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璞

宗璞1928年7月26日),原名馮鍾璞,女,祖籍河南,生於北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当代女作家。哲學家馮友蘭之女。[1]

宗璞
出生冯锺璞
(1928-07-26) 1928年7月26日
 中華民國北平市
職業小说家
語言中文
國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母校南开大学
清华大学
創作時期1948年至今
體裁小说、散文
代表作《南渡记》
《东藏记》
獎項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2001年 《南渡记》和《东藏记》
配偶蔡仲德
父母父亲冯友兰
兒女1

宗璞是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者,获奖作品为《野葫芦引》前两部(《南渡记》、《东藏记》)。所著《宗璞文集》四卷。

生平

抗战爆发时,她随父赴昆明,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1945年回北京。1946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1948年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同年在《大公报》发表处女作《A.K.C》。

1951年毕业分配在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宗教事务委员会工作。1951年末调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研究部。1956年至1958年在《文艺报》任外国文学的编辑。1957年出版童话集《寻月集》,发表短篇小说《红豆》(《人民文学》1957年7期)引起文坛注目,在反右斗争中遭到批判。1959年下放河北省农村。

1960年调入《世界文学》编辑部。主要撰写散文和小说。“文革”中被迫中断创作。1978年重新发表作品。后调人北京外国文学研究所。主要作品有《宗璞散文小说选》,散文集《丁香结》,长篇小说《南渡记》,翻译《缪塞诗选》(合译)、《拉帕其尼的女儿》等。所作《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80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散文集《丁香结》获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她的作品多写知识阶层,文字优雅,富于学养,含蓄蕴藉。“文革”后的创作追求现代主义技巧的探索,注重心理描写,具有超现实的荒诞和象征,比如《我是谁》、《蜗居》、《泥沼中的头颅》等,受到批评界的注意。

家庭

宗璞的丈夫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蔡仲德,兩人的女兒是IT界名人冯珏。

主要作品

  • 《弦上的梦》(1978年12月《人民文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 《三生石》(1981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 《宗璞小说散文选》(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
  • 《丁香结》(1986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 《野葫蘆引》(《南渡記》《東藏記》《西征記》《北歸記》)
  • 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参考文献

  1. . 新华网. 2013-12-09 [2013-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8).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