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关老女

北关老女1583年-1616年),叶赫那拉氏,本名不详,海西女真叶赫部西城贝勒布寨女,末代贝勒布扬古妹。努尔哈赤福晋孟古哲哲的堂侄女,年龄只比她小八岁。

兄长布扬古曾将她许嫁努尔哈赤,但因叶赫部与努尔哈赤冲突不断,未能成婚。其后,多次议嫁,皆未能成婚。年过三十,方才出嫁蒙古喀尔喀部。因此,明朝方面文献中称她为老女[1][2]。那拉氏嫁予蒙古之事,被努尔哈赤引以为恨,列入七大恨,起兵反明。各类作品对其生平多有演绛,将她誉为“女真第一美人”[3][4][註 1],更视为“红颜祸水”的典型,有“一女亡四国”之说[4]。而研究者则抱以同情,认为她虽出身女真贵族,仍是政治联姻的牺牲品[5]

名字

当代中文资料中,有称她为东哥(东歌[6])、东哥格格[7]。东哥一名来源不详,满文原文不详。格格是女真人对女性的尊称。有现代研究者指她的名字没有被记载下来[1],并转述当代史学家孟森之言:“盖在清实录,但言太祖所聘叶赫之女,未有老女之称。明纪述中则皆称老女。”而明廷将叶赫部所在之地称为北关[8],故称北关老女。

当代文学作品[3],以及媒体报道中[4]有称她为叶赫那拉·布喜娅玛拉,来源不详,满文原文更无从考证。

生平

万历十九年(1591年),孟格布禄叶赫部假以联姻诱骗其侄哈达国主岱善去叶赫迎娶布寨之女,岱善中计身亡。布寨之女是其姐妹,或其本人,无法考证[註 2]。有报道[9]指此次许婚的布寨之女,即是她,但无确实来源。而随着努尔哈赤所率领的建州女真崛起,与其它女真诸部冲突不断。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古勒山之战中,努尔哈赤部占胜海西女真诸部联军。其父布寨战死。

父亲布寨死后,哥哥布扬古继任为叶赫西城贝勒。布扬古与堂叔伯、东城贝勒金台石试图与努尔哈赤修好,遂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布扬古将那拉氏许嫁于努尔哈赤,金台石将女儿许嫁于努尔哈赤次子台吉代善。此时,那拉氏年十四(虚岁),而努尔哈赤已年近四十。此后,叶赫部与努尔哈赤仍冲突不断,那拉氏再无可能出嫁努尔哈赤。那拉氏年届三十之时,乌拉部国主布占泰想娶她。在万历四十、四十一年,努尔哈赤两度攻打乌拉部。乌拉城之战后,乌拉灭国。据《满洲实录》所记[10],布占泰欲娶那拉氏即是努尔哈赤出兵的理由之一。乌拉灭国后,布占泰逃亡于叶赫部。布扬古想将那拉氏嫁给他,被布占泰婉拒[8]

努尔哈赤与金台石的女婿、蒙古喀尔喀贝勒介赛讨伐叶赫部。叶赫救助于明廷。明廷派兵干涉,努尔哈赤至抚顺,投书游击李永芳,申言:“侵叶赫,以叶赫背盟,女已字,悔不遣,又匿布占泰;故与明无怨,何遽欲相侵?”遂退兵。介赛想得到那拉氏。那拉氏誓死不愿。介赛领兵攻叶赫。喀尔喀贝勒巴哈达尔汉为其子莽古尔代请婚,布扬古同意将妹妹出嫁。明朝边吏告诉布扬古:姑留此女,毋使努尔哈赤及介赛望绝,冀相羁縻;而以兵分屯开原、抚顺及镇北堡为犄角,卫叶赫[8]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夏五月,布扬古将那拉氏许嫁莽古尔代,“且执建州夷六人。开原谕止不听”[2]。秋七月,成婚。努尔哈赤听闻后,大怒,说“此女生不祥,哈达辉发乌喇三部以此女构怨,相继覆亡。今明助叶赫,不与我而与蒙古,殆天欲亡叶赫,以激其怒也。我知此女流祸将尽,死不远矣。[8]”更发兵三千屯于南关(原哈达部所在)[2]。那拉氏成婚后未满一年即逝世,年三十四[8]

