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懷特腓

懷特腓德George Whitefield1714年12月27日-1770年9月30日)是基督教大覺醒運動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循道宗的共同創始人。

懷特腓德 (懷腓特)
英國國教牧師和傳道人,衛理宗的共同創始人
出生1714年12月27日
英國格洛斯特
逝世1770年9月30日
英屬美洲麻薩諸塞灣省紐伯里波特

生平

懷特腓德1714年12月27日生於英國格洛斯特,12歲時已發揮演說及表演長才。1732年進入牛津大學彭布羅克學院,在大學時悔改信耶穌基督。1733年結識約翰·衛斯理,受循道宗影響開始操練禁慾。1736年被按立為英國國教牧師。1738年抵達美國喬治亞州,在各殖民據點巡迴佈道、提供民生補給品。同年回到英格蘭,為他在喬治亞州創立的孤兒院募款。1739年展開室外佈道行動並第二次登陸北美洲巡迴講道。 1741年再次返英解決與約翰.衛斯理之間的鴻溝。同年結婚,10月第三度登陸北美洲,健康狀況堪憂。1748年返抵倫敦,解決英國循道派的內部紛爭,並向貴族傳福音。1750年代積極呼籲:黑奴也有寶貴靈魂。1751年,在懷特腓德支持下,美國喬治亞州恢復本已廢除的奴隸制度[1]。1760年代身體狀況已極度惡劣,仍堅持巡迴佈道為主得靈魂。1764年準備擴大孤兒院事工,設立學院。1770年9月30日晚上,于北美麻薩諸塞州友人家的樓梯平台講道,隨即因身體不適而去世,傳道三十四年,享年56歲」[2][3][4][5]

人格特質

他接續富瑞林好生、吉爾伯特.田內特、愛德華滋所點起的復興之火,把復興運動引至最高潮。衛斯理的著重在英國的事工,而懷特腓德在則是在北美;當時的北美殖民地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曾聽過他講道,他聲音宏亮表情生動,在竟可一次吸引兩萬人同時聆聽,在大眾傳播工具尚未發明前,竟能有百萬人聽過他講道。他的事奉除了英國、威爾斯之外,他七次橫越大西洋至北美洲,十五次去英格蘭,二次去愛爾蘭佈道。

思想

他的神學思想受加爾文主義影響,謹守預選說教義,遂無法與衛斯理兄弟合作,於是組成「加爾文循道宗」(Calvinistic Methodism),雖然分道揚鑣仍然彼此敬重。他的神學以英國清教徒原罪因信稱義重生等議題為中心。[6]他強調「因信稱義」的真理,器重聖潔敬虔並與耶穌基督建立個人關係。他提倡信徒事奉,注重生活實踐,堅持傳福音給美洲的黑奴,並且設法改善黑奴生活。懷特腓德除了有傳福音的熱忱,也強調教育的重要,在美國協助三所大學的成立:普林斯敦大學賓州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在喬治亞州成立「畢士大孤兒院」,用33年的時間辛苦募款照顧孤兒所需。他講道是即席式的講道,不像多數傳道人唸稿式的講道;他措詞直接易慬流露對失喪靈魂的真情;雖然他表達的神學思想不似愛德華滋般深入,但他的宗教言論卻能使十二歲的孩子都聽得明白,他的演說功力可見一斑。

著作

懷特腓德的講道被廣泛讚譽為激發他的聽眾的熱情。他的一生當中有許多篇講道、信件和期刊都被出版。他也是一個優秀的演說家,聲音鏗鏘有力而且擅長即興演說。他的聲音也非常有感染力,人們説光是聽到他講到〝美索不達米亞〞就掉眼淚了。他的期刊原本只打算私人傳播,第一次被出版是由湯瑪斯‧庫柏發行的。詹姆斯•赫頓則出版了懷特腓德批准的版本。他的生氣勃勃和“太過使徒性的”語言被批判;他的期刊在1741年之後就不再發行。

懷特腓德在1744-45年間準備了一筆新的預付款,但是它直到1938年才被出版。19世紀傳記一般參考他的早期作品〝上帝對喬治‧懷特腓德牧師之帶領的簡短敘述〞(A Short Account of God's Dealings with the Reverend George Whitefield, 1740),包含了他的生活到他按立牧師。在1747年,他出版了〝上帝對喬治‧懷特腓德牧師之帶領的進一步敘述〞(A Further Account of God's Dealings with the Reverend George Whitefield),包括的時期從他按立牧師到他第一次旅行到喬治亞。他的一個編輯活潑的版本的期刊,以及自傳式的記述在1756年出版。

參考文獻

  1. . [2013-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7).
  2. 布魯士、貝琪.費許; 董家範. . 台北: 天恩出版社. 2007. ISBN 9866876152. ,1-10
  3. 培克爾; 蕭維元. . 香港: 浸信會出版社. 1989. 著。譯。367-70。
  4. 王綱領編著。《西洋全史(十一)美洲發展史》。台北:燕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9)89-100。
  5. 比爾.奧斯丁著。馬傑偉、許建人譯。《基督教發展史》。香港:種籽出版有限公司,2002)377-81
  6. 陶理博士。《基督教二千年史-自第一世紀至當代》。李伯明、林牧野譯。〔香港:海天書樓,2007〕,44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