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羊镇

大羊镇,古称阳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3]该镇位于东平县东北部[1],总面积82.9平方公里,人口3.45万人,被视为东平县的北大门[2]

大羊镇
大羊镇人民政府
汉语拼音Dàyáng Zhèn
旧称阳州、戴杨、尚庄区、大羊公社、大羊乡
地名出处“戴杨庄”之讹变

大羊镇在东平县的位置
概览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上级行政区东平县
行政区类型行政建制镇
行政区划代码37 09 23 110
村级区划单位数37
- 社区0
- 行政村37
政府驻地大羊村(自然村)
东南村(行政村)[1]
毗邻东:肥城市王庄镇
西:梯门镇
南:东平街道
北:平阴县孝直镇
东南:接山镇
地理、人口、经济
坐标36°03′03″N 116°28′37″E
总面积82.9平方千米[2]
总人口(2016年)34500[2]
人口密度416人/km2
其他
邮政编码271503
电话区号+86 (0)538
时区UTC+8北京时间

历史沿革

史前至清代

丁坞遗址出土的蛋壳灰陶高柄觚,藏于东平博物馆

大羊镇是目前已知的东平县境内最早有人类活动的乡镇。根据考古研究,在新石器时代,今大羊镇丁坞村西北就已经有人类聚落出现,该聚落遗址跨过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两个文化时期,并出土过玉斧、等器物[1] 。春秋时期,大羊境内有聚落阳州邱。秦代,有阳州宿,属济北郡[4][1]。汉、魏、晋时今大羊镇辖区属于东平国东平郡下辖的富城县[5],隋、唐时属济北郡、济州。宋、金、元时期分别属京东西路郓州山东西路东平府中书省东平路,明清时期属东平州。明代,戴、杨两姓定居于此建立戴杨庄,后称为“大羊”[6]。清代,今大羊镇辖境在当时分属北乡义路正保、义和保、义德保和东乡慈仁保等四个[7][1]

民国时期

大羊惨案纪念碑背面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废除保甲制,今大羊镇属于东平县三区。1938年7月,中国共产党进入东平三区,并建立数个党支部。1939年5月,中共三区区委成立[6]。5月22日至23日,一支日本军队途径大羊村,随后以搜查八路军为名进村,进行抢掠和屠杀,造成十余名村民死伤,是为大羊惨案[8]。1939年九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三区区公所在尚庄小学成立。1940年,三区区队成立。至1944年,今大羊镇南部地区为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根据地,包括今大羊村在内的北部则为中国共产党游击区[9]。1947年12月的国共内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军队曾在丁坞村与国民党军队交战,是为丁坞战斗[10]

1949年后

1949年至1953年,原属东平管辖的罗圈崖,刁鹅岭等村划归平阴县[11]。1953年8月,今大羊镇属于东平五区,此时东平五区下辖13个乡、58个村,包括今天大羊镇大部分、接山镇西北部和东平街道北部等,区公所位于尚庄。此时东平五区下辖的乡镇有[12]

董庄乡、井苍乡、尚庄乡、清水坦乡、裴洼乡、响场乡、大羊乡、南八村乡、三旺乡、丁坞乡、遂城乡、河东乡、中套乡

1955年11月,东平五区改称尚庄区,同时合并乡镇,此时尚庄区下辖12个乡[12]。1956年,进一步合并乡镇,尚庄区下辖丁坞、尚庄、响场、辛庄、大羊、遂城、井仓七个乡,1958年2月再度合并乡镇,尚庄区辖尚庄乡、大羊乡、三旺乡三个乡。1958年10月,撤销乡建制,改建人民公社,原尚庄区改为大羊人民公社,行政驻地迁往大羊。1959年10月,东平县撤销,大羊公社改属平阴县。1962年,东平县建制恢复,大羊公社再属东平县[13]。1984年4月,大羊公社撤销,改设大羊区,下辖丁坞、大羊、裴洼、尚庄四个乡[14]。1985年12月15日,撤区并乡,丁坞、裴洼、尚庄三个乡并入大羊乡[6],原尚庄乡南部八个村划归东平镇,朝阳庄划归张河桥乡,此时大羊乡下辖42个行政村,人口42531人[15]。2010年3月,为了建设东平县工业园区,大羊镇的尚庄、东海子、前海子、龙山屯、曹村五个村庄划归东平镇[16]。2010年6月,大羊乡撤銷,改爲大羊鎮至今[17]