万历四十六年(天命三年,1618年)四月十三日,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起兵反明。恨五[註 3]即是指明廷支持叶赫部将那拉氏转嫁蒙古喀尔喀部,致使建州蒙羞。

影视作品

拍摄时间影視作品飾演的演員使用的名字、称谓
1995《叶赫那拉公主》于慧东歌公主[11]
2005太祖秘史陈德容东哥
2017独步天下唐艺昕东哥

备注

  1. 与北关老女类似,近代中文世界多有将某位清朝女性称“某某第一美人”的事例,多是当代文化传播的产物。如孝庄文皇后因影视剧渲染而称“满蒙第一美人”。傅恒妻因民国后的野史、传闻而称“满清第一美人”。
  2. 1591年时,那拉氏虚岁九岁。努尔哈赤时代,女真女性初婚年龄,普通较低。以努尔哈赤妻女为例,孟古哲哲阿巴亥嫁予努尔哈赤时,分别是虚岁十四岁、十二岁。努尔哈赤长女东果格格出嫁时虚岁十一岁,三女莽古濟出嫁时虚岁十二岁。
  3. 七大恨最早文献版本——天聪四年(1630年)《金国汗攻卢龙誓师安民谕》中,恨四为明廷在建州与叶赫的部族争战中出兵帮助叶赫。恨五为明廷支持叶赫将那拉氏转嫁蒙古喀尔喀部,致使建州蒙羞。其它版本中,恨五通常并入恨四,同时,没有提及明廷有支持叶赫嫁女予蒙古的行为。

