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鳳冠雉

大鳳冠雉
保护状况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鸡形目 Galliformes
科: 凤冠雉科 Cracidae
属: 凤冠雉属 Crax
种: 大鳳冠雉 C. rubra
二名法
Crax rubra
Linnaeus,1758
亞種
  • Crax rubra rubra
  • Crax rubra griscomi
異名
  • Crax chapmani
  • Crax globicera
  • Crax hecki
  • Crax panamensis

大鳳冠雉Crax rubra)是一種大型的鳳冠雉科[2][3]

特徵

赤色形態。
黑色形態。

大鳳冠雉主要是黑色的,上有黃色,冠上的羽毛彎曲。牠們長78-92厘米,重達4.8公斤[2]雌性大鳳冠雉有三個形態:斑紋形態的頸部、展翼、翼及尾巴都有斑紋;赤色形態的整體都呈赤褐色,尾巴有斑紋;黑色形態的頸部、展翼、翼及尾巴都是黑色的,翼上有些斑紋。在大部份地區只會有一或兩個形態出沒,也有些是介乎於這些形態之間的。

大鳳冠雉是一夫一妻制的,主要分佈在由墨西哥東部經中美洲、至哥倫比亞西部及厄瓜多爾西北部的雨林。牠們主要吃果實無花果節肢動物

演化歷史

大鳳冠雉是鳳冠雉屬中分佈最北的物種。牠們的分支自900萬年前中新世晚期就已經居住在南美洲北部。當600萬年前位於哥倫比亞安地斯山脈向上昇時,大鳳冠雉的祖先就與東南部的群落分隔。後者演化成為藍嘴鳳冠雉。大鳳冠雉的祖先於上新世更新世南北美洲生物大遷徙,沿太平洋海岸的安地斯山脈向中美洲擴散。[4]

生態

由於失去棲息地及過份獵殺,大鳳冠雉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近危[1],而國際鳥盟亦建議將牠們升級為易危[5]哥斯達黎加瓜地馬拉哥倫比亞洪都拉斯,牠們亦被列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三中。在科茲莫較細小的亞種C. r. griscomi,現存只妻數百隻。牠們的數量自1980年代逐步上升,或在低位浮動。牠們亦受到颶風的威脅。[2][5]

大鳳冠雉與藍嘴鳳冠雉黑鳳冠雉都有混種。[2]

參考

  1. BirdLife International. .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8. [25 December 2008].
  2. del Hoyo, Josep. . del Hoyo, Josep; Elliott, Andrew & Sargatal, Jordi (editors) (编). . Barcelona: Lynx Edicions. 1994: Pp. 359, Plate 33. ISBN 84-87334-15-6.
  3. Restall, Rodner & Lentino. . London: Christopher Helm. 2006. ISBN 0-7136-7243-9 (vol. 1). ISBN 0-7136-7242-0 (vol. 2).
  4. Pereira, Sérgio Luiz & Baker, Allan J. . Auk. 2004, 121 (3): 682–694 [2009-04-26]. doi:10.1642/0004-8038(2004)121[0682:VSOCAC]2.0.CO;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13).
  5. BirdLife International. . 2008 [2009-01-17].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