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泽乡起义

大澤鄉起義,簡稱大澤起義,又稱陳勝吳廣起義陳勝吳廣起事陈胜吴广之乱,是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發動的反秦起事,亦是秦末民变的一部分。起义沉重打擊了秦朝政權,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记录的大規模的平民起義。

經過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人民(贫民)屯戍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陈胜吴广為屯長(小軍官),隨著秦朝的兩個「尉」,率九百多名戍卒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蕲,音「旗」)大泽乡(今安徽宿州东南刘村集)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

陳勝、吳廣說根据法律軍人召集,誤期者斩,一樣是死,不如造反。當時秦人同情無辜被賜死秦始皇長子扶蘇,楚國人同情陣亡的楚國名將項燕,所以常有扶蘇、項燕未死的傳聞,陳勝提議要利用扶蘇、項燕的名義起兵造反,所以兩人去占卜,占卜師暗示他們要利用鬼神之說,於是他們在布帛上寫下「陳勝王」三個字,塞到漁夫網捕的魚之腹中,戍卒買了魚來煮食,看到布帛,心中充滿疑惑。吳廣又跑到樹林間的小廟,假裝狐狸嗥叫:“大楚興,陳勝王。”當時戍卒都迷信鬼神,於是疑心陳勝將要成為君王。

吳廣向來愛護戍卒,戍卒大多願意聽他差遣,一天,有一個秦尉喝醉了,吳廣故意多次跟這位秦尉說要逃跑,來激怒秦尉,秦尉果然中計,鞭笞吳廣,並拔劍威嚇吳廣,吳廣跳起來,奪劍殺了秦尉。陳勝也衝過來,又殺了另一個秦尉,並召集九百多名戍卒說:“你各位遇上大雨,都已誤期,會被依法斬殺。就算不被斬殺,在邊疆當兵,死掉的機率也是六成、七成,一樣是死,還不如成名!王侯將相難道有天生的血統麼?”大家都願意聽令。陳勝、吳廣就築臺誓師,用兩個秦尉的首級祭旗,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自立为都尉,還假託扶蘇項燕名號,勸募士卒,连克大泽乡和蕲县,并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各地纷纷响应。

陳勝後來稱楚王,派大將周章率起義軍主力進攻關中,因孤軍深入,遇秦兵章邯反撲,周章陣亡。而吳廣則以假王(代理國王)的身分,率兵圍攻滎陽,久攻不下,當時其部將田臧刺殺了吳廣,奪得兵權,要與秦兵決鬥。陳勝礙於形勢,封田臧為令尹上將軍,全權抵擋秦國猛將章邯,田臧留下李歸於滎陽繼續對峙,自率兵到敖倉與秦兵決戰,陣亡。章邯攻破李歸,又攻擊陳勝的部下鄧說伍逢蔡賜等部隊,伍逢、蔡賜陣亡。鄧說棄城而走,被陳勝就地正法。章邯又繼續追擊陳勝,陳勝逃至下城父(今安徽渦陽東南),被車夫莊賈刺殺,大泽乡起义結束,僅六個月。

考証

出土文物《睡虎地秦簡》中提到,「御中發征,乏弗行,貲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誶。六日到旬,貲一盾。過旬,貲一甲。其得殹(也),及詣水雨,除。」即:如果耽擱一次徭役者,處罰賠償兩副鎧甲。遲到3至5日,口頭警告;遲到6至10日,罰賠償一面盾牌;遲到10日以上,罰賠償一副鎧甲

依照秦朝法律,服徭役者遲到的懲罰,只不過是處罰購買一些兵器來賠償公家而已,從頭到尾也沒有提到處死。如果是因為大雨,還可以免罰。

因此可推測或是陳勝、吳廣的造反早有預謀、欺騙士兵以遂行兵變,或是秦朝法律沒有得到足夠落實。

相关名言

揭竿而起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引漢·賈誼《過秦論》:「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后形成成语“揭竿而起”,指平民武装暴动。
鴻鵠之志
《史記·陳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比喻目光短淺毫無大志的人無法了解有遠大抱負的人。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語出《史記·陳涉世家》,意為「王侯將相難道有天生的血統麼?」主張權勢與高貴並非天生,更不是貴族的專利,平民同樣可以通過打拚力爭上游,並以此理念招攬起義隊伍。

参考資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