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科能力測驗

大學入學學科能力測驗GSATGeneral Scholastic Ability Test[1]),簡稱學測,是在中華民國舉行的一種大型考试,用來鑑定學生是否具有進入大學的基本常識。而固定每年七月舉辦的指考則是用於大學分發入學。

111學年大學入學學科能力測驗(2022/1/24~2022/1/26)
 中華民國臺灣) - 2022年1月24日
338

有別於過去的聯考,大學學科能力測驗用於中華民國的大學多元入學新方案,其成績僅定位在中華民國各大學校系檢定學生的門檻:依其特色、需要,先訂定學科能力測驗的標準,只有通過此一標準的考生,才可以參加中華民國的「大學甄選入學」或「大學考試分發入學」。也就是說,大學校系不是依學科能力測驗成績的高低,作為該考生是否能進入該系就讀的唯一依據。

此測驗多簡稱為「學測」,為中華民國大學入學方案中三大考試之一(另兩大為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由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大考中心)負責統籌舉辦。報考資格為中華民國高級中等學校之三年級在學學生、畢業生或具同等學力者。報名時間在每年11月;考試時間在次年1月底或2月初。

學測集體報名收費新臺幣基本作業費200元,考科測驗費170元/科。若個別報名則酌收基本作業費250元,考科測驗費170元/科。

歷史

2002年學科能力測驗准考證

學測第一次舉行的日期是1994年(民國83年),配合當時中華民國的大學多元入學方案所實施。並減低過去學科測驗分數為絕對入學標準的比例,讓高中生在學成績和表現比例加大,升學的機會也提高。

日期

現今學測的日期大都訂在農曆過年之前。

近幾年大學學測的日期如下:

  • 2011年1月27、28日(星期四、五)
  • 2012年1月17、18日(星期二、三)
  • 2013年1月27、28日(星期日、一)
  • 2014年1月18、19日(星期六、日)
  • 2015年2月1、2日(星期日、一)
  • 2016年1月22、23日(星期五、六)
  • 2017年1月20、21日(星期五、六)
  • 2018年1月26、27日(星期五、六)
  • 2019年1月25、26日(星期五、六)
  • 2020年1月17、18日(星期五、六)
  • 2021年1月22、23日(星期五、六)

2022年開始之學測為108課綱適用之題型

  • 2022年1月24、25、26日(星期一、二、三)

測驗目標

學測主要是為大學校系初步篩選學生而設計,其測驗目標為下列四項,用來評量考生:

  1. 是否具備高中生應有的基本學科知能
  2. 是否具備接受大學教育應有的基本知能
  3. 通識導向,結合生活或整合不同領域
  4. 重視理解與應用的能力

自108年學測起,改以科目自由報考的方式選擇專業人才。

考試科目

國文(分為選擇題和寫作)、英文數學代數幾何)、社會地理歷史公民與社會)、自然生物物理化學地球科學)。

98學年度起,社會考科以「公民與社會」取代「三民主義現代社會」。

108學年度起,大學科系至多採計四科,考生可依照理想大學科系的需求門檻選擇科目報考,由五科必考改制為五科選考(大學端最多採計四科)。

111學年度起,考題採用混合題型、並使卷卡合一,考試科目包括國文考科(含國語文綜合能力測驗與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英文、數學A、數學B、社會、自然等考科。考生可自由選考科目,各科成績均採級分制,用於個人申請入學時各科最高為15級分,用於考試分發入學時各科最高為45級分。

考試時間

國文:拆成兩部分,選擇80分鐘,國寫90分鐘(108年起適用),英文數學:100分鐘(特殊考生另有規定),社會自然:110分鐘(108年起適用),但考生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 每節(科)考試前5分鐘打預備鈴(第一聲鈴響),考生得入場準備。
  2. 考試開始鈴響起(第二聲鈴響起),考生即可開始作答;考試結束鈴響畢(第三聲鈴響畢),考生應立即停止作答。
  3. 考試開始後20分鐘後不得入場;考試開始後60分鐘內不得出場(除非生病或其他重大理由)。

通常考試都分成2天舉行。若有重大天然災害或重大事故,由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宣布停止,再擇期補考。

  • 考試日程表:(108年起適用)

