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大學圖書館

國立臺北大學圖書館英文: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Library)是國立臺北大學附設的圖書館,設立於1951年,提供教職員和學生中西文書籍、期刊、電子書、視聽資料借閱等服務。除了目前位在三峽校本部的圖書資訊大樓,另在臺北民生校區設有博雅書房。

國立臺北大學圖書館
國家/地區 中華民國
類型大學圖書館
建立時間1951年
地址新北市三峽區大學路 151 號
隸屬於國立臺北大學
分館數1(臺北民生校區: 博雅書房)
收藏
藏品中西文圖書期刊電子書資料庫、視聽資料、校史文物等
規模館藏約47萬冊
使用
借閲憑證校內教職員工生: 學生證或服務證
校友: 另行申請之借書證
校外師生: 館際合作借閱證
一般校外人士: 無法借閱
服務人群校內外人員
其他
館長張文俊
員工人數21人[1]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 08:30 - 21:00
週六及週日 09:00 - 17:00
寒暑假 08:30 - 16:00
電話號碼(02)8674-1111
傳真號碼(02)8671-5903

簡介

北大圖書館最早為1951年成立的臺灣省立行政專科學校圖書室,位於今民生校區合江街西院校地,為一字形二層樓建築。1961年7月,臺灣省立法商學院與臺灣省立農學院合併為臺灣省立中興大學,圖書館屬教務處管轄。1971年,學校改隸為國立,圖書館升為一級單位,並配合校區改稱法商學院圖書分館。

2000年法商學院脫離興大獨立為北大,圖書館也因校務和教學重心漸移轉至新北市三峽區的新校區而於2010年7月閉館,館藏則暫置於建國校區的莊敬樓、三峽校區的商學圖書中心和人文圖書室,待三峽校區新建之圖資大樓完工後遷入,期間三處仍提供借閱等服務,形成「兩校區三館舍」的特殊模式。新建圖資大樓於2013年11月2日完工,25日開始營運[2]

歷任館長

圖書資訊大樓
任別名字任期
1李孟峰2000年2月-2002年7月
2王怡心2002年8月-2010年7月
3吳光明2010年8月-2011年10月
4張仁俊2011年10月-2017年7月
5張文俊2017年7月-

樓層介紹

七樓 校方保留區(委外經營)
六樓 研究小間、討論室、團體視聽室、排練室、時光長廊、校史展區、行政區、會議室、輕聲討論區、漂書區
五樓 期刊/學位論文暨參考資料區、Fun空區
四樓 外文書庫區、日韓文圖書區、安靜閱讀區、Fun空區
三樓 中文書庫區、Fun空區
二樓 學習共享區、藝文展覽區、新綠智道、「思巢」創意空間展區、賣店(委外經營)
一樓 多媒體及閱報區、新書展示區、資訊檢索區、學校特色專區、中日文現刊區、服務櫃檯、行政區
地下一樓 多功能室

館際合作

北聯大系統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臺北醫學大學[3]
其他學校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政治大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立交通大學 國立陽明大學[4] 國立清華大學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輔仁大學
淡江大學 東吳大學 銘傳大學
真理大學 世新大學 新北市立北大高級中學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其他單位 恩主公醫院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聯合圖書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傅斯年圖書館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郭廷以圖書館 國家教育研究院

博雅書房

博雅書房位於民生校區教學大樓1樓,主要是提供進修暨推廣部的師生館藏借閱等服務。為營造舒適的閱覽空間和氛圍,曾於2015年7月進行翻修工程。全區平日開放時間為下午2:00至下午9:00,星期六與寒暑假開放時間為上午9:00至下午4:00,星期日不開放。[5]

特色區域

海山學文物展覽館

以開放(Open)、互動(Interaction)、意境(Context)、文化(Culture)、綠能(Green)、地標(Icon)為設計理念,期望不僅是大學而是城市的新地標,由廖國誠建築師事務所主導設計[6][7]。曾獲得PTT推薦「全台灣最美大學圖書館」前三名[8]

鳶飛三角湧(校史展區)

國立臺北大學校史館位於三峽校區圖資大樓6樓B棟,陳列自創立(臺灣省立行政專科學校)以來將近七十年的歷史資料,記錄多次改制的歷史淵源及創校的篳路藍縷,並展示了許多歷史檔案及學校文物,並設置了五大主題作為展區的主軸,以鳶飛三角湧五個字命名,分為「鳶舞」、「鴻飛」、「三光」、「角芒」及「湧長」,分別作為不同時期的展示。校史展區只有每周二、四上午10:00至下午3:00對外開放,如有特殊活動也會另外開放參觀,另也接受機關團體預約參觀。[9]

海山學文物展覽館

北大為配合歷史學系課程,推展在地化研究海山地區文史發展,於2015年5月設置校級海山學研究中心,並在三峽校區圖資大樓6樓A棟設立文物展覽館。館內的常設展覽空間,規劃以開墾史為脈絡,談族群、產業、文化和藝術等主題區,透過相關的文物資料以展示海山地區文史、族群衝突社會學、城鄉發展的都市計畫和公共行政等面向,並作為未來在地文史工作者交流的基地和校內外教學場地[10][11][12]

參見

參考資料

  1. 國立臺北大學圖書館. . 新北市: 國立臺北大學. 2019 [2019-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5) (中文).
  2. . www.lib.ntpu.edu.tw. [2019-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6).
  3. (PDF). [2019-07-0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10-21) (中文(繁體)‎).
  4. (PDF). [2019-07-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1-24) (中文(繁體)‎).
  5. . 臺北市: 國立臺北大學圖書館. [2019-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4) (中文).
  6. . www.lib.ntpu.edu.tw. [2019-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3).
  7. 35號的腳印 (iting35). . 35號的腳印部落格. [2019-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3) (中文(台灣)‎).
  8. Storm.mg. . www.storm.mg. 2017-08-01 [2019-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3) (中文(台灣)‎).
  9. . www.ntpu.edu.tw. [2019-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2).
  10. 海山學研究中心. . 新北市: 國立臺北大學. 2016 [2019-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0) (中文).
  11. . 自由電子報. [2019-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2) (中文(台灣)‎).
  12. 中時電子報. . 中時電子報. [2019-07-03] (中文(台灣)‎).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