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号
奧林匹克號(英語:)隸屬於白星航運公司。是白星公司奧林匹克級郵輪中的1號艦,也是鐵達尼號和不列顛號的姐妹艦,更是人類航海技術的代表作, 1908年12月16日在哈蘭·沃爾夫船廠開工。全船共有16個新式電動水密艙,宣稱即使4個艙室進水仍不會沉沒。全船29台鍋爐總共可輸出50,000匹馬力,平均航速達到21節,最大航速可達23節,以其體型來說,絕對是當時的高速郵輪。 1910年10月20日上午11點,在皮爾里勋爵、愛爾蘭總督、和兩岸群眾的歡呼聲中,巨輪船體緩緩滑下船台。奧林匹克號是當時最大也最豪華的客運輪船。
奥林匹克号 | |
---|---|
奧林匹克號,1911年6月21日攝於紐約港 | |
國籍 | 英国 |
船東 | 白星航运公司 () |
建造廠 | 哈兰德与沃尔夫造船厂 (),贝尔法斯特,北爱尔兰 |
安放龍骨 | 1908年12月16日 |
下水 | 1910年10月20日 |
服役 | 1911年6月14日 |
結局 | 1935年除役,1937年解體 |
母港 | 英格兰利物浦 |
排水量 | 52,067 英吨 |
艦長 | 269.1米(882英尺9英寸) |
艦寬 | 28.19米(92英尺6英寸) |
吃水 | 10.54米(34英尺7英寸) |
動力 | 24台雙端及5台單端鍋爐。兩台往復式四缸三脹蒸汽機及一台低壓蒸汽輪機(不可反轉)。 |
速度 | 當產生15,000匹馬力於蒸汽機與產生16,000匹馬力於蒸汽輪機時,船身外部雙3葉螺旋槳及單4葉螺旋槳各別以每分鐘75轉(3葉)與每分鐘165轉(4葉)一共總輸出約為50,000匹馬力,即為服務船速 : 21 節。 當產生17,000匹馬力於蒸汽機與產生18,000匹馬力於蒸汽輪機時,船身外部雙3葉螺旋槳及單4葉螺旋槳各別以每分鐘83轉(3葉)與每分鐘173轉(4葉)一共總輸出約為59,000匹馬力,即為極限船速 : 24 節。 |
船員 | 993人 |
诞生
1907年,庫納德郵輪公司推出两艘新型快速邮轮卢西塔尼亚号和毛里塔尼亚号。为了与老对手竞争,同时因为1901年被IMM国际海运公司收购,拥有强大的后盾。白星公司主席布鲁斯·伊斯梅(J. Bruce Ismay)决定制造一级更豪华更巨大的超级邮轮,也就是奥林匹克级邮轮。本舰作为该级首舰,于1908年12月16日在哈兰·沃尔夫船厂开工。1910年10月20日下水完成。
经历
奥林匹克号命运曲折,下水时间不长就发生事故;同时又是世界上唯一一艘击毀潜艇的邮轮;最终被拆毁,船上的部分装备至今仍能找到。
撞击
奧林匹克號下水後第二年(1911年)的9月20日,在它駛出朴茨茅斯港口後不久,奧林匹克號與英國皇家海軍霍克號巡洋艦(HMS.Hawke)在懷特島海域相遇,兩船像有磁石吸引一般緊緊靠在一起,奧林匹克號來不及轉舵。與軍艦相撞,奧林匹克號只有艦尾輕微受損,但霍克號幾乎半毀。英國皇家海軍軍事法庭判定責任在奧林匹克號一方。事後人們才明白,這其實是兩船航行過程中伯努利效應產生的結果或是奧林匹克號轉舵性能不佳而閃避不及。
鐵達尼號船難
1912年4月14日,鐵達尼號撞上冰山後沉沒,奧林匹克號在從紐約返航的途中收到了姐妹艦鐵達尼號的求救信號。此時奧林匹克號距離事發地點有500海哩,船長下令全速開往救援。在距離事發地點還剩100海浬時,收到了來自庫納德郵輪卡柏菲亞號的消息,消息稱已無必要繼續前往救援,因為“全部救生艇上約675人已經救上船,鐵達尼號已經於2點20分左右沉沒”。奧林匹克號提出運送倖存者,但被卡帕菲亞號拒絕,原因是擔心倖存者們看到一艘與鐵達尼號一模一樣的船來請他們上船的話會引發恐慌。奧林匹克號隨後恢復了正常航線,於4月21日抵達南安普敦。
整修
1912年10月,白星公司召回了奧林匹克號,送回原先建造它的貝爾法斯特進行整修。吸取了鐵達尼號沉沒的教訓,救生艇從20艘增加至64艘,並增加了配套的吊臂來進行操作。鍋爐室和引擎室增設了內部防水層,五個防水隔牆升高至B層甲板,並在發電機室內新增加了一個防水隔牆,防水隔牆總數增加至17個。由於這些整修,奧林匹克號的排水量增至46,359噸,超過了鐵達尼號。 1913年奧林匹克號重新恢復商業航行,成為當時世界最大的遠洋郵輪。在廣告中,整修後的奧林匹克號被稱為“新”奧林匹克號,以宣傳其改進的安全性。
击毀U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奧林匹克號受皇家海軍徵用為運兵船並裝備了一些火砲,並將外觀塗成反潛迷彩。 1918年5月12日拂曉,執行完任務的奧林匹克號在返回南安普頓的途中發現了德國潛艇U-103號。由於迷彩塗裝起了迷惑作用,U艦沒有辦法發動有效攻擊。在奧林匹克號發射的幾發砲彈沒有命中目標後,船長拜爾特拉姆·F·黑斯(Bertram Fox Hayes)下令撞向U艦。 800噸的潛艇很快被4萬多噸的郵輪劈成了兩半,不過因為撞擊,1號水密艙有些微進水。亦因為奧林匹克號在戰爭中的表現優秀,當時社會及傳媒給予它一個和自身船名發音相似的小名:The Old Reliable(意即「可靠的老朋友」)。
1920年代的運營
奧林匹克號在1920年6月重新載客營運。然而,兩艘姊妹艦(鐵達尼號與不列顛號)相繼沈沒後,沒有船隻來與之搭配營運南安普敦-紐約航線。不過到了1922年,基於凡爾賽條約,白星航運接收了來自德國的荷馬號(RMS Homeric)、至尊號(RMS Majestic),讓此問題獲得解決。由於美國訂立了移民配額制度,限制了移民乘客數,白星航運在1927年改建了奧林匹克號的三等艙,以投入觀光客市場。
归宿
1930年代,白星航運财务出现危机,不得已於1934年与老对手庫納德郵輪合并。新公司决定将老舊的奥林匹克号解體,如今这艘昔日郵輪上的樓梯、家俱等还可以在英国的白天鹅旅馆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