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王部落起源傳說

南王部落起源傳說,為台灣卑南族神話中關於南王部落卑南語:Puyuma)的建社神話,也是南王系統的起源神話之一。

神話

竹生始祖

神話中,卑南族的創造神奴努勞(Nunur)從大地中出生後,把一根竹子插在起源之地巴拿巴拿樣(Panapanayan,位於知本部落南方、今太麻里鄉三和村南迴公路旁的海岸地),而一對男女便分別從竹子的竹節中出生,分別叫做巴辜馬賴(Pagumalay/Pakomarai/Pakmalai)和芭谷穆莎(Pagumsir/Pskoshiselu/Pakoshiser/Pagumuser)[1][2][3]

遷徙

巴辜馬賴和芭谷穆莎長大後結為夫妻,生下了兩男兩女,四位子女後來彼此結婚,他們分別是:巴督勞(Padungaw,長男)和巴雇絲雇絲(Pakuskus,長女)、勞勞伊(Raurauy,次男)和蘇瓦拉告(Sawalagaw,次女),他們為了尋求更大的居住地而往北遷移,走到今南王部落西北方的阿拜望(abaywan)地區,巴督勞和巴雇絲雇絲留在當地,而勞勞伊和蘇瓦拉告則繼續走到麥達帶(maydatar,南王部落舊址)搭建茅屋定居[1][2][3]

建社

巴督勞在阿拜望過了一夜後,因為不滿意夢占得到的結果,又和妻子前往巴巴都蘭(babatulan,卑南遺址附近),並且夢到了吉兆(掛在竹子上的鈴鐺不停作響、竹梢高升)而決定在當地定居,但後來又在勞勞伊夫婦的力勸下率領全部的族人遷往麥達帶;此外,居住在貓山(位於今台東縣台東市卑南溪南岸的小丘)的Arasis氏族也因故併入了南王部落,共同組成南王部落的根基[1][2][3]

其他版本

另有說法認為,巴督勞夫婦並沒有遷到麥達帶,而是繼續往北遷移、不知所終[4];而Arasis氏族的人則認為,竹生始祖是Pawtipel(男)、Amana(女)、Takyu(男)三人,後來Pawtipel和Amana結婚生下固拉杜(Kuladuy,男)、雅姆蓋(Yamugay,女),並遷到卑南溪畔建立Arasis氏族[1]

參見

參考資料

  1.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2003-10-01. ISBN 9789576717352.
  2. 林豪勳 / 陳光榮. . 臺東縣政府文化局. 1994/06/01 [2021-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7).
  3. 宋龍生. .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1998-12-01 [2021-02-08]. ISBN 978957023143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0).
  4. 張金生,排灣族Mamazangiljan制度及其部落變遷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201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