107年起加考國語文表達寫作(簡稱國寫

第一天 第二天
第1節 英文
(09:20~11:00)
數學
(09:20~11:00)
第2節 國文
(12:50~14:10)
國寫
(12:50~14:20)
第3節 社會
(15:20~17:10)
自然
(15:20~17:10)
第1節 第2節 第3節
第一天 英文
(09:20~11:00)
國文
(12:50~14:10)
社會
(15:20~17:10)
第二天 數學
(09:20~11:00)
國寫
(12:50~14:20)
自然
(15:20~17:10)

課綱範圍

108課綱範圍(111年起適用)

考科 範圍 時間
國文 必修國文(第一冊~第五冊) 90分鐘
國文(寫作測驗) 寫作測驗
英文 必修英文(第一冊~第五冊) 100分鐘
數學A 10 年級必修數學、11 年級必修數學 A 類
數學B 10 年級必修數學、11 年級必修數學 B 類
社會 必修歷史、必修地理、必修公民與社會 110分鐘
自然 必修物理、必修化學、必修生物、必修地球科學(含探究與實作)
  • 備註:
  1. 因應108課綱之素養導向,各考科題型分為:選擇題(包含單選、多選題)、選填題(數學科)、非選擇題、混合題
  2. 混合題是由選擇、選填和計算(數學科)、填充(數學科以外)、非選擇題等題型組合而成的題組。
  3. 數學A為理組學生、文組部分學生應考;數學B為文組學生應考。
  4. 國文考科包括國綜與國寫,成績各占50%,分節施測。
  5. 社會考科中的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三科試題所占比例相當。
  6. 自然考科中的物理、化學、生物與地球科學四科試題所占比例相當,並包括探究與實作的學習內容。

99課綱範圍(102年-110年適用)

考科 範圍 時間
國文(選擇題) 高一必修科目國文、高二必修科目國文、高三上必修科目國文(107年後適用) 80分鐘
英文 高一必修科目英文、高二必修科目英文、高三上必修科目英文(107年後適用) 100分鐘
數學 高一必修科目數學、高二必修科目數學A(見備註)
社會 高一必修科目歷史、必修科目地理、必修科目公民與社會 110分鐘
高二必修科目歷史、必修科目地理、必修科目公民與社會
自然 必修科目基礎生物、必修科目基礎物理(一)、必修科目基礎化學(一)
必修科目基礎地球科學、必修科目基礎物理二A、必修科目基礎化學(二)
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 知性題一題、感性題一題 90分鐘
  • 102、103年學測英文聽力作為甄選入學審查參酌資料之一;104年起為學測指考必考科目之一。
  • 備註:
  1. 國文社會考科的歷史部分依95課綱的內容命題。(※國文社會考科的歷史部分於104學測起依101課綱命題。)
  2. 數學物理皆於高二開始分為A版與B版:A版課程為基礎單元課程內容;B版課程則包含基礎與進階單元課程內容。
  3. 99課綱的學測(102年施測)之自然考科範圍:基礎物理(一)全、基礎物理(二)A、基礎化學(一)全、基礎化學(二)全、基礎生物、基礎地球科學
  4. 「基礎生物」課本書商分成上下兩冊
  5. 「基礎地球科學」課本書商分成上下兩冊
  6. 備註第二點所列「基礎物理(二)A」為高二社會組用書,僅有一冊,學習時間為一個學期。自然組用書為「基礎物理(二)B」課本書商分成上下兩冊。
  7. 107學測起,原國文考科始拆分為「國文科(選擇題)」與「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並且增加測驗題數。兩科成績合併為國文科成績,計分方式為兩科測驗分數各占50%。

舊範圍(102年起停用)

考科 範圍 時間
國文 高一國文、高二國文 120分鐘
英文 高一英文、高二英文 100分鐘
數學 高一數學、高二數學 100分鐘
社會 高一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 110分鐘
高二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
自然 高一基礎生物、基礎物理、基礎化學、基礎地球科學(見備註) 110分鐘
高二生物物理化學地球與環境(見備註)
  • 備註:
  1. 99課綱的學測(102年施測)之自然考科範圍:基礎物理(一)全、基礎物理(二)A、基礎化學(一)全、基礎化學(二)全、基礎生物(1)、基礎地球科學
  2. 備註第一點所列「基礎生物(1)」課本書商簡稱為「基礎生物」並分成上下兩冊。
  3. 備註第一點所列「基礎地球科學」課本書商分成上下兩冊。
  4. 備註第一點所列「基礎物理(二)A」為高二社會組用書,僅有一冊,學習時間為一學期。自然組用書為「基礎物理(二)B」課本書商分成上下兩冊。

