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
明代
元朝末年,朱元璋建立吴政权,初改集庆路为应天府。原金陵城东的燕雀湖被填平,以建吴王新宫,即明故宫。有说填湖泥土来自城南的三山,故有“移三山,填燕雀”的说法[1]。吴元年(1367年),吴王新宫建成。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建都,曰南京。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在金陵城的基础上建南京城。洪武六年八月,城池建成。与中国城池的传统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布局不同,南京城布局为不规则形状。由四重城墙构建出不同的城池区域,由内而外,依次是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洪武十一年(1378年),曰京师。永乐元年(1403年),仍称南京。后明朝政府迁都北京。南京城遂为留都。而应天府下辖的上元县、江宁县亦为倚郭县。两县依旧沿袭以秦淮河为界,分南京城,同城而治的管辖状态。
清代
清朝顺治初年,清军攻占南京,圈占明故宫,以南京城东部置江宁满城。
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克江宁城,定都于此,改名天京,筑天王府。同治三年(1864年),湘军攻克天京,随后开始屠城并焚毁天王府[2]。
民国时期
民国十六年(1927年),北伐军攻占南京。其后,设立南京特别市,后成为中华民国首都。1927年后,国民政府颁布首都计划,开启了南京城现代化之路。1928年,南京铺设了第一条柏油马路——中山大道。从1929年至1937年间,在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首都建设。但城区并未突破明代南京城墙范围。通济门、尧化门、高桥门等地仍存在大片农田,并以各类土特产知名[3]。
参考文献
- . 新浪网,来源:扬子晚报. 2015-11-02 [2017-11-13] (中文(简体)).
- 蘇瑞鏘, 引趙烈文《能靜居日記》,《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超越“國恥”――從“南京大屠殺”談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彰中人》187期,2001年9月30日
- . 凤凰网,来源:金陵晚报. [2017-11-13] (简体中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