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

卡介苗(,簡稱BCG)是一種最初被用於預防結核病疫苗[1]。卡介苗的中文名称来自于其发明者、法国疫苗学家阿尔伯特·卡尔梅特卡米尔·介兰[2]。在結核病常發的國家,常推薦健康的嬰兒在出生時候盡快接受一劑量的卡介苗注射[1]。但患有艾滋病的嬰兒不應該注射該疫苗[3]。而在結核病少發的地區,在有結核病可疑病例被檢測及治療時,只有高危嬰兒才會注射卡介苗。未患結核病而且並未對結核病免疫,但又長期暴露在抗藥性結核菌環境下的成年人也應該注射卡介苗[1]

卡介苗
结核杆菌的显微图像,抗酸染色,放大比例:1,000nn
疫苗说明
目标疾病肺结核
种类活菌
临床数据
Drugs.comFDA专业药物信息
妊娠分级
  • US: C (不排除有风险的可能)
给药途径经皮注射
合法狀態
合法状态
  • US: 处方药(-only)
  • CN: 处方药
识别
ATC代码J07AN01
ChemSpidernone

疫苗保護期的變化大,介於10到20年不等[1]。其可以防止約20%的孩子被感染,而疫苗可保護約一半已經受到感染的小孩病情不再惡化[4]。卡介苗是採用皮內注射[1]。並沒有其他證據支持額外的藥劑量[1]。卡介苗有時候也會用於治療某些類型的膀胱癌[5]

嚴重副作用極少出現,較常出現的症狀是發紅、腫脹與注射處輕微疼痛。傷口癒合後小潰瘍會形成一些疤痕。在免疫功能不佳的人身上,較容易出現副作用甚至症狀更加嚴重。懷孕期間不適合施打疫苗。疫苗最初是從乳牛體內找到的牛分枝桿菌發展而來。抗原被削弱但仍然活存[1]

BCG疫苗最早使用是在1921年[1]。現在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只有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中,重要的藥物會被列入其名單中[6]。在2014年,一剂量批發價為0.16美元[7]。在美國它的费用約为100至200美元[8]。每年約有1億名孩童接种该疫苗[1],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疫苗之一[9][10]

歷史

接過卡介苗的手臂

結核病是古老的疾病,肆虐人類超過5000年。

卡介苗疫苗的發明是來自牛痘的經驗。1882年,德國人罗伯特·科赫首次發現結核桿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細菌學家阿尔伯特·卡尔梅特與他的助手卡米尔·介兰研發了「卡介苗(BCG)」[2],1919年移交給巴黎巴斯德研究所,1921年首次使用於人體上[2][11]。一開始市民的接受程度並不踴躍。甚至在呂貝克,240名嬰幼兒接種疫苗后,在10天內竟造成72個嬰兒死亡。但後來發現,此事件中卡介苗經管已被一株儲存在同一個孵化器內的菌株污染,並引发了對廠商採取法律行動[12]

卡介苗可說是人類歷史上使用最多的疫苗,最經常使用的是由三角肌外缘皮内注射,接種時有灼痛感,一般会在注射部位形成疤痕,称之为卡疤或卡痕。卡介苗的效果在近三十年來倍受質疑。在歐洲,結核病盛行率在卡介苗廣泛應用之前已明顯下降,從沒有廣泛使用卡介苗的北美,結核病的盛行率也自然下降。廣泛應用卡介苗數十年的國家,如印度中國,結核病的盛行率並沒有因為卡介苗的使用而下降。多個大型的流行病學研究也無法證明卡介苗可以預防肺結核。目前比較肯定的是,卡介苗75%~86%有效地預防嬰幼兒的進行性原發性感染(progressive primary tuberculosis)如結核性腦膜炎和血行播散性结核(如粟粒性腦膜炎)等嚴重併發症。因此,在結核病中高度流行區,為新生兒接種卡介苗還是有其重要意義的,但不應作為控制結核病的主要措施。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在結核病中高度流行區(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新生兒應儘早接種卡介苗。

