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酬日

同酬日是一個象徵性的日子,目的是為了突顯男女工資差距,同酬日是表示女性在前一年工作一整年之後,還需要額外工作幾天才能得到和男性前一年工作一整年相同的薪資[1],實際的日期依年份及各國而不同[2]。例如美國2005年的同酬日是在4月19日[3]。2016年時女性的平均薪資是男性的76%[4]

2014年3月21日在德國阿尔斯巴赫-黑恩莱因的同酬日旗

各國/地區同酬日概況

  • 美國
    • 2005年的同酬日是在4月19日[3]
  • 台灣
    • 2016年的同酬日是在2月23日。
    • 2017年的同酬日是在2月21日,較2016年向前推進2日;2016年台灣女性平均時薪264.6元,與台灣男性平均時薪 307.7 元差距 14.0%,女性需額外工作52天( 14.0%×365 日曆天≒52 天)[5]
    • 2018年的同酬日仍為2月21日,與2017年相同;2017年台灣女性平均時薪271元,與台灣男性平均時薪 315 元差距 14.0%,女性需額外工作52天( 14.0%×365 日曆天≒52 天)[6]
  • 日本
    • 2017年的同酬日為4月7日,較2016年的4月10日,推進了3日。
    • 2018年的同酬日為4月6日,較2017年推進了1日。[7]

參考資料

  1. . 中華民國勞動部. 2016-04-18 [2017-03-02].
  2. . www.pay-equity.org. [2016-04-26].
  3. . www.pay-equity.org. [2016-04-26].
  4. . AAUW: Empowering Women Since 1881. [2016-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5) (美国英语).
  5. 中華民國勞動部. . 中華民國勞動部. 2017-02-24 [2018-03-24] (中文(台灣)‎).
  6. 中華民國勞動部. . 中華民國勞動部. 2018-03-01 [2018-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4) (中文(台灣)‎).
  7. . bpw-japan.jp. [2018-03-24] (日语).

相關條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