題型

考科 題型 備註
單選題 多選題(註1) 選填題

(註2)

非選擇題
國文(選擇題) 34題 8題
英文 字彙測驗15題、克漏字15題、文意選填10題、閱讀測驗16題 中翻英2題、英文作文1題
數學 共20題 (註2)
社會 72題
自然 68題 註3
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 2大題 註4
  • 備註:
  1. 多選題之各選項獨立計分,答錯須倒扣至該小題0分為止。其中自然科之多選題會提示各題應選幾項,而國文科數學科之多選題不會提示應選幾項。
  2. 「選擇式填充題(選填題)」為數學科的特殊考法。各填充題根據該題應填入之數字或符號數目給予相對應的格子數目,並且格子中只能選擇填入數字0~9或符號「-」及「±」,考生須於相對應之題號在答案卡上劃記。該題型之目的為方便讀卡閱卷。
  3. 自然考科試題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分為單選題、多選題、綜合題(單選、多選混合),試題內容以高一為主,難易度較第二部分簡單,該部分占40題,每題2分,滿分80分。第二部分為單選、多選混合題型,試題內容以高二為主,命題方向較生活化也較複雜,考生須具備多面向知識方可作答,該部分占28題,每題2分,滿分48分,超過48分者以48分計。
  4. 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為107學測起新增的考科。兩大題的寫作題目分別為知性題一題、感性題一題。

計分

學測為了不要讓考生為了0.1分的差距而計較,於是捨棄傳統以原始分數為直接成績標準的方式,而改用「級分制」,每科最高為15級分(即為滿級分)。若原始分數為0分者即為0級分,所以只要有分數則不會是0級分。因為共有五考科,所以學測總級分最高可達75級分,在五取四的制度實施後基本上滿分為60級分。

級分之換算先以該科前面1%考生(取整數小數無條件進位)的平均原始分數除以15(取至小數第二位,第三位四捨五入)作為各該科之級距,原始得分0分者為0級分,每增加一個級距,依次往上得1、2、3、......,最高為15級分,由此得出考生的成績落在那個區間即為該級分(缺考以0級分計)。

  • 例如某年到考考生為161,567人,而某考科總分為100分
  1. 取前1%的1616人(1615.67小數無條件進位)原始成績總和,假設為151,497分
  2. 將此分數平均(先不四捨五入)後再除以15得6.25(6.249小數第三位四捨五入),則6.25即為級距
  3. 原始分數0分者為0級分
  4. 0.01~6.25為1級分,6.26~12.50為2級分……依此類推,81.26~87.50為14級分
  5. 15級分是87.51~100(滿分)

歷屆級分換算表[2]

  • 因為表格有限,以下只列出歷年級距,級距乘以級分即為該級分最高分數上限。
  • 例如級距5.5,則12級分最高分為66分,加上0.01分則為13級分最低分數下限。
  • 88年度-92年度,級距至小數點後三位,其他年份皆為小數點後二位。
  • 87年度以前只分全均標全後標,各科總級分為10級分。83年度無資料。
  • 91年度起,增加底標,92年度以前總級分的分布無資料。
  • 各年度學測統計資料請參考

