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孝正

周孝正1947年7月),中国社会学家、历史学者。原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周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针对历史及社会事件客观理智的分析而在中国广为人知。

个人经历

1947年7月生于北平(今北京)。
1966年高中毕业于北京四中,是“老三届”毕业生。毕业后赴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工作。
1977-1981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
1988-2007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任教,同时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系主任。主要讲授“当今中国社会与社会问题”和“人口社会学”。
2007年开始退休生活。
2018年移居美国弗吉尼亚州。

思想观点

计划生育

在接受法国国际广播电台采访关于计划生育问题时,周孝正表示“我们反对的是一胎化或叫独生子女这个政策,并不反对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是对的,但计划的主体是这对夫妻,而不是政府你说怎么生,要是反客为主,就变成荒唐了。”[1]

1989年“天安门事件”

在接受美国之音中文网采访,周孝正在回忆该事件时谈到:六月三号晚上,六四早晨,车就进来了,坦克车、装甲车还有军队,手握自动武器。到了大概是半宿就听到啪啪,开枪了。(当时的感受)应验了,不是中国的悲剧,人类的悲剧终于发生了。解放军真杀人啊,大约杀了不到一千,打伤大概五千多。[2]
在接受明镜电视专访,周孝正谈及该事件历史教训中提出“充分的认识过去,我们可以弄清现状,深刻的认识过去的意义,我们可以揭示未来,向后看就是向前进。”、“六四本质是街头政治,中共不镇压也不会成功”、“六四就是贪官和刁民的恶性互动”等观点。[3]
在接受自媒体周周侃采访时,周孝正表示“学运打断了邓小平的民主改革”[4]

中国贫富差距与社会矛盾

“中国现在的贫富差距和经济发展模式,使得中国有走向‘拉美化’的危险,突破极限后就是阶级斗争和革命。”周孝正表示,不管怎么发展,各级政府都不能忘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目的,如果偏离社会主义的轨道,改革肯定要失败。“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曾经被贬为“平均主义”的古训,在贫富差距严重的今天显得格外有意义,它不表示财富的平均化,而是要求分配格局的合理、公平、公正。[5]

中国环境污染

我们的发展应该是以人为本,人的本是什么?生命权。人权最关键的就是生命权。生命权后面就是三件事:第一,新鲜的空气、第二清洁的饮水,第三安全的食品。可是我们这三件事全出了毛病。[6]
周孝正在《十面“霾”伏,你行动了吗》沙龙活动中认为:“雾霾肯定是人祸 不是天灾”、“发展观出了问题”。[7]

人物争议

被停课

2010年10月,有微博消息称周孝正被校方停课,引发舆论关注,但是后来校方和周孝正均在记者的采访中予以澄清,周孝正在电话中表示,“没有听说停课的事情”。他还解释说,自己今年63岁,已从学校退休,属学院返聘教授。[8]

移民美国

2017年10月,有网传消息称周孝正已经移民美国,周孝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予以澄清,称“2016年办理了一个美国十年签证。我的就是2016年到2026年,网上有人说我移民那是瞎传。”[9][10]
2019年12月,在接受Hi5 第一頻道(YouTube)专访中,周孝正表示自己一直没有想过移民美国,目前仍然是旅游签证,但正在申请绿卡以成为永久居民。[11]

喝茶记

自2017年起,中国境内外互联网的某些媒体、博客和论坛等陆续流出名为《周孝正喝茶记》[12]的文章,文中表示周孝正是市级管控对象,因户口迁移,管控主人变成了其现住区的某区国保。“为了加深对我的了解,以便加强对我的管控,他们约我喝茶。”文章称两个警察主要和周孝正探讨了关于民主宪政问题的看法,之后便离开了。
对此篇文章,周孝正在2019年12月接受Hi5 第一頻道(YouTube)专访时表示,自己从来没被喝过茶,“写《周孝正喝茶记》的是冒我的名字写的”。“事儿没有,其中的话也不是我说的”,但认为文中的观点是对的。[11]

部分出版作品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口和优生》,1989

《发展优生,提高人口素质》,1989

《人口素质是我国人口问题的关键》,1989

《论人口素质的逆淘汰》,2001

《政府应为社会公正撑腰》,2005

《构建老百姓的精神家园》,2006

《忠诚不存在弹性》,2006

《中国如何走向公民社会》,2009

《寻找精神信仰,创造一种文化》,2011

《生态指标应引入官员评价体系》,2012

《解决诚信问题必须“上下互动”》,2012

参考资料

  1.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15年11月7日 [2020年4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5月30日).
  2. . 美国之音中文网(YouTube). 2019年5月27日.
  3. . 明镜电视(YouTube). 2019年6月15日 [2020年3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5月30日).
  4. . 周周侃(YouTube). 2019年5月22日 [2020年3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5月30日).
  5. . 新浪新闻中心. 2009年12月28日.
  6. . 搜狐新闻. 2008年12月14日 [2020年3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5月30日).
  7. . 凤凰公益. 2014年3月24日 [2020年3月3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5月30日).
  8. . 人民网. 2010年10月10日 [2020年4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5月30日).
  9. . 多维新闻网. 2017年10月12日 [2020年4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5月30日).
  10. . 观察者. 2017年10月11日 [2020年4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5月30日).
  11. . Hi5 第一頻道(YouTube). 2019年12月31日 [2020年4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2月4日).
  12. . 大中资讯网. 2019年3月13日 [2020年4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6月16日).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