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两

半两,是中国战国时代到汉朝前期广泛使用的一种货币,圆形方孔,稱之為方孔錢秦朝将其作为全国强制推行的统一货币,从而确定了中国其后各朝代铜钱式样。

半两,年代不詳

先秦半两

秦惠文王二年(前336年),秦国“初行钱”,将货币的铸造权收归国家,规定圆形方孔半两钱为国家法定货币,这被视作半两的起源。这一时期的半两钱重量在8克左右,采用原始的泥范铸法,不平整,未经修磨,外形和厚薄并不固定,特别是其方孔不方,有的甚至作圆孔,铭文用大篆,“两”字中的“人”部分较长,俗称“长人两”。

秦半两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国家强制推行秦半两,取代原六国自有的货币。这一时期的半两钱多由地方官府自行铸造,形制的差异有所缩小,但是仍然不能做到统一。钱体不圆,方孔仍有不方者。铭文用小篆,传说乃李斯手书,“两”字中的“人”部分较短,俗称“短人两”。

汉半两

刘邦建立汉朝后,决定重新铸造货币,但由于初期百废俱兴,所铸半两钱重量极轻,仅2克左右,俗称“榆荚半两”。随着经济逐渐好转,汉朝所铸半两钱的重量也逐渐增大。漢文帝時期鑄四銖半兩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汉武帝在上林苑设立工场,将铸币权首次统一收归中央政府,废半两钱,始造五铢,标志着半两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由五铢取而代之。

半两呂后時期(前187年-前180年)鑄
半两漢文帝時期(前179年-前157年)鑄
半两漢武帝時期(前140年-前87年)鑄
半两,現藏陝西省博物館

相关条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