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柱间

千手柱間日语:英語:)是日本動漫《火影忍者》中森之千手一族代表領導人,六道仙人次子阿修羅的後代。穿著深紅色鎧甲,留有一頭長黑髪,有賭博的嗜好,綱手的好賭毛病遺傳自他。

他會使用「木遁」,將査克拉轉化成植物生長所需的生命力,然後用茂盛的植物攻擊對手。而且擁有操控尾獸的能力「火影式耳順術.廓庵入鄽垂手」,被喻為「最強忍者」、「忍者之神」。柱間曾有四位兄弟,其中瓦間、板間在年幼期便在戰爭中死去,還存活下來的一位弟弟是即是後來的二代火影扉間。

因為兩個手足死於戰爭,與其父千手佛間爭執兒童不應無差別視為「戰士」,從而影響為讓兒童成長茁壯,建立木葉忍者村、訓練學校及初步的村子規模概念。妻子是來自漩渦一族的美人「第一代九尾祭品之力」漩渦水戶。弟子有三代火影猿飛蒜山,以及木葉忍者村的兩位顧問水戶門炎轉寢小春

人物

外表與性格

千手柱间身材高大,皮肤晒黑,他有一条腰长的黑色头发,黑眼睛。青年时期柱间以纹有千手一族的标志的白色绸带作为护额,在创立木叶隐村后,柱间佩戴铁质的木叶标志的护额[1]

身世與經歷

身為千手一族的首領,曾與宇智波一族首領宇智波斑多番交手,亦為斑所​​憧憬的男人;後在距今約六十多年前與斑同為木葉村的創建者,首創一國一村制度,點燃天下太平之火,被喻為「天下無雙,有大德之人」。他將尾獸分配給五大國,以尾獸之力量平衡各國實力,想以此達到和平,一切以村子為重,把村子視為生命的一部分的精神深深地影響著村子裡的每一個人。柱間曾將自己認為的許多危險忍術列為禁術,並封印在一個巨大捲軸中。該捲軸的第一項、也是目前唯一確認的術為「多重影分身」。

之後因為理念問題在終焉之谷與斑展開激烈交戰,激戰過後由初代火影勝出。斑透過使用伊邪那岐之術重新復活,還得到了柱間的細胞和力量。柱間具有控制尾獸(包括九尾)的力量和獨樹一幟的「木遁」,他帶領他的族群成為受人敬畏的一族,在終末之谷也有他和斑的巨大石像。在終末之谷的戰鬥中,斑控制並帶著九尾挑戰初代火影[2]。而初代火影戰勝之後,感到九尾太過危險,決定將牠封印[3],而第一代九尾祭品之力就是初代火影的妻子。漫畫中並沒有明確說明他的死因,但綱手曾說他和第二代火影都為了保護村子,壯志未酬地犧牲[4],推測是戰死的。公式書亦有「當時還是戰亂時代,他在振興村子的同時喪失性命」[5]的描寫。

身為初代火影的政治作為

一國一村制

柱間是火影忍者世界中,首先創立一國一村制度的實質領導人。在接納宇智波一族的投降(或是盟約)後,基於現實考量與小時候的夢想。將家族聚攏,集合力量。增加人口生產和經濟發展。為了做到這一點,千手柱間與火之國大名將以往的戰時聘用改為永久合作。加強了軍事與經濟的合併後。對國家內產生了一種巨大的威攝力與中央代表性。這種方法很快被忍界各地的家族與諸侯認可。決定仿效一國一村制度。

融合家族、教育制度

千手柱間經過上忍投票當選第一代火影後下令 : "凡千手一族族人,鼓勵族外通婚,並不在名字中包含姓氏。促進村子個家族的融合。"。

這種作法讓原本以為是暫時合作的各家族確定了柱間的誠意與真心。柱間透過這種去千手化運動的方式有效的讓各家族血緣融合。並設立忍者學校讓各族的孩子集中學習,在產生國村認同時,也透過學校的互動讓家族矛盾溶解並增加親密度。培養親密的友誼,透過學校來切磋稱強自己。忍者學校並不像以往家族那樣學習與門檻有等級和限制,忍者學校講究包容。讓普通人到貴族,甚至火影之子。都能夠平等的受到教育。

