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文成帝始賜公爵列表

本列表列出北魏文成帝始賜公爵名單

吳郡公

吳郡公(452年—?)[1]
由平陽王降襲
代數爵位姓名在位時間備註
1吳郡公長孫陳452年—?贈吳郡王,諡恭
2吳郡公長孫頭長孫陳子
3吳郡公長孫拔長孫頭子

潁川公

潁川公(452年—456年)[2]
由高鄉侯進爵
代數爵位姓名在位時間備註
1潁川公許宗之452年—456年
伏誅,爵除

扶風公

扶風公(452年—470年)[3]
代數爵位姓名在位時間備註
1扶風公李訢452年—470年
有罪,爵除

平昌公

平昌公[4]
由東陽子進爵
代數爵位姓名在位時間備註
1平昌公和其奴?—469年贈平昌王,諡宣
2平昌公和天受和其奴子

河南公

河南公(453年—?)[5]
由魏安侯進爵
代數爵位姓名在位時間備註
1河南公伊馛453年—459年
2河南公伊蘭伊馛子

廣平公

廣平公(453年—?)[6]
降襲廣平王
代數爵位姓名在位時間備註
1廣平公杜世衡453年—?廣平宣王杜遺孫

遼西公

遼西公(453年—450年代)[7]
代數爵位姓名在位時間備註
1遼西公常英453年—450年代
進爵為王

帶方公/燕郡公

帶方公(453年—450年代)/燕郡公(450年代—?)[7]
代數爵位姓名在位時間備註
1帶方公→燕郡公常喜453年—?

遼東公

遼東公(453年—?)[7]
代數爵位姓名在位時間備註
1遼東公王睹453年—?

河東公

河東公(456年)[8]
代數爵位姓名在位時間備註
1河東公閭毗456年
進爵為王

零陵公

零陵公(456年)[8]
代數爵位姓名在位時間備註
1零陵公閭紇456年
進爵為王

江夏公

江夏公(456年—?)[9]
代數爵位姓名在位時間備註
1江夏公閭染456年—?

頓丘公

頓丘公(?—464年)[10]
以歸降賜爵
代數爵位姓名在位時間備註
1頓丘公李峻?—464年
進爵為王

山陽公

山陽公(?—492年)[11]
由野王侯進爵
代數爵位姓名在位時間備註
1山陽公莊公呂羅漢?—482年
2山陽公呂興祖?—492年呂羅漢長子
開建五等,例降為侯

魯郡公

魯郡公[12]
由魏縣侯進爵
代數爵位姓名在位時間備註
1魯郡公康公孔昭?—461年
2魯郡公孔伯孫孔昭子

城陽公/東海公

城陽公/東海公(?—469年)[13]
由濟陽男進爵
代數爵位姓名在位時間備註
1城陽公→東海公康公孔昭?—469年贈東海王,諡桓

武陵公/齊郡公

武陵公/齊郡公(?—492年)[14]
以誠著先朝賜爵
代數爵位姓名在位時間備註
1武陵公崔剖
2武陵公崔寬?—472年崔剖子
3武陵公→齊郡公惠公崔衡478年—488年崔寬長子
4齊郡公崔敞?—492年崔衡長子
開建五等,例降為侯

