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放送

北海道放送株式會社日语: Hokkaido Hōsō Kabushiki-gaisha */?英語:),通稱北海道放送,簡稱HBC,是日本的一家以北海道為播出範圍的廣電兼營台。北海道放送的廣播服務於1952年3月10日開播,識別呼號為JOHR,是JRNNRN聯播網成員。電視服務於1957年4月1日開播,電視識別呼號為JOHR-DTV,遙控器號碼是1頻道,是JNN聯播網成員。北海道放送是北海道第一家民營廣播公司,也是日本第七家民營廣播公司和第五家民營電視公司。

北海道放送株式會社
商业名称HBC
原文名称
公司類型股份公司
法人編號6430001022390
成立1951年11月30日
代表人物代表取締役會長渡邊卓
代表取締役社長:勝田直樹
總部 日本 〒060-8501
北海道札幌市中央區北1條西5丁目2番地[1]
产业基於放送法的廣播電視業
營業額129億7,700萬日圓(2020年3月底止)[2]
4億900萬日圓(2020年3月底止)[2]
4億3,600萬日圓(2020年3月底止)[2]
資產201億5,900萬日圓(2020年3月底止)[2]
員工人數239人[1]
實收資本額4億9,500萬日圓(2020年3月底止)[1]
結算期每年3月31日
主要股東共栄火災海上保險(8.36%)
明治安田生命保險(7.90%)
北洋銀行(4.18%)
(4%)
主要子公司
株式會社三新
HBC Media Create
网站www.hbc.co.jp
北海道放送

JOHR
所屬國家 日本
總部所在〒060-8501
北海道札幌市中央區北1條西5丁目2番地
播放地區北海道
開播日期1952年3月10日
主要語言日語
擁有者北海道放送株式會社
電臺官網https://www.hbc.co.jp/radio/
北海道放送

JOHR-DTV
国家/地区 日本
北海道放送株式會社
1957年4月1日
數位電視
識別訊號:JOHR-DTV
类别數位電視
播出地区北海道
总部地点 日本 〒060-8501
北海道札幌市中央區北1條西5丁目2番地
网站频道官方网站

資本構成

下表列出2015年3月31日時北海道放送的主要股東[3]:212

資本金發行股份總數股東數
4億9,500萬日元2,200股185
股東持股數比例
共栄火災海上保險184股8.36%
明治安田生命保險174股7.90%
北洋銀行092股4.18%
088股4.00%
北海道銀行081股3.68%
三菱UFJ信託銀行077股3.50%
日本受託信託銀行074股3.36%
東京放送控股070股3.18%
毎日放送060股2.72%
中部日本放送060股2.72%
RKB毎日放送060股2.72%
北海道新聞社會福祉振興基金060股2.72%

歷史

1950年「電波三法」(《電波法》、《放送法》、《電波監理委員會設置法》)通過之後,北海道亦出現申請設立民營廣播的運動。北海道放送在1951年4月21日獲得預備執照,成為最初獲得播出執照的16家民營廣播公司之一[4]:32。同年11月30日,北海道放送正式登記成立公司,總部設在大丸大樓[4]:34。翌年3月10日,北海道放送正式開始播出廣播節目,當時每日從早晨6時開始播出,晚間22時30分收播,每日播出15小時節目(16時至17時停播)[4]:38

1953年,北海道放送開始申請電視播出執照[4]:50。1954年7月,北海道放送在函館市舉辦的北洋博覽會上試驗播出電視訊號,成為日本第二家播出電視訊號的民營電視[4]:56。翌年北海道放送在札幌市亦展開實驗電視播出[4]:58。在1956年10月,北海道放送的技術人員還前往中國參加日本商品展示會,並在中國進行了三週的實驗電視播出[4]:58。同時北海道放送決定不參與NHK主導的札幌電視塔建設,而是在手稻山頂修建訊號發射塔[4]:51。1956年11月29日,北海道放送獲得電視預備執照[4]:59。翌日北海道放送在手稻山頂修建的36米高鐵塔竣工,令北海道放送擁有當時日本最大的單一訊號站電視訊號覆蓋範圍[4]:52。當時恰好美軍歸還1和2頻道的使用權,北海道放送希望獲得1頻道,但遭到NHK的強烈反對,認為民營電視台不應使用比NHK小的頻道號碼(NHK是第3頻道)[4]:55。在北海道放送的堅持下,郵政省同意北海道放送使用1頻道[4]:59-60。1957年3月1日,北海道放送開始播出試驗訊號,並於3月15日獲得正式執照[4]:60。憑藉手稻山訊號發射站的高度優勢,北海道放送在開播時即可覆蓋北海道約9成的地區[4]:60。3月23日,北海道放送開始進行試播[4]:60