注释

  1. 刁铁英. . 满族文学 (辽宁省丹东市: 辽宁省作家协会、丹东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09, (2009年第2期). ISSN 1003-7012 (简体中文).
  2. 茅瑞征(明). . (简体中文). 原文:四十三年五月,白羊骨竟以老女许婚煖兔子蟒谷儿大,且执建州夷六人。开原谕止不听。七月,遂成婚。奴儿哈赤发兵三千屯南关,氛甚恶。御史王雅量疏称......
  3. 中天飞鸿. .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中旬 (河南省郑州市: 河南省文化厅). 2010, (2010年第5期). ISSN 1003-5664 (简体中文).
  4. 宋羽. . 责任编辑:刘茜. 凤凰网,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7-11-24 [2018-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7) (简体中文).
  5. 孙英杰. .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佳木斯职业学院). 2015, (2015年第4期). ISSN 2095-905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8) (简体中文).
  6. 兰春雨. . 电影文学 (吉林省长春市: 长影集团). 1996, (2015年第07期). ISSN 0495-569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8) (简体中文).
  7. 高庆仁、纪桂秀. . 满族研究 (辽宁省沈阳市: 辽宁省民族宗教问题研究中心). 2000, (2000年第02期). ISSN 1006-365X (简体中文).
  8.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三·列传十》杨吉砮,叶赫部长......因号叶赫。其贡於明,取道镇北关,地近北,故明谓之北关......(万历)二十五年春正月,扈伦诸部同遣使行成於太祖曰吾等兵败名辱,继自今原缔旧好,申之以婚媾。布扬古请以女弟归太祖,金台石请以女妻太祖次子台吉代善,上许之,具礼以聘。宰牛马告天,设卮酒、块土及肉、血、骨各一器,四国使者誓曰既盟之后,苟弃婚媾......布扬古女弟,高皇后侄也,是时年十四......三十一年秋九月,高皇后疾笃,思见母,太祖使迎焉。纳林布禄不许,令其仆南太来视疾,太祖数之曰汝叶赫诸舅无故掠我户布察寨,又合九姓之师而来攻我,既乃自服其辜,歃血誓天为盟誓,而又背之,许我国之女皆嫁蒙古。今我国妃病笃,欲与母诀,而又不许,是终绝我也!......三十五年,纳林布禄闻辉发贝勒拜音达里使贰於太祖,太祖以是取辉发,纳林布禄不能救;而布扬古女弟受太祖聘,十六年不遣,年三十,乌喇贝勒布占泰将强委禽焉。四十年,太祖讨布占泰。四十一年,师再举,遂克乌喇,布占泰亡奔叶赫。布扬古欲遂以女弟嫁之,布占泰逊谢不敢娶,为别婚。是时纳林布禄已死,其弟金台石嗣为贝勒......太祖乃以四万人会蒙古喀尔喀贝勒介赛伐叶赫......叶赫愬於明,以兵援,遇介赛,战胜,遂遣使让太祖,令游击马时柟、周大岐率兵千,挟火器,戍叶赫。太祖至抚顺,投书游击李永芳,申言:“侵叶赫,以叶赫背盟,女已字,悔不遣,又匿布占泰;故与明无怨,何遽欲相侵?”遂引师还。金台石有女,育於其兄纳林布禄,嫁介赛。金台石既为贝勒,杀纳林布禄妻,介赛假辞为外姑复仇,觊得布扬古女弟以解。布扬古女弟誓死不原行。介赛治兵攻叶赫。既而喀尔喀贝勒巴哈达尔汉为其子莽古尔代请婚,布扬古将许之。明边吏谕布扬古,姑留此女,毋使太祖及介赛望绝,冀相羁縻;而以兵分屯开原、抚顺及镇北堡为犄角,卫叶赫。四十三年夏五月,布扬古遂以其女弟许莽古尔代,秋七月婚焉。太祖闻,诸贝勒皆怒,请讨叶赫,不许。请侵明,又不许,且曰此女生不祥,哈达、辉发、乌喇三部以此女构怨,相继覆亡。今明助叶赫,不与我而与蒙古,殆天欲亡叶赫,以激其怒也。我知此女流祸将尽,死不远矣。布扬古女弟嫁莽古尔代未一年而死,死时年盖三十四,明所谓“北关老女”者也。是岁为太祖天命元年......
  9. 陈继承. . 责任编辑:马艳芳. 和讯网,来源:沈阳晚报. 2010-05-28 [2018-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6) (简体中文).
  10. 满洲实录·卷三》○壬子年....時布占泰復背盟掠太祖所屬窩集部內瑚爾哈路二次.及欲娶太祖所定葉赫國布齊貝勒之女.又以骲箭射太祖姪女娥恩哲.太祖聞之大怒.遂於九月二十二日領大兵徃征之.二十九日至烏拉國......仍以三女妻之.今欺蔑皇天后土.背七次盟言.擄吾所屬瑚爾哈路二次.又欲強娶吾已聘葉赫之女.又以骲箭射吾女.吾將女嫁汝異國.原為匹偶.曾令汝以骲箭射之乎.若吾女所為不善.當來告我.天生愛新覺羅人.曾被誰責辱汝......○十二月有白氣起自烏拉國越太祖宮樓南直至呼蘭山.自此太祖以布占泰或有和好之意.延及一年.又聞布占泰欲將女薩哈簾男綽啟鼐及十七臣之子送葉赫為質.娶太祖所聘之女.又欲囚太祖二女.癸丑年正月.親率大兵徃征之.布占泰擬十八日送子與葉赫為質.太祖大兵十七日已至攻取孫扎泰城.領兵前進克郭多鄂謨二城屯兵.次日.布占泰率兵三萬......布占泰倘娶葉赫女.其耻辱當何.如後......烏拉國自此滅矣
  11. . 电影文学 (吉林省长春市: 长影集团). 1996, (1996年第07期). ISSN 0495-569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8) (简体中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