成年人種卡介苗意義不大,因保護效果有限,正常成年人自身的免疫力已能在病原入侵時啟動,如果還是發病表示吸入的結核菌數過多或復發性感染,當時又正好免疫能力差,而這類情形就算是先前有注射卡介苗,也一樣無用,所以成人基本上沒有卡介苗意義。[13]目前多重抗藥性(MDR-TB)結核菌出現導致傳統卡介苗防護力更低下,科學界正在研發新型卡介苗。

效果差異

日本卡介苗接種的器材(4-5厘米長,有9個短針),配有卡介苗安瓿(ampules)和生理盐水

卡介苗一直以來都有所謂的效果差異。在不同地理環境的臨床試驗具有不同的實驗數據,在英國的保護作用为60%至80%。越接近赤道,療效愈差。

效果差異原因

一些可能的原因已被提出,但還沒有得到證實。

  • 接觸肺結核的頻率背景
  • 卡介苗菌株遺傳差異[14],其中較為有力的證明是:現代台灣人普遍接種卡介苗,而除了「北京現代株」外,其他結核菌株少有感染,可以推測菌株差異真的有影響[15]
  • 受種人的種群遺傳變異
  • 由非結核性分枝桿菌的干擾
  • 干預並發寄生蟲感染

應用

  • 美國從未使用過大規模接種卡介苗
  • 1953年到2005年期间,英國曾推广普及卡介苗接種。
  • 1948年,印度廣泛推行卡介苗接種,是第一個这样做的非歐洲國家。
  • 自1967-1968年起,巴西就开始全民防疫注射卡介苗,並将實踐持續到今天。
  • 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卡介苗於出生時必須接種,12歲時再行接種一次。
  • 在台灣,新生兒出生5-8個月內(2016年元旦前为新生兒出生24小時後[16]),體重達2500公克以上,身體狀況正常即可接種,至國小一年級,學童無卡介苗疤痕者且皮膚結核菌素測驗陰性反應(<10mm)予以補接種。
  • 在澳門,目前只在出生時接種一劑。
  • 在香港,初生嬰兒會接種一次。以前會為小學生做結核菌素試驗,如反應是陰性便再接種一次。2000年起取消為小學生再接種,因為研究表示再接種不會加強抵抗力。[17]
  • 中国大陆地区:1933年,王良从法国引进卡介苗,在重庆制造使用(民国时期)。但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总共接种不过7500人。1950年,新中国开始推行为儿童接种卡介苗,当年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接种40万人。1954年,中国卫生部发布《接种卡介苗暂行办法》,逐步普及到各省。中国又于1986年发布的计划免疫接种程序中规定新生儿接种卡介苗,7岁复种,12岁农村儿童再复种。1997年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取消了卡介苗复种,仅在出生时接种一次。
  • 卡介苗还被用做治療膀胱癌,於手術切除癌細胞之後,灌注至膀胱內,用以降低腫瘤復發率。但所用的卡介苗是特殊的,不是用來預防結核病的[18]

研究

初步研究显示,卡介苗可能对贫困地区的人口健康提供一种有益的非特定效應,略微降低死亡率和败血病及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19]用的年龄越早效果越好。[20]

恒河猴中,卡介苗经过静脉注射给药,保护率较其他方法大幅度提升。[21]

科学家正在初步研究卡介苗对于一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22][23]

2019冠狀病毒病的研究中,紐約理工學院發現全民施打卡介苗的國家2019冠狀病毒病死亡率顯著較低,有統計學上差異[24]

诊断

非穿刺试验

穿刺试验

  • 蒂内测试(Tine test)
  • 霍夫测试(Heaf test)

