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敵對勢力

境外敵對勢力,是指意識型態鬥爭中,被部分国家或地区政府所使用並各自定義的政治用語。

标准与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

境外敵對勢力(又稱境外反華勢力境外勢力國際反華勢力西方反华势力西方敌对勢力等),法律上称敌对组织,根据201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是指由国家安全部或者公安部认定的“敌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危害国家安全的组织。”[1][2][3]

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4]。”199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实施细则》,该细则第五条规定“敌对组织由国家安全部或者公安部确认”[5]。”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规定“敌对组织由国务院国家安全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确认[1][6]。”2016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

部分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认定的属于境外敵對勢力的组织:

中國大陸异议作家何清漣美國之音上撰寫的专栏文章中认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初,「境外勢力」一詞被稱作「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後來被稱爲「帝修反」、「境外敵對勢力」。改革開放之初的1980年代,「境外勢力」一詞使用頻率減少。在宣傳上則強調「清除精神污染」、「反資產階級自由化」。六四事件之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一系列共产主义政权垮台,反和平演变成为当时中国大陸舆论中心。「境外敵對勢力」重回宣傳體系。2005年烏克蘭吉爾吉斯斯坦等國發生顏色革命之後,「境外勢力」被認爲陰謀顛覆國家政權[9][10]

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媒体则認爲,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是「境外敵對勢力的頭目」[11]。有大陆媒体认为,日本右翼團體美國之音自由亞洲電台[12]、部分在中國大陸境內的非政府組織也属于境外敌对组织。法輪功[13]藏獨西藏流亡政府,即“达赖集团”)、疆獨世界維吾爾大會東突厥斯坦)、臺獨泛绿阵营,以民主進步黨台湾团结联盟为代表)、港獨、「海外民運」等则是“境外敵對勢力的工具”。

 中華民國

境外敵對勢力,根据2019年通過的《反滲透法》规定,是指“與中華民國交戰、武力對峙或主張採取非和平手段之國家、政治實體或團體”[14]

2019年5月7日,中華民國立法院三讀通過「中華民國刑法」部分條文修正案以及「國家機密保護法」修正案,根據中華民國刑法民國108年5月29日修訂版第115-1條,將外國、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境外敵對勢力及國際恐怖組織的刑責或其派遣之人等,納入現行外患罪規範,而根據國家機密保護法民國108年5月10日修訂版第32、33、34條加重洩漏或交付國家機密給予上述方面的刑責[15][16][17][18]

2019年5月13日,由台灣基進率先響應,提出《外國代理人登記法》草案初擬與發起連署[19]。5月28日,時代力量亦提出《反境外敵對勢力併吞滲透法》草案,後於逕附二讀時遭否決[20][21]。6月17日,民主進步黨台灣基進於立法院召開記者會說明外國代理人登記制度之推行進度,共同推動此法案[22][23]。同年9月19日,台灣基進與民主進步黨立委尤美女等人召開記者會,宣示將全力推動《境外勢力影響透明法》草案[24]。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在9月22日院會期間搶占主席台杯葛該案,並要求民進黨撤回[25][26]。此後,民主進步黨立委尤美女、王定宇陳曼麗鍾佳濱陳歐珀蘇治芬等人於10月15日以《境外勢力影響透明法》之名提案,經立法院會議決定後直接送交二讀。

部分被中華民國政府认定的属于境外敵對勢力的组织: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中國共產黨

 

敌对势力),或称反朝敌对势力),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对反团体或组织的称呼[27]

部分被政府认定的属于敌对势力的国家或组织:

依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九条,设立“敌对朝鲜民族罪”,其适用范围是“外国人以敌对朝鲜民族为目的侵害常驻国外或居留朝鲜人的人身、财产、引起民族不和的情况”[31]

评论

支持意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些官員把境外NGO定性为破坏中国大陸政权的黑手,指责境外NGO煽动香港雨伞运动以及西藏314事件,还试图在暗中用和平演变手法把中国大陸社会引上西方道路[32]。201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向反华团体提供资金恰恰从侧面印证了中国大陸颁布实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3]

反对意见

反對此种說法的人士指出,該概念迴避了基於在個人在行使人權時所提出的合理申訴[34]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把国内种种弊病归咎于“西方敌对势力”,这种逻辑不通的宣传很有效,但也很危险。並且還指出,有意且不断丑化“西方敌对势力”的行为,很可能会煽动起排外情绪,在未来将限制政府的回旋余地。最終會導致政府被迫回擊這類假想敵,對國際環境友好度、外國投資、國際人才等造成負面影響[35]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研究员张要武認為:「『国际反华势力』是一个定义模糊、内涵不清、执行主观的概念。」因此這詞使用時要慎重,因為該詞有「简单化、扩大化和情绪化」的傾向[36]。「反華」是一種以二分法眼光看待問題的方式,忽略了「非敵非友」的中間力量,容易引起中間者的不滿和反感,從而對外交政策造成誤導;擴大化和情緒化地使用「反華」概念,將爭議和批評都指責爲「反華」,容易四面樹敵,惡化國際環境,最終真正造就出一大批境外敵對勢力。中國大陸學者廖保平認為,「反華勢力」的說法有時僅是一種陰謀論,並不意味着一定存在這樣一種勢力,因爲任何反對意見和負面事件都可以被解釋爲「國際反華勢力」的「陰謀」或「破壞行爲」[37]。作為一種陰謀論,「反華勢力」的說法是冷戰思維的遺毒。濫用「反華勢力」是一種不健康和不理性的心態,它無法讓民族用開放的胸懷看世界,也無法友善地與世界人民交朋友,容易誤導自己和他人。例如在廣東省汕尾市陸豐市發生的烏坎事件曾被當地政府定性爲「境外勢力干擾」,後來中共廣東省委派出工作組介入此事,事件定性被修正爲村內利益糾紛[38]21世纪经济报道深圳新闻网报道指,由于“境外敵對勢力”之表述指代模糊,因而与「有关部门」一起被戏称为“世界上最神秘的组织[39][40]

