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澳金斗公廟

外澳金斗公廟
基本資訊
所在地 臺灣宜蘭縣頭城鎮外澳里濱海路二段588號
創建年份 1870年代
主神 金斗公
例祭 農曆正月廿八

外澳金斗公廟,是位於臺灣宜蘭縣頭城鎮外澳里、臺2線旁的有應廟,當地的黑鯛磯釣場即以此廟為名。

簡介

外澳金斗公廟位在頭城外澳海濱的臺2線旁[1],昔日為往來台北宜蘭的古道處[1][2],建於1870年代[1][2],門牌為588號[3],一直由鄰旁的吳姓家族管理[1]

據第八代管理員謝錦敏表示,早先是人們將外澳海邊的七具海難罹難者收置於金斗甕裡,後因香火旺盛而建廟[2]。相傳此廟對從事捕魚、畜養以及風月工作者所許的願特別靈驗,人們會拿該廟令旗回去祈福[3]。謝錦敏說劉明燈曾在此下轎祭拜[1][2]。光緒六年(1880年),傅德柯贈「有求必應」匾[1][3]

據說有數次的道路擴建,皆有意拆除該廟,但都未成[1][2][3]。1967年,在信徒捐資下,就地依山勢,保留原廟,興建大廟,形成廟中廟[1]。廟身背山面海[1],廟前有岩石擋住[1][3]

該地海域屬礁、砂交匯,吸引了許多烏魚和黑鯛前來攝食,釣客可由龜山車站外澳車站國光客運金斗公站到達[4]。因此地海潮線很接近北部濱海公路,危及緊鄰外澳里的此廟和住戶安全,省水利局在1996年11月14日召開說明會,決定興建海堤,並規定於海堤區的現有建築不得新建或改建[5]

圖集

參考

  1. 鄒品為. . 《中國時報》. 2005-08-12 (中文(台灣)‎).
  2. 姜炫煥. . 《聯合報》. 2005-08-12 (中文(台灣)‎).
  3. 田進山. . 《天眼日報》. 2010-05-22 [2018-09-25] (中文(台灣)‎).
  4. 何安華. . 《民生報》. 1985-10-18 (中文(台灣)‎).
  5. . 《中國時報》. 1996-11-15 (中文(台灣)‎).
  6. 郭評儀. . 《中國時報》. 1996-10-07 (中文(台灣)‎).
  7. 何安華. . 《民生報》. 1989-11-15 (中文(台灣)‎).
  8. 孫紀蘭. . 《聯合報》. 1989-11-15 (中文(台灣)‎).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外澳金斗公廟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