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象海豹
北象鼻海豹(学名:)是兩種象鼻海豹之一,屬於海豹科。牠們是兩性異形的,雄象鼻海豹平均長4米及重2300公斤,而雌象鼻海豹則長3米及重640公斤。牠們是高度一夫多妻制的,一頭雄性可以在一季內令多達50頭雌性受孕。
北象鼻海豹 | |
---|---|
保护状况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哺乳纲 Mammalia |
目: | 食肉目 Carnivora |
科: | 海豹科 Phocidae |
属: | 象鼻海豹屬 Mirounga |
种: | 北象鼻海豹 M. angustirostris |
二名法 | |
Mirounga angustirostris Gill, 1866 | |
北象鼻海豹的分佈:深藍色的是繁殖群族;淺藍色的是非繁殖的個體。 |
特徵
成年或幼生的北象海豹都是無毛的,脫皮前呈黑色。脫皮後一般都呈銀色至深灰色漸變成黃褐色。成年雄性的頸部無毛,胸部有粉紅色、白色及淺褐色的斑點。
北象海豹黑色的眼睛大又圓。眼睛的闊度顯示牠們主要是以視覺來獵食。就像其他的海豹般,北象海豹有萎縮的後肢,成為尾巴及尾鰭的一部份。每一隻腳都有五隻有蹼的腳趾。這對靈活的腳可以用來推水。胸鰭則很少用來游泳。後肢並不適合在陸上運動,北象海豹會用鰭來支撐及推動身體。牠們能夠在短距離內走得很快,速度達至每小時8公里。
分佈及棲息地
北象海豹生活在太平洋東部,北至阿拉斯加及英屬哥倫比亞,南至加利福尼亞州及下加利福尼亞州沿岸。牠們會在南方繁殖、生育及脫皮。雖然牠們在遠洋區的棲息處覆蓋甚廣,但牠們只會在七個主要的地方繁殖,其中四個是在加利福尼亞州對出的海島。牠們在加利福尼亞灣的數量有上升的趨勢。牠們會在新年州立保留地、皮埃得拉斯·布蘭卡斯及莫洛灣州立公園出沒。
歷史及保育
於1700年代初,北象海豹因其鯨脂而被大量獵殺至滅絕的邊緣,到了19世紀末,就只餘下100-1000頭北象海豹。牠們避難至墨西哥的瓜達盧普島,並受到墨西哥政府的保護。自20世紀初,牠們在墨西哥及美國都受到法律的保護。後來在美國得到更強硬的方式保護,其數量終上升至超過10萬頭。
現存的北象海豹出現了人口瓶頸,很易受到疾病及污染的影響。在加利福尼亞州,北象海豹的數量每年上升約25%,且有新的族群出現。但是,牠們的數量卻受到厄爾尼諾現象及期後的氣候所影響。
北象海豹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數量在過往半個世紀大幅上升。例如在新年州立保留地,1950年代以前未有見到牠們,到了1960年代見到第一頭北象海豹後,現時每年有超過1000頭在此地出生。
覓食及行為
北象海豹會吃超過30種的魚類及頭足類,包括魷魚、八爪魚、盲鰻、鼠鯊及細小的鯊魚。牠們是日間活動的,並在遠洋區覓食,可以在水中一段很長的時間。[2]牠們可以潛入深至300-800米的水底,雄性最深可以潛達1500米。牠們很少會在水深少於200米的地方覓食。[3]牠們潛水的時間算為長,雄性平均約20分鐘,雌性則較短,每次潛水之間須休息約3分鐘。最深的紀錄是由一頭雌性所保持,用了119分鐘潛入達1603米。雖然牠們在陸地上多達成千頭,但牠們在水中很多時都是獨行的。北象海豹是大白鯊及殺人鯨的獵物。於春末至冬初,北象海豹會將大量食物儲存為鯨脂,準備在地上過冬。[4]
北象海豹在夏天會進行一次脫皮,時間達1個月之久,期間會脫去大部份的毛皮及皮膚。牠們會在海灘上保持體溫,直至新的毛皮長成。
生命週期
北象海豹於12月及1月會回到陸上的棲息地交配,雄性會先到達。牠們會回到一些島嶼上的海灘,或較偏遠的大陸地方。這些地方可以提供保護,免受風暴及高浪的影響。[5]雄性之間會進行打鬥,以確定牠們領主的身份。牠們並不會打死對方,但仍會打至遍體鱗傷。
當雄性確保牠們的地位後,雌性就會到達,並會選擇自己的配偶。牠們是一夫多妻制的,一頭雄性一般會與30-100頭雌性交配。打鬥失敗的雄性會在群族的邊緣徘徊,嘗試與雌性交配,但會與雄性產生磨擦。一隻成功的雄性一生中可以與超過500頭雌性交配,但大部份雄性卻從未交配。一隻雌性一生中可以產下約10隻幼北象海豹。
雄性到達岸邊時會絕食約3個月,雌性則會絕食5個星期來交配及哺養幼北象海豹。妊娠期約為11個月。幼北象海豹約需4星期來哺養,之後會突然斷奶,兩個月後就可以出海。
參考
- Campagna, C. .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8. [28 January 2009].
- G.V. Morejohn and D.M. Beltz. . J. Mammal. 1970, 51: 173–174.
- R. Condit and B.J.LeBoeuf. . J. Mammal. 1984, 65: 281–290.
- C.L. Ortiz, D. Costa and B.J. LeBoeuf. . Physiol. Zool. 1978, 51: 166–178.
- M.L. Riedman and B.J. LeBoeuf. . Behav. Ecol. Sociobiol. 1982, 11: 20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