐妹分類。傳統的無孔亞綱被否決成並系群。如下列:

羊膜動物

合弓綱 Synapsida

蜥形綱

中龍科 Mesosauridae

爬行綱
副爬行動物

米勒古蜥科 Millerettidae

鋸齒龍類 Pareiasauria

前稜蜥科 Procolophonidae

龜鱉目 Testudines

真爬行動物

大鼻龍科 Captorhinidae

盧默龍類

原古蜥科 Protorothyrididae

雙孔亞綱 Diapsida

相反地,Oliver Rieppel於1994與1995年,並與de Braga於1996年與1997年,先後提出龜鱉目其實跟鰭龍超目有關係,所以是雙孔亞綱。在1998年,Rafael Zardoya與Axel Meyer以分子系統發育學支持龜鱉目雙孔亞綱的理論。如果屬實,副爬行動物將成為完全滅絕的演化支。然而当时這假說並不廣為脊椎動物生物學家廣泛接受,麥可·班頓(Michael Benton)在2000與2004年保留傳統的無孔亞綱來包括副爬行動物與龜鱉目

參見

參考資料

  • Benton, M. J. 2nd. London: Blackwell Science Ltd. 2000. ISBN 0-632-05614-2., 3rd ed. 2004 ISBN 978-0-632-05637-8
  • deBraga, M.; Rieppel, O. .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997, 120 (3): 281–354. doi:10.1006/zjls.1997.0079.
  • deBraga, M.; Reisz, R. R. .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1996, 16 (3): 384–395. doi:10.1080/02724634.1996.10011328.
  • Gauthier, J.; A. G. Kluge, & T. Rowe. . M. J. Benton (ed.) (编). . 103-155.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8.
  • Iwabe, N.; Hara, Y.; Kumazawa, Y.; Shibamoto, K.; Saito, Y.; Miyata, T.; Katoh, K. .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2004-12-29, 22 (4): 810–813 [2010-12-31]. PMID 15625185. doi:10.1093/molbev/msi07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2).
  • Katsu, Y.; Guillette; Braun, E. L.; Guillette, L. J. Jr.; Iguchi, T. . Cytogenetic and Genome Research. 2010-03-17, 127 (2–4): 79–93. PMID 20234127. doi:10.1159/000297715. Authors list列表缺少|last2= (帮助)
  • Laurin, M.; Gauthier, J. A. . at the Tree of Life Web Project. 1996 [2007-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2).
  • Laurin, M.; Reisz, R. R. .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995, 113 (2): 165–223. doi:10.1111/j.1096-3642.1995.tb00932.x. (abstrac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Olson, E. C. . Fieldiana Geology. 1947, 11: 1–53. ISSN 0096-2651.
  • Rieppel, O. . Fieldiana Geology. 1994, 1462: 1–85. ISSN 0096-2651.
  • Rieppel, O. . Zoology-Analysis of Complex Systems. 1995, 98: 298–308.
  • Rieppel, O.; deBraga, M. . Nature. 1996, 384 (6608): 453–455. doi:10.1038/384453a0.
  • Romer, A. S. 3r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7. ISBN 0-7167-1822-7.
  • Roos, Jonas; Aggarwal, Ramesh K.; Janke, Axel. .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Nov 2007, 45 (2): 663–673. PMID 17719245. doi:10.1016/j.ympev.2007.06.018.
  • Zardoya, R.; Meyer, A. .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98, 95 (24): 14226–14231. ISSN 0027-8424. PMC 24355. PMID 9826682. doi:10.1073/pnas.95.24.14226.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