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籃球史

籃球在台灣已經風行許久,因各個不同單位的共同努力,才為國內創造出了許多不同的籃球聯盟,在不同的年齡層都有專屬的籃球聯盟,目的是為了培育未來的台灣籃球選手。

歷史

男子聯賽職業化

CBA(中華職籃)於1999年停止營運四年後,行政院體育委員會(體委會)主任委員林德福於2003年4月出面組織「中華民國超級籃球聯賽推動小組」,由時任立法委員的「籃球博士」鄭志龍擔任召集人,邀集中華民國籃球協會(籃協)及社會甲組男子籃球隊代表,以及體委會副主委朱壽騫等人組成,籌畫成立延續中華職籃角色的半職業籃球聯賽。同年5月,籃協常務理監事會通過決議,於籃協原有架構之下成立「中華民國超級籃球聯賽委員會」,由體委會、籃協,以及裕隆、新浪、中廣、達欣、九太、台啤、臺銀等七個甲組球團,加上賽事執行單位以及「社會公正人士」共11名代表組成,做為新成立的「超級籃球聯賽」(SBL)的決策單位。SBL的第一個球季於同年11月展開。

官方定位為半職業聯賽,理想是朝職業聯賽邁進。SBL委員會由各隊各派代表一名(通常是領隊)、籃協代表一名、體委會代表一名組成;後來主導權已轉向籃協,即便各大議題需要各球團表決同意,但籃協為實質總管者,籃協不定期邀請各領隊和議題相關人士(例如可能邀請體委會、轉播單位)進行領隊會議、籌備會決定聯賽事宜。

2019年1月25日,因SBL委員會召集人高志鵬判刑定讞入監服刑,委員會召集人一職出缺,讓欲將臺灣籃球邁向二度職業化的職籃復興計畫因此暫時停擺[1]。5月17日,達欣工程宣布不跟進加入尚未成形的職業聯盟,並決定離開SBL重回甲組層級賽事[2]。5月28,出現中華職籃大聯盟欲將臺灣籃壇推向職業化;7月25日,中華職籃大聯盟宣布因為只有臺灣啤酒、臺灣銀行、金門酒廠3隊願意加盟,無法湊足4隊而延期開打[3]。8月7日,富邦勇士宣布退出SBL,加盟ABL[4]。12月,第17季SBL開打,但進場球迷仍然零星,下半球季因2019冠狀病毒病影響而閉門比賽[5][6]

2020年5月,陳建州表示有意在臺灣籃壇推動新聯盟[7]。7月,陳建州證實新聯盟已正式成立,名稱為P. LEAGUE+,由寶島夢想家、臺北富邦勇士、桃園璞園建築和新籌組的新竹球隊組成,首個賽季預計在12月中開打[8][9]。8月,新籌組的新竹球隊名稱正式定名為新竹攻城獅[10]

台灣籃球系統

EBL

JHBL

HBL

UBA

全國社甲

CBA

SBL

PLG

中華男籃

女籃

女籃的學生系統與男籃一致,但比起男籃有更高比例的球團干涉,自成體系,類似於歐洲和中國籃球的青年隊伍。UBA不與社會/職業球隊切割,成人主要聯賽為WSBL,晚SBL數年成立。在此之前打甲組業餘聯賽。WSBL規模比甲組聯賽大,但仍不如SBL。國泰為長年女籃霸主。國泰青年體系為石牌國中、七賢國中、淡水商工、永仁高中、文化大學。電信為長年女籃。電信青年體系為懷生國中、太子國中、南山高中、台灣師大。

其他

  • 137體系或731體系:指高雄地區的七賢國中三民家商義守大學有相互合作、傳承的關係,以三民暨義守教練謝玉娟為核心人物
  • 北體-裕隆:約在2000年-2005年前後,北體與裕隆籃球隊有深厚合作關係,球員和教練也高度重疊
  • 師大-達欣:約在2000年-2005年前後,師大與達欣籃球隊有深厚合作關係,球員和教練也高度重疊
  • 璞園-璞園青年隊-國體
  • 裕隆-能仁,裕隆-健行-能仁

參考資料

  1. 杜奕君. . ETtoday. 2019-01-25 [2020-07-22].
  2. 林岳甫. . 自由時報. 2019-05-18 [2020-07-22].
  3. 黃巧雯. 張雅淨 , 编. . 中央通訊社. 2019-07-25 [2020-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9).
  4. 龍柏安; 屈享平. . 中央通訊社. 2019-08-07 [2020-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6).
  5. 林岳甫. . 自由時報. 2020-05-03 [2020-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8).
  6. 林岳甫. . 自由時報. 2020-05-04 [2020-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2).
  7. 黃巧雯. 屈享平 , 编. . 中央通訊社. 2020-05-02 [2020-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9).
  8. 龍柏安. 吳協昌 , 编. . 中央通訊社. 2020-07-08 [2020-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9).
  9. 龍柏安. 張芷瑄 , 编. . 中央通訊社. 2020-07-21 [2020-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7).
  10. 梁偉銘. . 自由時報. 2020-08-03 [2020-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