1957年4月1日,北海道放送正式開始播出,成為日本在三大都市圈之外第一家民營電視台[4]:60。在開播五年內,北海道放送電視部門在函館室蘭旭川釧路設置轉播站,基本覆蓋北海道全境[4]:68-69。1959年,北海道放送加入JNN聯播網,成為JNN的創始成員[4]:69-70。1962年3月22日,北海道放送工會發動長達437小時的罷工,導致北海道放送電視部門自3月28日無法播出節目,是日本民營廣播史上最長的罷工[4]:70

1966年3月,北海道放送開始播出彩色電視節目[4]:96。北海道放送全面轉播了1972年札幌冬奧會[4]:112,累計轉播時間在民營電視各台中排名第一[4]:118。同年北海道放送成為日本第五家實施週休二日制的民營廣播公司[4]:143。1978年度,北海道放送營業額達107.01億日元,首次超過100億日元[4]:156

自1982年至1991年,北海道放送連續10年獲得全日時段收視率冠軍[4]:160。1984年度,北海道放送獲得收視率三冠王[lower-alpha 1],是北海道首次有電視台達成這一成就[4]:160。但在1980年代中期後,隨著北海道文化放送札幌電視台的收視率相繼大幅提高,北海道放送的收視率被上述兩家電視台超過[5]:98-99[6]:209。北海道放送還積極參與文化事業。1997年,北海道放送主辦了維也納愛樂樂團札幌公演[4]:260-261

1996年4月,北海道放送開設了官方網站[4]:244-245。為節約成本,北海道放送在1997年將其在札幌以外的節目播出地區統合為道南(函館、室蘭)、道北(旭川、北見)、釧路、帶廣四個地區[4]:262。1998年,北海道放送啟用了以猴子為設計概念的吉祥物Monsuke[4]:244。在世紀之交時,北海道放送的收視率有所回升。在開播50週年的2001年,北海道放送啟用了新商標[4]:284。這一年北海道放送在黃金時段的收視率時隔12年獲得單獨第二位[4]:275。2006年6月1日,北海道放送開始播出數位電視訊號[7],並於2011年7月24日停止播出類比電視訊號[8]

廣播部門

在開播初期,北海道放送的廣播節目以新聞[4]:42、聽眾參加型節目[4]:44、廣播劇[4]:45為主。開播5年後,北海道放送已設有函館旭川帶廣北見網走室蘭釧路七個放送局[4]:68。1950年代後期開始,受到電視興起的影響,廣播聽眾急速減少,北海道放送的平均收聽率從1955年的28.1%下降到1961年的8.2%[4]:74。對此北海道放送廣播部門提高資訊節目的比例,以適應聽眾在收聽廣播的同時從事其他活動的需求[4]:74。1960年代後期汽車開始普及之後,北海道放送的廣播廣告費重新開始增加[4]:76。北海道放送在1969年開始播出面向年輕聽眾的深夜節目《通宵北海道》()[4]:80-81。1970年,北海道放送廣播開始播出《HBC活力週六》()節目,時長達4小時,是東京以北第一個大型長時間直播廣播節目[4]:78-80

1984年,北海道放送廣播設立根室放送局,時隔26年再次開設廣播放送局[4]:194-196。此後北海道放送廣播還在留萌苫小牧稚內新設放送局[4]:196。1992年8月1日,北海道放送開始播出AM立體聲廣播節目,是日本第10家播出AM立體聲節目的電台[4]:224。2016年,北海道放送開始提供FM廣播補充服務[8]

電視部門

自1960年開始,北海道放送就參與製作東芝週日劇場的製作[4]:62。1972年,北海道放送播出了以同年札幌冬奧為題材的電視劇《氣球飄起的時刻》()[4]:133。1976年,北海道放送製作的週日劇場作品《幻之町》()獲得了文化廳藝術祭優秀賞[4]:174-175。此後北海道放送還製作過《遠方繪本》()、《遙遠故鄉》()、《蘋果樹下》()、《薩哈林薔薇》()等在海外取景拍攝的電視劇[4]:176。至1993年週日劇場改為連續劇為止,北海道放送為週日劇場製作了154部作品[4]:227。此後北海道放送仍參與製作週一特別電視劇,製作了眾多懸疑題材的單集電視劇[4]:228-229

北海道放送的第一個大型帶狀自製新聞節目是1975年開始播出的《電視港6[4]:144-145。作為JNN基幹局之一,北海道放送還承擔開設海外支局的任務。1980年,北海道放送設立了JNN聖保羅支局,是其第一個海外支局[4]:186。1993年,北海道放送關閉聖保羅支局,設立JNN遠東支局,並於1995年將遠東支局從俄羅斯薩哈林州遷至符拉迪沃斯托克[4]:186。2001年,北海道放送廢除遠東支局,開設莫斯科支局[4]:186。2005年,北海道放送開設北京市支局[8]。而在北海道內的新聞報道方面,1993年北海道西南近海地震時,HBC是最先採訪到現場畫面的民營電視台[4]:232。1997年,北海道放送率先播出北海道拓殖銀行破產的新聞[4]:252。2000年,北海道放送憑藉對有珠山噴發的報道而獲得JNN特別賞[4]:233。2000年,北海道放送將傍晚的新聞節目改名為《電視港2000[4]:274。現在北海道放送在平日傍晚播出的自製新聞資訊節目是《KYO-DOKI》,自2010年開始播出[9]

