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社女子大学

同志社女子大学日语: doushisha joshi daigaku *英語: Doshisha Women's College of Liberal Arts)是本部位于京都府京田邊市興户的日本私立大学,学校前身创办于1876年1949年设立同志社女子大学。简称同女(どうじょ)、同女大(どうじょだい)。

二条家遗址石碑(同志社女子大学前)

同志社女子大学

友和馆(京田边校区)
创建时间1876年
1949年(正式设置大学)
学校类型私立
宗教背景基督教新教
校址京都府京田邊市興户
隶属学校法人同志社
網站https://www.dwc.doshisha.ac.jp/
位置

总览

整体情况

学校起源于1876年成立的女子塾,由同志社大學的创办人新岛襄的妻子新岛八重与传教士 A.J. Starkweather 创办。[1]

1949年,由当时的同志社女子专门学校改名为同志社女子大学,设立学艺学部。目前设6个学部、11个学科和4个研究科。

同志社女子大学拥有两个校区,京田边校区位于京都郊外的关西科学城地区,用地广阔,今出川校区位于京都市中心。今出川校区位于京都御所北边,旧时伏見宮二条家五摄家之一)的宅邸就位于此。

创立精神

1949年2月17颁布的《同志社女子大学学则》,确立了基督教主义、自由主义、文理教育的办学理念。

教育研究

文理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被确立为学校教育的支柱,该大学的英文名称是“Doshisha Women's College of Liberal Arts(简称:DWCLA)”。

学校设立了灵活的课程结构,使学生可以参加其他系的课程以及专业领域的研究,并旨在培养能够接受广泛教育并在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女性。近年来,它是日本注册营养师,药剂师和小学教师就业考试中通过率最高的学校。[2]

2009年,学艺学部英语英文学科和日本语日本文学科改组为表象文化学部,并迁至毗邻京都御所的今出川校区。

沿革


略历

建校时同志社女学校正門

学校的前身是1876年在京都御苑柳原家的J.D.Davis宅邸建立的一所女子墅(教授缝纫、手工、染色等的女子学校),新岛襄认识到了当时女性教育的重要性,这也是建立女校的原因(当时同志社英学校只招收男生)。 新岛襄和他的妻子新岛八重、J.D. Davis、A.J. Starkweather都参与了学校的建立。

1930年(昭和5年)制衣课

柳原家(创办时校舍)

柳原家是日野家的一个分支,是一个在室町时代特别兴盛的贵族家族。 江户时代末期,柳原光爱的次女柳原爱子成为明治天皇的侍女,并生下大正天皇。

柳原家宅现在是京都御苑中京都迎宾馆的一部分,离今出川校区不远。

年表

  • 1875年 新岛襄创办同志社英学校,是为同志社大學前身。
  • 1876年 在位于京都御苑的柳原家旧邸内的 Jerome Dean Davis 住所建立了女子学校。
  • 1877年 在女子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同志社分校女红场。同年9月,改称为同志社女学校(校长:新岛襄)
  • 1888年 同志社女学校更名为同志社女学院,设立了两年制的师范、文学、神学专业。
  • 1889年 同志社女学院更名为同志社女学校。
  • 1901年 设立专门学部。
  • 1904年 专门学部更名为高等学部。
  • 1912年 高等学部取消,并根据《专门学校令》建立了专门学部,下设英语科和家政科。
  • 1923年 四位专业学部的毕业生进入同志社大学
  • 1924年 贞明皇后来校访问[3]
  • 1930年 更名为同志社女子专门学校。
  • 1949年 撤立女子专门学校,并成立了同志社女子大学学艺学部(英语文学专业,音乐专业,食品学专业)。
  • 1967年 家政学部设立,下设家政学科与食物学科。
  • 1986年 田边校区(现为京田边校区)创建。
  • 1986年 开设短期大学部,下设英美语科和日本语日本文学科。
  • 1989年 开设学艺学部日本语文学科。
  • 2000年 开设当代社会学部社会系统学科。
  • 2002年 开设学艺学部信息媒体学科。
  • 2003年 取消短期大学部。
  • 2004年 开设现代社会学部现代儿童学科。
  • 2005年 设立药学部医疗药学科。
  • 2006年 药学部医疗药学科转变为6年制。
  • 2007年 开设学艺学部国际人文科学专业。
  • 2009年 学艺学部英语英文学科与日本语日本文学科改制为表象文化学部,迁至今出川校区。
  • 2015年 开设看护学部看护学科。

