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走市

網走市日语: Abashiri shi */?)位於日本北海道東部(道東),為鄂霍次克綜合振興局轄下城市,也是鄂霍次克綜合振興局辦公室所在地,在北見市以東約50公里。北邊面向鄂霍次克海,境內多丘陵,市中心位於網走川出海口附近,並延伸到周邊海岸附近的平地。轄區內西北部有能取湖,中部有網走湖、東部有濤沸湖,皆屬於網走國定公園。若按照字母排序的話,網走(Abashiri)是日本排序最前的市町村。

網走市
日文轉寫
  日文
  平假名
  罗马字Abashiri-shi

市旗

市章

網走市在北海道的位置
網走市
網走市在日本的位置
坐标:44°01′14″N 144°16′25″E
国家 日本
地方北海道地方
都道府縣北海道鄂霍次克綜合振興局
接鄰行政區北見市小清水町大空町
政府
  市長水谷洋一
(現任任期至:2018年11月30日)
面积
  总计470.92平方公里
人口(2007年7月31日)
  總計40,405人
  密度85.8人/平方公里
象徵
  市樹
  市花蝦夷紫杜鵑
时区日本標準時間UTC+9
市町村編號01211-4
093-8555
市役所地址網走市南6條東4丁目
電話號碼+81-152-44-6111
法人編號2000020012114
網站http://www.city.abashiri.hokkaido.jp/
人口:網走市官方網頁

城市名稱來自阿伊努語的發音,但目前對原始意義有不同的見解,包括:[1]

  1. 「ci-pa-sir」:意思為我們發現的土地。
  2. 「apa-sir」:意思為入口的土地或者漏水的土地。
  3. 「cipa-sir」:意思為祭壇的島。

歷史

  • 1872年3月:成立北見國網走郡,並設置網走村(原名:)。
  • 1875年:改使用漢字名稱()。
  • 1890年:設置釧路集治監獄網走分監和網走外役所(現在的網走監獄的前身)。
  • 1891年:由於集治監收容者的強制勞動,完成往北見方面的道路。
  • 1897年11月:北海道實施支廳制,現在的轄區在當時分屬:網走郡網走村、北見町、勇仁村、新栗履村、能取村、最寄村、娜寄村、濤沸村、藻琴村。[2]
  • 1902年4月1日:
    • 網走村、北見町、勇仁村、新栗履村合併為網走町,並成為北海道二級町。
    • 能取村、最寄村合併為能取村,同時成為北海道二級村。
    • 娜寄村、濤沸村、藻琴村合併為藻琴村,同時成為北海道二級村。
  • 1915年4月1日:能取村和藻琴村併入網走町,網走町並成為北海道一級町。
  • 1921年4月1日:網走町的舊網走村區域分村設置女滿別村(現在已併入大空町)。
  • 1931年:與女滿別町之間的邊界重新劃分。
  • 1947年2月11日:網走町的舊藻琴村部份區域分村為東藻琴村(現在已併入大空町)。同時網走町改制為網走市,脫離網走郡之管轄。

交通

機場

港口

  • 網走港(日本重要港灣

鐵路

道路

一般國道
主要地方道
  • 北海道道23號網走停車場線
  • 北海道道76號網走公園線
  • 北海道道102號網走川湯線
  • 北海道道104號網走端野線
道道
  • 北海道道246號小清水女滿別線
  • 北海道道248號嘉多山美幌線
  • 北海道道467號榮濱小清水線
  • 北海道道490號中園網走停車場線
  • 北海道道591號嘉多山卯原內停車場線
  • 北海道道683號大觀山公園線
  • 北海道道767號明生北濱線
  • 北海道道1010號能取三眺線
  • 北海道道1083號網走港線
  • 北海道道1087號網走常呂自行車道線

觀光景點

呼人地區的網走湖
能取岬
網走流冰观光破冰船
博物館網走監獄
  • 流冰:每年視狀況在1月下旬至3月上旬間會抵達岸邊。
  • 網走刑務所
  • 博物館網走監獄
  • 網走湖
  • 網走湖畔溫泉
  • 網走市立鄉土博物館
  • 網走市立美術館
  • 北海道立北方民族博物館
  • 鄂霍次克流冰館
  • 能取湖
  • 珊瑚草群落:9月份時可見到
  • 最寄貝塚
  • 流冰觀光破冰船「極光」
  • 網走國定公園
  • 網走感動朝市:每年夏季舉行的觀光朝市
  • 桂岡砦跡:國家指定史跡[3]
  • 最寄貝塚:國家指定史跡
  • 天都山:國家指定名勝
  • 永專寺山門:市指定有形文化財
  • 鱒浦稻荷神社匾額:市指定有形文化財
  • 網走神社匾額:市指定有形文化財
  • 柱狀節理岩石:市指定天然記念物

以網走為背景的作品

教育

大學

  • 東京農業大學鄂霍次克校區

高等學校

  • 道立北海道網走向陽高等學校
  • 道立北海道網走南丘高等學校
  • 私立網走高等學校

中學校

  • 網走市立第一中學校
  • 網走市立第二中學校
  • 網走市立第三中學校
  • 網走市立第四中學校
  • 網走市立第五中學校
  • 網走市立呼人中學校

小學校

  • 網走市立網走小學校
  • 網走市立潮見小學校
  • 網走市立中央小學校
  • 網走市立西小學校
  • 網走市立西丘小學校
  • 網走市立白鳥台小學校
  • 網走市立東小學校
  • 網走市立南小學校
  • 網走市立呼人小學校

特殊學校

  • 網走養護學校

姊妹市・友好都市

日本

海外

本地出身的名人

  • 居串佳一畫家
  • 緒方昇:前相撲力士、關脇北之洋。
  • 小尾元政配音員
  • 川村湊:文毅評論家。
  • 木村庄之助 (32代):前相撲裁判,本名澤田郁也。
  • 櫻田一男職業摔角選手,出賽名為。
  • 夏見円:冬季奧運日本滑雪代表。

居民種族

參考資料

  1. . 網走市政府. [2007年3月24日] (日语).
  2. . ISSIE. [2008年7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10月1日) (日语).
  3. . 網走市政府. [2007年3月24日] (日语).
  4. . 網走市政府. [2007年3月24日] (日语).
  5. . 網走市政府. [2007年3月24日] (日语).
  6. . 網走市政府. [2007年3月24日] (日语).
  7. . 網走市政府. [2007年3月24日] (日语).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網走市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