捕捉尾獸、平均各國實力

千手柱間以一人之力捕捉九大尾獸,並將他依照各村實力強弱分配不同等級的尾獸。千手柱間甚至想將他無條件送給各村,在千手扉間的勸告與制止下,木葉村留下了最強大的九尾並選擇性出售給大國(其他四大國實力尚可,用土地,經濟,忍术來交換尾獸)。

一旦發生戰爭,尾獸毀滅性的力量將增加開戰成本,讓此後諸侯們克制了戰爭的發生。但隨著封印術與克制之法逐漸發展出來,尾獸漸漸變成了兵器。而非絕對力量的象徵。

能力设定

擅長木遁

忍体术

忍術
  • 底色為 (杏仁白)色的表示該忍術為動畫、遊戲、劇埸版的原創。
招式名稱簡介種類等級
幻術·黑暗行之術這是種會讓視覺發生幻覺作用,並奪走一切光明的幻術,在像是漆黑綢緞降臨的黑暗世界中,也只能被迫暴露出自己的位置。A[6]
金剛力·不動PS2原創招式,將木屬性查克拉集中在手上,把目標連同地面一起用力的打下去,接著從地面上長出一大片的綠洲。PS:是木遁版的怪力拳,但威力比原先的怪力拳還要強。血繼限界、忍
火遁奧義·火炎焱燚PS2原創招式,柱間的火遁忍術,先是利用『幻術·暗黑行』使敵人陷入黑暗之中後,再利用『木遁秘術·樹海降臨』將敵人包覆在一顆由無數樹木交錯而成,直達天際的巨樹,最後再點燃事先埋入其中的引爆符,瞬間將巨樹化作的直達天際的火柱。
通靈·五重羅生門召喚5個羅生門,足以改變「尾獸玉」的攻擊軌道。A[7]
木遁之術柱間特有忍術,合併水和土的查克拉製造樹木,木遁可以從任何地方產生,包括使用者的身體,因為木遁就是利用使用者的查克拉轉化為生命力。血繼限界、忍-[8]
木遁·森羅萬象從地下伸出纏繞的根鬚將目標固定住。血繼限界、忍-
木遁·金剛招木從地下召喚出堅硬的樹木攻擊周圍的敵方。血繼限界-
火影式耳順術·廓庵入鄽垂手用手掌觸及「尾獸」的查克拉,最後用十根柱子進行拘束。柱間曾在終結之谷大戰中使用以制止九尾,是一種使用「木遁之術」的力量來強制抑制「尾獸」的查克拉的忍術。血繼限界、忍-[9]
木遁·樹界降誕「初代火影」獨創的術,這是​​種能生成以査克拉當做生命來源的巨大樹木,並隨心所欲地操縱樹木進行攻防,同時抓住敵人的全能之術。血繼限界、秘傳、忍-
木遁·花樹界降臨此術就是可以自由控制樹木,讓自己的査克拉當做生命來源發動的忍術,會不斷生長,生長的力量連石頭都可以瞬間爆破掉,在一瞬間就可以創造出一個森林,大規模改掉地型。花樹界降臨屬於樹界降臨的加強版,不止規模更大,而且還可以長出花,敵人一旦吸入花的花粉,就會暈倒。血繼限界、忍-[10]
木遁·木龍之術召喚出長勾鼻、全身帶刺的巨大木龍,將敵人纏住,能吸收對手的查克拉。曾壓制過斑控制的九尾,能夠吸收尾獸査克拉,長出茂密的樹木。血繼限界、忍-[11]
木遁·木人之術召喚出由木頭組成的巨人(外貌類似修羅鬼神),身上纏有木龍,攻守一體,可徒手接住尾獸玉,亦可抵擋須佐能乎,以空手奪白刃之姿,擋住須佐能忽劈山倒海一劍,曾壓制過斑控制的九尾。招式原型来自于日本神话中的大国主神血繼限界、忍-[12]
木遁·榜排之術制造出一面形如獠牙鬼臉的木質盾牌防御對手的術。在終結之谷之戰中,柱間曾用此術防御住了斑的威裝·須佐能乎的刀砍。血繼限界、封、忍-[13]
木遁·皆布袋之術從對象四周召喚出由木頭組成的手臂,加以擒拿。血繼限界、忍-[14]
木遁·木分身之術形成數个木头分身,主要用于侦查。比一般的影分身更持久,本體若觸碰分身就能得到情報。血繼限界、忍-[15]
仙法·木遁·真數千手僅在「仙人模式」下施展,製造出巨大的千手佛像以進行攻擊或防禦,其外形比九尾還要大好幾倍。招式原型来自于漢傳佛教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血繼限界、仙、忍-[16]
頂上化佛以真數千手施展,由千手佛像的数千只手同时发动攻击,其威力足以摧毁完全体须作能乎的铠甲。血繼限界、仙、忍-[17]
仙法·明神门六道仙人遗留下来的封印术,從天上降下鳥居封印對手,这牽制術主要是牽制尾兽专用的封印术。封印术、仙、忍-[18]
四赤阳阵比四紫炎阵更加强大的封印术,必須要有四名影级實力的忍者聯合施展才可以使用,其結界強大到能將十尾的尾獸玉完全抵消掉。封印术、忍A[19]