概况

位置

校徽

同志社女子大学校徽

同女大的校徽是由三个等边三角形,代表了同志社“智、徳、体”三位一体的教育理想,以及下方的字母“ DWCLA”(“Doshisha Women's College of Liberal Arts”的缩写)构成。[4]

校色

皇室紫(介于古代紫色和江户紫色之间的中性色)和白色,与创始人新岛襄母校阿默斯特学院的校色相同。[4]

校歌

江森國友作詞、原嘉壽子作曲。[4]

教育与研究

学部

  • 学艺学部
    • 音乐学科
      • 演奏专攻
      • 音乐文化专攻
    • 信息媒体学科
    • 国際教養学科
  • 現代社会学部
    • 社会系统学科
    • 現代儿童学科
  • 药学部
    • 医疗药学科
  • 表象文化学部
    • 日本語日本文学科
    • 英語英文学科
  • 生活科学部
    • 人间生活学科
    • 食物营养学科
      • 食物科学专攻
      • 管理营养士专攻
  • 看护学部
    • 看护学科

研究科

  • 文学研究科
    • 英语英文学专攻
    • 日本语日本文化专攻
    • 情报文化专攻
  • 国际社会系统研究科
    • 国际社会系统专攻
  • 药学研究科(2012年开设)
    • 医疗药学专攻
  • 生活科学研究科
    • 食物营养科学专攻
    • 生活设计专攻

附属机构

  • 同志社女子大学图书馆
  • 教育研究促进中心

学生生活

大学祭

与同志社大学类似,大学祭“同志社EVE”为期三天,在同志社成立纪念日11月29日之前在今出川校区内举行。

在过去,所有同志社学校共同举办EVE,但自1950年代以来同女大开始独自举办自己的EVE,从1962年开始,EVE被确定为正式的大学祭。

    设施

    京田边校区

    • 使用学部:学艺学部、现代社会学部、药学部、看护学部
    • 使用研究科:文学研究科情报文化专攻、国际社会系统研究科国际社会系统专攻、药学研究科医疗药学专攻
    • 使用的附属设施:京田边图书馆
    • 交通方式:片町线(学研都市线)同志社前站近铁京都线興戶站

    1986年,在关西文化学术研究都市的一部分设立了田边校区,1999年改名为现在的名称。毗邻同志社大学京田边校区和同志社国际初高中,场地广阔。

    今出川校区

    荣耀堂
    正版建筑

    今出川校区毗邻同志社大学今出川校区、同志社女子初中和高中、同志社幼儿园、京都御苑相国寺

    校区内的荣光馆詹姆斯馆被登记为国家有形文化遗产。詹姆斯馆由武田五一设计,建于1914年。此外,这所校园也是伏见宫家五摄家之一的二条家的旧址。在2008年新建成的纯正馆1楼的大厅中,还展示着从二条家住宅中挖掘的物品。

    对外关系

    海外合作大学

    美国(18所)

    加拿大(12所)

    英国(11所)

    澳洲(6所)

    新西兰(1所)

    德国(2所)

    中国大陆(2所)

    台湾[中华民国](6所)

    韩国(2所)

    菲律宾(3所)

    越南(2所)

    泰国(2所)

    马来西亚(1所)

    社会关系

    国家注册的有形文化财

    • 建筑物
      • 同志社女子大学詹姆斯馆
      • 同志社女子大学荣光堂

    联合国全球契约

    2009年,成为日本第三所、西日本第一所参加该活动的大学。

    官方网站

    外部链接

    1. . 同志社女子大学. [2021-01-18].
    2. . みんなの大学情報. [2021-01-18] (日语).
    3. . 同志社女子大学. [2021-01-18].
    4. . 同志社女子大学. [2021-01-18].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