滎陽公

滎陽公[15]
代數爵位姓名在位時間備註
1滎陽公谷洪
伏法,爵除

南陽公

南陽公[16]
由下博侯進爵
代數爵位姓名在位時間備註
1南陽公鄧怡
2南陽公鄧良奴鄧怡子

南平公

南平公(?—476年)[17]
以勞賜爵
代數爵位姓名在位時間備註
1南平公拓跋目辰?—476年
進爵宜都王

隴西公

隴西公[18]
代數爵位姓名在位時間備註
1隴西公定公拓跋崙
2隴西公拓跋琛拓跋崙子

平涼公

平涼公[19]
代數爵位姓名在位時間備註
1平涼公林金闾
伏誅,爵除

順陽公

順陽公(458年—?)[20]
以勞賜爵
代數爵位姓名在位時間備註
1順陽公拓跋郁458年—?贈順陽王,諡簡

酒泉公

酒泉公(?—492年)[21]
以歸誠先朝賜爵
代數爵位姓名在位時間備註
1酒泉公唐和贈酒泉王,諡宣
2酒泉公唐欽?—492年唐和子
開建五等,例降為侯

晉昌公

晉昌公(?—492年)[22]
以歸誠先朝賜爵
代數爵位姓名在位時間備註
1晉昌公唐玄達?—492年
開建五等,例降為侯

河東公

河東公(460年代—492年)[23]
由順陽子進爵
代數爵位姓名在位時間備註
1河東公薛野䐗460年代—?
2河東公薛虎子478年—491年薛野䐗子
3河東公薛世遵?—492年薛虎子子
開建五等,例降為侯

注释 

  1. 《魏書 卷二十六 列傳第十四》:“高宗即位,進爵吳郡公,加安東將軍。”
  2. 《魏書 卷四十六 列傳第三十四》:“高宗踐阼,遷殿中尚書,出為鎮東將軍、定州刺史,潁川公。”
  3. 《魏書 卷四十六 列傳第三十四》:“高宗即位,訢以舊恩親寵,遷儀曹尚書,領中祕書,賜爵扶風公,加安東將軍,贈其母孫氏為容城君。”
  4. 《魏書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二》:“高宗初,遷尚書,加散騎常侍,進爵平昌公,拜安南將軍,遷尚書左僕射。”
  5. 《魏書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二》:“興安二年,遷征北大將軍、都曹尚書,加侍中,進爵河南公。”
  6. 《魏書 卷八十三上 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上》:“世衡襲遺公爵。”
  7. 《魏書 卷八十三上 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上》:“興安二年,太后兄英,字世華,自肥如令超為散騎常侍、鎮軍大將軍,賜爵遼西公。弟喜,鎮東大將軍、祠曹尚書、帶方公。三妹皆封縣君,妹夫王睹為平州刺史、遼東公。追贈英祖、父,苻堅扶風太守亥為鎮西將軍、遼西簡公”
  8. 《魏書 卷八十三上 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上》:“高宗太安二年,以毗為平北將軍,賜爵河東公;弟紇為寧北將軍,賜爵零陵公。其年並加侍中,進爵為王。”
  9. 《魏書 卷八十三上 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上》:“紇弟染,位外都大官、冀州刺史、江夏公。”
  10. 《魏書 卷八十三上 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上》:“拜峻鎮西將軍、涇州刺史、頓丘公。”
  11. 《魏書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拜司衛監,遷散騎常侍、殿中尚書,進爵山陽公,加鎮西將軍。”
  12. 《魏書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遷侍中、鎮東將軍、幽州刺史,進爵魯郡公。”
  13. 《魏書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出為安南將軍、濟州刺史,進爵城陽公。”
  14. 《魏書 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二》:“高宗以剖誠著先朝,贈散騎常侍、鎮西將軍、涼州刺史、武陵公,諡曰元……徙爵齊郡公。”
  15. 《魏書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一》:“遷尚書,賜爵滎陽公。”
  16. 《魏書 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二》:“官至荊州刺史、假寧南將軍。賜爵南陽公。”
  17. 《魏書 卷十四 神元平文諸帝子孫列傳第二》:“高宗即位,以勞累遷侍中、尚書左僕射,封南平公。”
  18. 《魏書 卷十五 昭成子孫列傳第三》:“高宗即位,除秦州刺史,進爵隴西公。”
  19. 《魏書 卷十三 皇后列傳第一》:“叔父金閭,起自閹官,有寵於常太后,官至尚書、平涼公。”
  20. 《魏書 卷十四 神元平文諸帝子孫列傳第二》:“世從高宗東巡臨海,以勞賜爵順陽公。”
  21. 《魏書 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十一》:“高宗以和歸誠先朝,拜鎮南將軍、酒泉公。”
  22. 《魏書 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十一》:“與叔父和歸闕,俱為上客。拜安西將軍、晉昌公。”
  23. 《魏書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二》:“和平中,除平南將軍、并州刺史,進爵河東公。”

參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