參考文獻

  1. (PDF). Weekly epidemiological record. Jan 23, 2014, 4 (79): 25-40 [2016-02-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9-21).
  2. Hawgood, Barbara J. . Journal of Medical Biography. 2007-08, 15 (3): 139–146. ISSN 0967-7720. PMID 17641786. doi:10.1258/j.jmb.2007.06-15.
  3. (PDF). Wkly Epidemiol Rec. May 25, 2007, 82 (21): 193-196 [2016-02-02]. PMID 175261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4).
  4. Roy, A; Eisenhut, M; Harris, RJ; Rodrigues, LC; Sridhar, S; Habermann, S; Snell, L; Mangtani, P; Adetifa, I; Lalvani, A; Abubakar, I. . BMJ (Clinical research ed.). 5 August 2014, 349: g4643. PMID 25097193.
  5. Houghton, BB; Chalasani, V; Hayne, D; Grimison, P; Brown, CS; Patel, MI; Davis, ID; Stockler, MR. . BJU international. May 2013, 111 (6): 977–83. PMID 23253618.
  6. (PDF).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October 2013 [22 April 20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4-23).
  7. . International Drug Price Indicator Guide. [6 December 2015].
  8. Hamilton, Richart. . Jones & Bartlett Learning. 2015: 312. ISBN 9781284057560.
  9. (PDF). 世界卫生组织 (中文).
  10. . 世界卫生组织. [2021-02-10] (英语).
  11. Fine PEM, Carneiro IAM, Milstein JB, Clements CJ. . Geneva: WHO. 1999.
  12. Rosenthal SR. . Boston: Litte, Brown & Co. 1957.
  13. . twhealth.org (中文(台灣)‎).
  14. Brosch R, Gordon SV, Garnier T, Eiglmeier K; 等. . Proc Natl Acad Sci. 2007. doi:10.1073/pnas.0700869104.
  15. 結核菌兩岸交流 卡介苗難防範
  16. 陳麗婷. . 聯合晚報. 2015-11-17 [2016-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6) (中文(台灣)‎).
  17. CM Tam (Director of Health). . 香港政府资讯中心. [2018年7月18日] (英语).
  18. . 馬偕紀念醫院 (中文(台灣)‎).
  19. Aaby, P; Roth, A; Ravn, H; Napirna, BM; Rodrigues, A; Lisse, IM; Stensballe, L; Diness, BR; Lausch, KR; Lund, N; Biering-Sørensen, S; Whittle, H; Benn, CS. . 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15 July 2011, 204 (2): 245–52. PMID 21673035. doi:10.1093/infdis/jir240.
  20. Biering-Sørensen, S; Aaby, P; Napirna, BM; Roth, A; Ravn, H; Rodrigues, A; Whittle, H; Benn, CS. . The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 Journal. March 2012, 31 (3): 306–8. PMID 22189537. doi:10.1097/inf.0b013e3182458289.
  21. Darrah, Patricia A.; Zeppa, Joseph J.; Maiello, Pauline; Hackney, Joshua A.; Wadsworth, Marc H.; Hughes, Travis K.; Pokkali, Supriya; Swanson, Phillip A.; Grant, Nicole L.; Rodgers, Mark A.; Kamath, Megha; Causgrove, Chelsea M.; Laddy, Dominick J.; Bonavia, Aurelio; Casimiro, Danilo; Lin, Philana Ling; Klein, Edwin; White, Alexander G.; Scanga, Charles A.; Shalek, Alex K.; Roederer, Mario; Flynn, JoAnne L.; Seder, Robert A. . Nature. 1 January 2020, 577 (7788): 95–102. doi:10.1038/s41586-019-1817-8. Lay summary. 已忽略未知参数|doi-access= (帮助)
  22. Kühtreiber, Willem M.; Tran, Lisa; Kim, Taesoo; Dybala, Michael; Nguyen, Brian; Plager, Sara; Huang, Daniel; Janes, Sophie; Defusco, Audrey; Baum, Danielle; Zheng, Hui & Faustman, Denise L. . Npj Vaccines. 2018, 3: 23. PMC 6013479. PMID 29951281. doi:10.1038/s41541-018-0062-8.
  23. Kowalewicz-Kulbat, M; Locht, C. . Expert Review of Vaccines. July 2017, 16 (7): 699–708. PMID 28532186. doi:10.1080/14760584.2017.1333906.
  24. Correlation between universal BCG vaccination policy and reduc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for COVID-19: an epidemiological study,Aaron Miller,Department of Biomedical Sciences, NYIT College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New York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ld Westbury, New York, USA

參見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