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 (澳門)

台山葡萄牙語:)位於澳門半島北部,屬於澳門舊區之一,是20世紀20年代的填海區。北接關閘,人口密度較高,生活指數較低,區內物業樓齡普遍較高,予人一種比較中下階層化的區域。

澳門半島上的台山

20年代時期,台山區比較遠離市區,最初被政府劃為製造危險品的區域,所有炮竹廠都遷到這裡。其中最大的一家叫台山電光炮廠,有數百工人。1925年,該廠不幸於遷往澳門第15日發生爆炸大火,54人送往鏡湖醫院後傷重死亡,當局連日在災場亦掘出焦屍殘肢,最後證實釀成約150死300餘傷[1],死傷者多為女工。這一空前慘劇,令市民難以忘懷,以致台山二字也變成該區的地名。此後,澳門政府便令所有炮竹廠一律遷往氹仔,台山改成為貧民木屋區。

1929年台山木屋區又發生大火,木屋全部焚毀。為了安置頓失家園的數百災民,慈善機關籌得款項,1931年在台山建成900多間磚屋,整齊排列成11條街道,廉價租給平民居住,並以澳督巴波沙名字命名為「巴波沙坊」。80年代後期以來,平民屋陸續由新建大廈所取代。原來的石牌坊於1999年重建。

參考文獻

  1. (简体中文).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9年. ISBN 978-7-218-06327-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