地理环境

大羊镇位于东平县东北部,东平县城以北,其西与梯门镇接壤,南邻东平街道,北接平阴县孝直镇,东接接山镇和肥城市王庄镇。大羊镇南北长11千米,东西长15.2公里,总面积82.9平方千米[1],其驻地大羊东南村位于大羊镇北部,距离东平县城12公里。[2]

大羊镇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平原分布于中部、北部和东部,东南部和西北部则为山区、丘陵地带。[2]

行政区划

丁坞村村口的村名碑

大羊镇下辖以下地区:[18]

西南村、西北村、东南村、东北村、前杨村、后杨村、魏楼村、东王村、前郑庄村、后郑庄村、丁坞村、冯大羊村、李大羊村、东三旺村、西三旺村、西王村、北侯村、马楼村、杜村、张村、南留屯村、展庄村、郭山村、马寨村、前魏雪村、后魏雪村、裴洼村、清水坦村、土安村、辛庄村、许村、泉沟村、苑庄村、响场村、毕庄村、李庄村和王庄村

经济

2016年,大羊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45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17元。[2]

人口

2010年11月1日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大羊镇共有人口32266人。共有家庭9204户,平均每户3.48人。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共4523人,占总人口14.01%;15-64岁人口共23757人,占总人口73.62%;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共3986人,占总人口的12.35%。男性共计16176人,占总人口50.13%;女性共计16090,占总人口49.86%。本地居住的人口中,拥有本地户籍的人口为31678人,占98.17%。[19]

基础设施

济菏高速公路105国道、250省道经过大羊镇。[2]

文物古迹

丁坞村黑龙观

大羊镇境内的有杜三策墓丁坞遗址等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杜三策墓为出身于三旺的明代御史杜三策的墓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丁坞遗址位于丁坞村西北,是东平县重要的古文化遗址,也是东平县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1]

参考资料

引用

  1. 东平县史志办公室. . . [2019-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8).
  2. 东平县史志办公室. . . [2019-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8).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0.
  4. 东平县民政局 2005,第77页
  5. 东平县民政局 2005,第78-79页
  6. 东平县史志办公室. . . [2019-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8).
  7. 东平县民政局 2005,第84-88页
  8. 东平县史志办公室. . . [2019-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2).
  9. 东平县民政局 2005,第91页
  10. 高娜. . www.dzwww.com. [2018-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4).
  11. 东平县民政局 2005,第61页
  12. 东平县民政局 2005,第63页
  13. 东平县民政局 2005,第66页
  14. 东平县民政局 2005,第96页
  15. 东平县民政局 2005,第68-69页
  16. 东平县史志办公室. . . [2019-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8).
  17. . www.dongping.gov.cn. 2017-06-17 [2018-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1).
  1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0.
  19. 中国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中国国家统计局人口就业统计司等. . 统计年鉴分享平台: 表15 山东省乡、镇、街道人口. 2010 [2018-07-19]. (原始内容 (收费)存档于2018-07-19).

来源书目

  • (简体中文)中共东平县委党史办公室、东平县史志办公室. . 中华文化出版社. 2015年. ISBN 978-988-98533-5-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 (简体中文)中共东平县委党史办公室. . 中国出版社. 2005.
  • (简体中文)东平县史志办公室. . 黄河出版社.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 (简体中文)东平县史志办公室编. . 年鉴社. 20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6).
  • (简体中文)东平县委党史办公室. . [2019-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1).
  • (简体中文)东平县民政局. (内部资料). 山东地质印刷厂. 2005 (2005-12). 山东省内部资料准印证 2005-001234.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大羊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