北海道放送在1972年開始在平日午後播出帶狀自製資訊節目《Pack2》,成功獲得主婦觀眾[4]:143-144。該節目還曾發行過紙本雜誌[4]:144。該節目播出至1993年,是歷史長達21年的長壽節目[4]:227。1993年,北海道放送將午後的資訊節目和《電視港6》整合為3小時的大型新聞資訊節目《HBC傍晚廣角·電視一番星[4]:230。2000年,北海道放送在上午和午後同時開始播出新的帶狀資訊節目《朝維他TV》和《維他命TV[4]:274

1985年,北海道放送在週六午後播出《縱橫無盡》節目,連線北海道放送在北海道各地的放送局,播出當地的新鮮話題[4]:148。該節目在1986年改編為《Hot Night北海道》,在每週二晚間22時播出,聚焦北海道的本地話題[4]:149-150。1993年,該節目迎來播出300期紀念[4]:230。現在北海道放送自製的在晚間及深夜時段播出的綜藝節目有自2017年開始播出,由小崇小敏主持的《成吉思談![10]

北海道放送製作過眾多紀錄片節目。1981年,北海道放送製作的《歌唱「第九」的小鎮》()獲得了文化廳藝術祭優秀賞,並在之後每隔10年製作一部續篇[4]:204。1986年的《大草原的少女》()在播出後獲得巨大反響,不僅實現系列化,還銷售至海外播出[4]:208-209。1999年的紀錄片《新俄羅斯紀行》在日本12家JNN加盟台播出[4]:255。北海道放送在2003年製作的紀錄片《不良少年回母校》紀錄日本自民黨議員義家弘介的真實事蹟,在2003年改編為同名電視劇[11]

攝影棚

北海道放送在開播當時總部位於大丸大樓,但各部門分散在札幌市內的五處,嚴重影響效率[4]:67。1957年7月,北海道放送從石狩支廳日本紅十字會購買土地,用於修建HBC會館[4]:68。HBC會館由久米建築事務所設計,松村組修建,耗資3.5億日元[4]:68。1959年9月30日,HBC會館竣工,屋頂建有36米高的天線塔[4]:68。1967年,HBC會館擴建了新館部分[4]:432。2001年,北海道放送對HBC會館進行全面翻新[4]:286

2017年,北海道放送宣布將拆除和HBC會館相鄰的立體停車場,修建新總部大樓[12]。新總部地上有9層,地下有1層;總樓面面積是12,376平方公尺,和舊總部基本相同。設計和監理同樣由久米設計負責,施工則由熊谷組修建,於2018年9月開始施工,2020年3月竣工[13]。新總部設有三個電視攝影棚和四個廣播錄音棚[14]。其中電視第2攝影棚可製作4K節目[15]

國際合作

北海道放送自1970年代開始積極拓展國際合作。1977年,北海道放送和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KGW電視台簽訂姊妹台協議,是北海道放送第一個海外姊妹台[4]:184。現在北海道放送已有五個海外姊妹台,除了波特蘭的KGW之外,還包括1987年和加拿大亞伯達省艾德蒙頓CFRN-DT電視台簽訂協議;1988年和中國遼寧電視台簽訂交流協議;1988年和蘇聯國家廣播電視委員會簽訂合作協議;1990年和波蘭國營廣播電視委員會簽訂合作協議[4]:184-185。1991年,北海道放送展開了「HBC薩哈林救援募款」活動,將募得善款用於援助蘇聯解體後極度混亂的薩哈林民眾生活[4]:236-237

註释

  1. 「三冠」指全日(6:00-24:00)、黃金時段(19:00-22:00)、晚間時段(19:00-23:00)三個時段皆獲得收視率第一。

參考資料

  1. . . [2020-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5) (日语).
  2. . . [2020-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9) (日语).
  3. . . 東京都: . 2015. ISBN 9784990809003.(日語)
  4. . . 北海道: . 2002.NCID BA57270916(日語)
  5. . . 北海道: . 2015.NCID BN09165322(日語)
  6. . . 北海道: . 2008.NCID BA91005747(日語)
  7. . . [2020-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4) (日语).
  8. . . [2020-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6) (日语).
  9. . . [2020-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6) (日语).
  10. . . [2020-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0) (日语).
  11. . . [2020-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4) (日语).
  12. . . [2020-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30) (日语).
  13. (PDF). . [2020-09-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9-04) (日语).
  14. (PDF). . [2020-09-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9-04) (日语).
  15. . . [2020-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4) (日语).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北海道放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