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 (诗人)

北岛1949年8月2日),原名赵振开中国当代诗人,为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用北岛这个笔名是因为他来自北方,而且偏爱孤独。他先后获瑞典笔会图霍尔斯基奖、美国西部笔会中心自由写作奖、古根海姆奖学金、金花环奖等多个奖项,并被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荣誉院士。之前曾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人文學科講座教授,现为中大文學院榮譽教授[5]

北島
北岛 (2010年)
出生趙振開
(1949-08-02) 1949年8月2日
 中华民国北平市[1]
職業詩人作家教授
國籍 美國[2][3][4]
母校北京市第十三中学
北京市第四中学
創作時期1970年至今
文學運動朦朧派
代表作《北島詩選》(1986年)
《零度以上的風景線》(1996年)
《開鎖》(1999年)
獎項图霍尔斯基奖
配偶邵飞
甘琦(2004—)
受影響於郭路生伊利亚·爱伦堡

生平

早年

北岛祖籍浙江湖州,1949年生于当时的北平(现北京)。在少年时期,他是一名红卫兵。他对文化大革命有疑虑,在1969年到1980作为一名工人接受了“再教育”。他毕业于北京四中。1969年当建筑工人,后作过翻译,并短期在《新观察》杂志作过编辑。1970年开始写作,1978年与芒克等人创办《今天》杂志。

八九学潮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去世后中国北京爆发大规模学潮悼念胡耀邦,4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将学潮定性为动乱进一步加剧局势紧张,20万学生进入天安门广场以示抗议。当日晚,北岛与150名学者连署請願信送交全国人大,聲援學生,但未获接收[6]。北岛因在八九学潮中的參與角色,事後其人不再见容于中国政府。

移居海外

1989年移居国外,曾一度旅居瑞典等七个国家,他在世界上多个国家进行创作,寻找机会朗读自己的诗歌。

1990年在北岛的主持下《今天》文学杂志在挪威复刊,至今仍在世界各地发行,其网络版和论坛(www.jintian.net)也享誉世界各地汉语文学圈。

1994年曾經返回中國,在北京入境時被扣留,遣送回美國,曾任教于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还曾是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亞大学伯克莱分校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另外,他还曾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杜伦大学中文系担任讲师。在纽约居住期间,曾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英文系教授诗歌创作。

回国

根据北島在《城门开》一书描写,2003年1月11日,他还去304医院看望瘫痪在床的父亲,父子俩都知道是最后一次见面,北島还说他们最后还说道:我爱你。第二天,北岛乘机再次离开中国。

  • 2007年,北島收到香港中文大學的聘書。8月,北島正式搬到香港,與其家人團聚,結束其近20年的歐美各國漂泊式生活[7]
  • 2011年8月8日,北岛获准入境参加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并接受了新华社的专访[8]
  • 「時間的玫瑰——北島詩歌之夜」周三(2013年10月30日)在中文大學的邵逸夫堂舉行,600多人入場,創下主辦方同系列活動的最高紀錄。
  • 2014年10月17日,北岛阔别45年重回北京四中,并表明希望能回北京四中开课[9]
  • 2015年3月,北岛获马其顿—斯特鲁加国际诗歌节授予的最高荣誉金花环奖(Golden Wreath Award)桂冠,成为继绿原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中国诗人[10]
  • 2015年8月8日,北岛出席深圳“第一朗读者”跨界诗歌活动。
  • 2015年11月25日,出席第四届香港国际诗歌节开幕式。
  • 2015年12月,北岛出席两岸诗会。
  • 2017年2月27日,北岛出席“艺术庆云诗歌交流会”。
  • 2018年5月24日,北岛的绘画个展在巴黎地平线画廊开幕,同时推出展览同名画册《此刻·北岛》

作品

诗歌

  • 《生活》 (1999年)
  • 《陌生的海滩》(1978年)
  • 《北岛诗选》(1986年)
  • 《在天涯》(1993年)
  • 《午夜歌手》(1995年)
  • 《零度以上的风景线》(1996年)
  • 《开锁》(1999年)
  • 《守夜 : 詩歌自選集1972-2008》(2009年)

小说

  • 《波动》及英译本(1984年)
  • 《归来的陌生人》(1987年)

