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西斯山群

塔尔西斯山群 (Tharsis Montes) 是火星塔尔西斯区的三座大型盾状火山,从北往南分别为艾斯克雷尔斯山帕弗尼斯山阿尔西亚山拉丁术语(Mons,复数;montes) 是行星地质学中用于描述太阳系中山地特征的描述词。

塔尔西斯山群
火星轨道器激光高度计测绘的塔尔西斯山群及周边区的地形图。奥林帕斯山位于左上;右侧是水手谷系统的西端及诺克提斯迷宫
位置塔尔西斯区
经纬北纬1.57°,东经112.58°
海拔艾斯克雷尔斯山(18.2公里)

三座塔尔西斯火山群用地球标准来说是巨大的,其直径范围从375公里(233英里)(帕弗尼斯山)到475公里(295英里)(阿尔西亚山)[1],而艾斯克雷尔斯山海拨最高,它的峰顶高度超过18公里(59000英尺)[2]或15公里(49000英里)从山脚到山峰。相较地球上最大的火山-夏威夷茂纳凯亚火山,直径仅120公里(75英里),从海底到山顶高度9公里(30000英尺)[3]

塔尔西斯火山位于赤道附近,坐落在一座辽阔的被称为“塔尔西斯区”或“塔尔西斯隆起”的火山高原顶部。塔尔西斯区纵横约数千公里,高出火星平均海拔高度近10公里(33000英尺)。太阳系中已知最高的就坐落在塔尔西斯山群西北约1200公里(750英里)处,位于塔尔西斯区边缘。

塔尔西斯山群于1971年被水手9号发现,它们是火星全球沙尘暴期间,探测器从轨道上所能看到的为数不多的表面特征之一,在尘土飞扬的雾霭中呈现出的微弱斑点,并被非正式地命名为北斑、中斑和南斑。也看到了与反照率特征“奥林匹克雪原”(Nix Olympica)相对应的第四个斑点,后来命名为奥林帕斯山。随着尘埃散去,很明显这些斑点是巨大的盾状火山顶部,中部带有复杂的火山口(塌陷坑)[4][5]

三座塔尔西斯火山等距分布在一条西南-东北的直线上,山峰之间的间隔大约为700公里(430英里)[6]。这种对齐的分布不太可能是巧合,塔尔西斯山群东北几座较小火山的中心也位于这条延长线上。三座火山中,最醒目的是阿尔西亚山[7],它们也都有崩塌特征和裂缝,这是由山体侧坡产生的喷发所导致的,这些裂缝沿着相同的东北-西南走向横切火山。这条线清楚地体现了这颗行星的一个主要结构特征,但它的起源尚不确定[8]

图集 

另请参阅 

参考文献 

  1. "塔尔西斯山群". Gazetteer of Planetary Nomenclature. USGS Astrogeology Research Program.
  2. Plescia, J.B. (2004). Morphometric Properties of Martian Volcanoes. J. Geophys. Res. 109(E03003), Table 1.
  3. Carr, M.H. (2006). The Surface of Ma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UK, p. 46.
  4. Masursky, H. (1973). An Overview of Geological Results from Mariner 9. J. Geophys. Res., 78(20), 4009–4030.
  5. Carr, M.H. (1973). Volcanism on Mars. J. Geophys. Res. 78(20), p. 4049-4062.
  6. Cattermole, P.J. (2001) Mars: the Mystery Unfold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p. 72.
  7. Carr, Michael. .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63. ISBN 978-0-511-27041-3.
  8. Carr, M.H. (2006). The Surface of Ma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p. 70.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