参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中国政府网. 2017-12-06 [2018-11-17].
  2. 半岛晨报. . 腾讯网新闻. 深圳. [2020-01-04] (中文(中国大陆)‎).
  3. 北京晚报. . 新华网新闻. 北京. [2020-01-04] (中文(中国大陆)‎).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法律图书馆. [2018-11-1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2009-07-14 [2018-11-17].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中国人大网. 2014-11-02 [2018-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4).
  7. 人民日报北京. . 正义网新闻. 北京. [2020-01-04] (中文(中国大陆)‎).
  8. 穆铁礼甫·哈斯木.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乌鲁木齐. [2020-01-04] (中文(中国大陆)‎).
  9. 何清漣. . 美國之音. 2014-06-29 [2016-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9).
  10. 何清漣. . 美國之音. 2014-06-30.
  11. 魯刃. . 人民網. 2008-10-06.
  12. 李海风、夏林、石华. . 环球时报.
  13. 辛文. . 人民日報. 2000-04-18.
  14. . 中央社. 2019-12-31 [2020-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31).
  15. 鄭舲. . 中央廣播電臺.
  16. . [2019-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8).
  17. 立院三讀 共諜納外患罪 最重判死刑
  18. 全國法規資料庫-國家機密保護法
  19. 王揚宇; 陳俊華. . 中央社. 2019-05-13 [2019-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30) (中文(台灣)‎).
  20. . 新頭殼 Newtalk. 2019-05-28 [2019-09-30] (中文(台灣)‎).
  21. , [2019-09-30] (中文)
  22. 台灣基進. . YouTube. [2019-09-30] (中文).
  23. 黃義書. . 聯合新聞網. 2019-06-17 [2019-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1) (中文(台灣)‎).
  24. 黃欣柏. . 自由時報. 2019-09-19 [2019-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7) (中文(台灣)‎).
  25. . 自由時報. 2019-09-22 [2019-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9) (中文(台灣)‎).
  26. 朝中社平壤. . 朝鲜中央通讯社. 平壤. [2020-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4) (中文(简体)‎). 近期,美国等敌对势力散发朝鲜指使黑客窃取开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所需的约20亿美元资金的舆论。
  27. 朝中社平壤. . 朝鲜中央通讯社. 平壤. [2020-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4) (中文(简体)‎). 最近,南朝鲜当局频繁上演反朝对抗狂人剧,严重刺激朝鲜。
  28. 朝中社平壤. . 朝鲜中央通讯社. 平壤. [2020-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4) (中文(简体)‎). 美国、日本和南朝鲜的保守势力……评论奉劝执意推行反朝制裁打压的敌对势力,倾听国际社会要求采取与朝鲜领先的努力相应的实践措施的忠言,理性思考,慎重行事。
  29. 朝中社平壤. . 朝鲜中央通讯社. 平壤. [2020-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4) (中文(简体)‎). 惯于盲目敌视朝鲜的“人权观察”等似是而非的人权团体发表的“报告”是一份有罪祖国和人民,不惜抛弃生育自己的父母和儿女,畏罪叛逃的一小撮败类为苟延残喘、凭空捏造的卑鄙文件,对此朝鲜非常清楚,不必再去争论。
  30. 李宝奇等. .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11884718 (中文).
  31. 黄安伟. .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16-04-29.
  32. . 新华社. 2016-05-20.
  33. Lindsay, Jon R.; Cheung, Tai Ming; Reveron, Derek S.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267. ISBN 978-0-19-020127-2 (英语). In the perceived contest for ideological dominance being waged online as well as offline, the phrase “foreign hostile forces” (or “Western anti-China forces”) to describe the nebulous threat actors and principles challenging CCP doctrine and authority, resulting in security compromise. This concept sidesteps the fact that many incidents attributed to foreign hostile foces stem from legitimate grievances raised by individuals within China concerning the realization of their human rights.
  34. . FT中文網. 2016-08-16.
  35. 張要武. . 中國網. 2014-09-11.
  36. 廖保平. . 中外書摘. 中國社會科學網. 2011-06-23.
  37. 陈锐. . 法制網. 2012-01-11.
  38. . [2020-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26) (中文(中国大陆)‎).
  39. . 深圳新闻网. 2010-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04) (中文(中国大陆)‎).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