散文

  • 《蓝房子》(1999年)
  • 《失败之书》(2004年)
  • 《时间的玫瑰》(2005年)
  • 《青灯》(2008年1月)
  • 《城门开》(2010年9月)
  • 《古老的敌意》(2012年)

编选

  • 《七十年代》(2009年)
  • 《今天丛书:另一种声音》(2011年)
  • 《对话》(2011年)
  • 《七十年代续集》(2014年)
  • 《给孩子的诗》(2014年)
  • 《给孩子的散文》(2015年)

翻译

  • 《索德格朗诗选》(1987)
  • 《北欧现代诗选》(1987,2013)

北岛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出版。代表作包括作于1976年文革结束后的《回答》,其中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已经成为中国新诗名句。在美国,其作品由 Zephyr Press 出版。曾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11][12],是当今影响最大,也最受国际承认的中国诗人。

荣誉

先后获瑞典笔会图霍尔斯基奖、美国西部笔会中心自由写作奖、古根海姆奖学金、金花环奖等,并被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荣誉院士。曾經獲得美國布朗大學頒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並由布朗大學校長路斯.西蒙斯教授於典禮上宣讀讚詞:「你用深邃的、充滿力量、讓人難以忘懷的詩句,向你的祖國和世界發出了聲音,譜寫自由和表達的樂章。你曾經寫道:『我不相信天是藍的,我不相信雷的回聲,我不相信夢是假的,我不相信死無報應。』......為了你對於人性根本之美德堅持不懈的信仰、為了你對於書寫文字之力量的信心,為了你對於人類之自由的深切信念,我們授予你文學博士學位以致敬意。」頒授儀式於第243屆布朗大學畢業典禮中舉行[13]

  • 2014年9月,北岛入围诺贝尔文学奖

文學意見

德國漢學家魯道夫·瓦格納認為北島在1980年代後期出國後所寫的詩沒有長進,「基本上重複原來的意象,新的發展很少。北島沒有前進,許多中國作家也都是這樣重復自己[14]。」

而德国另一汉学家顾彬对北岛却极为推崇,在其文章和多次访谈中对北岛的人格道义,诗歌和散文都赞誉有加。

瑞典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一直对沈从文、北岛、李锐高行健非常喜欢,并且将他们的作品翻译成为瑞典文[15]

對現代新詩的看法

北島曾說:「詩歌面臨著形式的危機,許多陳舊的表現手段已經遠不夠用了。隱喻、象徵、通感、改變視角和透視關係,打破時空秩序等手法為我們提供了新的前景。我試圖把電影蒙太奇手法引入自己的詩中,造成意象的撞擊和迅速轉換,激發人們的想像力來填補大幅度跳躍留下的空白。另外,我還十分注重詩歌的容納量、潛意識和瞬間感受的捕捉。」[16]

参考文献

  1. 1949年1月31日第二次国共内战平津战役结束,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并接管北平市中国共产党称“北平和平解放”),同年9月27日北平市改称北京市,同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 . [2012年10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4) (中文(中国大陆)‎).
  3. . 陈浩民. 凤凰网. [2012年9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9月28日) (中文(中国大陆)‎). 北岛很长时间没有回国,他虽然是美国籍,但也是中国当代诗歌史上一个很重要的诗人。
  4. . 南方人物周刊. [2012-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4) (中文(中国大陆)‎). 北岛很长时间没有回国,他虽然是美国籍,但也是中国当代诗歌史上一个很重要的诗人。
  5. 中大文學院行政組. . 中大文學院. 2018-19年 [2019年2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2月12日).
  6. . [2012-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7. 对话北岛:诗人是独自挖煤的矿工,读者是在大地上行走的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田志凌 南方都市報
  8. . 新华网. [2011-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5) (中文(简体)‎).
  9. . 人民网. [2014-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6) (中文(简体)‎).
  10.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15-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31) (中文(简体)‎).
  11. . 凤凰网. [2009年10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10月14日) (中文(简体)‎).
  12. . 凤凰网. [2009年10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0月17日) (中文(简体)‎).
  13. 中大傳訊及公共關係處. . 中大傳訊及公共關係處. 2011.06.12 [2019-02-12].
  14. 茉莉,(1999年),《茉莉訪瓦格納》,《開放》雜誌1999年3月號,香港。
  15. . 中国作家网. [2000年10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0) (中文(简体)‎).
  16. .

外部链接

维基语录上的相关摘錄: 北岛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