劇情表現

第四次忍界大戰時,大蛇丸解除屍鬼封盡,以白絕分身作為祭品,用穢土轉生再次將他召喚於現世。在宇智波佐助向四個火影詢問有關村子跟忍者的問題時,柱間為了阻止扉間向佐助動手,展露出的查克拉恐怖到四周牆壁崩裂,令大蛇丸得全神貫注於抑制柱間,而柱間也坐下向佐助一行人談起自己和斑的過去。在佐助決定打倒斑後與其他人一同前往戰場,而在前往戰場之前與其他3位同樣被穢土轉生的火影分別站在自己的頭雕上俯瞰著深愛的木葉之村。抵達戰場後,對於看到柱間相當興奮的斑僅是用「等一下再來收拾你」的話帶過,和另外三位火影共同發動四赤陽陣將十尾困於其中,並在斑準備操控受到致命傷的宇智波帶人進行輪迴天生之術時分出許多木分身前往阻止之。在帶人成功成為十尾人柱力時,斑一改「跟分身打沒意思​​,等本體來」的等待態度,積極對柱間發動攻勢。敗於被輪迴天生後的斑,仙術查克拉被斑奪走,穴道被斑封住,無法恢復查克拉。因穢土轉生的緣故免於斑使用的無限月讀,後斑被大筒木輝夜吸收,插在柱間背上的黑棒亦逐漸消失而得以自由行動。

:第690-691話幫忙六道仙人將封印了輝夜的鳴人一行從異世界帶回來。

人物评价

官方评价

  • 《临之书》:“伟大的木叶忍者村创始人。”[20]
  • 《斗之书》:“清廉的灵魂,犹如凉风般的村长。”[21]
  • 《者之书》:“壮丽高耸的忍界巅峰,点燃天下太平之火。”[22]
  • 《阵之书》:“建立起忍者基础的一代英雄,将梦想寄托在遥远的未来。”

角色评价

  • 漩涡鸣人:“历代火影大人他们果然都是厉害的角色。”——(632话)

另见


外部链接

参考来源

  1. 火影忍者第622章,第15页
  2. 399話
  3. 568話
  4. 單行本18集93頁
  5. 臨之書116頁
  6. 鬥之書 P.220
  7. 陣之書 P.247
  8. 者之書 P.307
  9. 者之書 P.300
  10. 陣之書 P.297
  11. 陣之書 P.300
  12. 陣之書 P.299
  13. 陣之書 P.327
  14. 陣之書 P.299
  15. 者之書 P.309
  16. 陣之書 P.266
  17. 陣之書 P.266
  18. 陣之書 P.264
  19. 陣之書 P.255
  20. 岸本齐史. . 集英社. 2002: 116.
  21. 岸本齐史. . 集英社. 2005: 142.
  22. 岸本齐史. . 集英社. 2008: 160–16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