級距表

年度 科目 級距 頂標 前標 均標 後標 底標
109年度國文5.4713131198
英文6.351412964
數學6.671413954
社會8.8213121087
自然8.351311865
總級分 國文+英文+數學+社會5147393024
總級分 國文+英文+數學+自然5348382822
108年度國文5.6313131198
英文6.3814131054
數學6.671412954
社會8.1613121097
自然8.271311865
總級分 國文+英文+數學+社會5146373023
總級分 國文+英文+數學+自然5247372821
107年度國文5.2813121198
英文6.3414131064
數學6.651210643
社會8.8813121087
自然8.001210865
總級分6356453528
106年度國文5.8113121197
英文6.281311854
數學6.29119632
社會8.7514131197
自然8.281312965
總級分6255443427
105年度國文5.6313121097
英文6.341412964
數學6.481210743
社會8.5313121087
自然8.361311965
總級分6256453528
104年度國文5.90131311108
英文6.321412964
數學6.531210743
社會9.0614131197
自然8.331311965
總級分6357473628
103年度國文5.9313121197
英文6.3114121064
數學6.671311853
社會8.8114131198
自然8.391311965
總級分6559493728
102年度國文5.9013121197
英文6.3114131064
數學6.421210743
社會8.8614131197
自然8.161311965
總級分6357473627
101年度國文6.1514131197
英文6.3814121064
數學6.571311743
社會8.5514131198
自然8.211412965
總級分6559493728
100年度國文5.5913121198
英文6.3614131064
數學6.671311743
社會8.0913121087
自然8.371312976
總級分6458483728
99年度國文5.8513121197
英文6.201311854
數學6.32108532
社會8.4514131198
自然8.101311976
總級分6054453527
98年度國文5.94141311108
英文6.251311854
數學5.97119643
社會8.5614131198
自然7.911211976
總級分6055463729
97年度國文5.8413121198
英文6.3614131064
數學6.51119642
社會6.9213111087
自然8.021311975
總級分6054453527
96年度國文5.86131311108
英文6.251311854
數學6.27108643
社會7.3113121097
自然7.971311975
總級分5953453629
95年度國文5.6313121087
英文6.251311854
數學6.671210643
社會7.7713121087
自然8.001210875
總級分6053443427
94年度國文5.5213121087
英文6.131311854
數學6.41119642
社會7.8513121198
自然7.981312986
總級分5953453628
93年度國文5.3813121198
英文6.191211854
數學6.51119643
社會7.5813121198
自然8.1213121087
總級分5953453831
92年度國文5.31313121086
英文6.0581210743
數學6.463108521
社會7.90313131198
自然7.6991211976
91年度國文5.63113121087
英文6.0751311864
數學6.501119742
社會8.513141312108
自然7.8871211976
90年度國文5.6501312109
英文5.890121075
數學6.36611963
社會8.933131197
自然8.166121086
89年度國文5.4931312119
英文5.859121186
數學6.627121185
社會8.470121198
自然8.313121086
88年度國文5.5531312119
英文5.750121086
數學6.620121075
社會8.344121197
自然7.785111085
87年度國文9.20  65
英文9.85  54
數學10.00  42
社會14.60  65
自然13.40  54
86年度國文8.85  65
英文9.90  43
數學10.00  32
社會15.40  65
自然13.20  54
85年度國文8.85  76
英文9.65  53
數學10.00  43
社會14.80  65
自然13.00  54
84年度國文9.10  65
英文9.55  54
數學10.00  53
社會15.50  65
自然9.65  54

標準

各學科及總級分各訂有五項標準(計算均不含缺考生,總級分不含五科都缺考的考生),計算方式如下:

  • 頂標:成績位於第88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 前標:成績位於第75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 均標:成績位於第50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 後標:成績位於第25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 底標:成績位於第12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延續上面例子(到考考生為161,567人):

  1. 成績由低至高排序,取第142,179名考生的成績為頂標(161,567 × 88% = 142,178.96,取整數,小數無條件進位)
  2. 成績由低至高排序,第121,176名考生的成績為前標
  3. 成績由低至高排序,第80,784名考生成績為均標
  4. 成績由低至高排序,第40,392名考生成績為後標
  5. 成績由低至高排序,第19,389名考生成績為底標

成績使用之主要招生管道

  • 大學甄選入學:分為「繁星推薦」及「個人申請」兩管道,原本規定學測其中一科成績不得為0級分,108年起取消此限制,通常考生在選填志願時,會先做落點分析,判斷成績對於自己的理想校系是否有利。
    • 檢定:校系訂定的標準,通過此標準的考生才能取得下一階段評比的資格。
    • 採計(選用):列入計分的考科,作為錄取與否的依據。
  • 考試分發
    • 校系擇1~5科成績,或選用總級分作為檢定標準,108年起最多只能採取四科總級分。

除此之外,尚有中華民國離島及原住民學生保送甄試、科技校院日間部四年制申請入學(四技申請入學)中央警察大學單獨招生、軍校申請入學等使用。

五選四制度

108學年度起學測必考五科改為選考,大學端最多參採四科,旨在鼓勵學生多元學習。

參看

註解

  1. 大考中心簡介英文版 存檔,存档日期2015-09-23.
  2. . [2015-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07).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