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派政府

少數派政府少數內閣英語:),是執政黨或聯盟的各方在議會沒有過半數議席時形成的內閣,又稱朝小野大。一般來說,少數派政府不及多數派政府穩定,因為反對黨可以用不信任動議導致內閣總辭下台。此外少數派政府通常傾向將責任推給反對黨,以迴避責任。然而,由於少數派政府往往處於弱勢,因此需要在不同黨派之間尋求妥協,以確保通過法案。

懸峙國會

少數派政府是懸峙國會其中一個結果。在議會制度的國家,大選後沒有黨派取得絕對多數議席的情況出現,被稱為懸峙國會。

懸峙國會在西敏制的國家,比在比例代表制國家出現的機會低。在大部分西敏制國家,每個選區以簡單多數制選出1名議員,有利兩大政黨囊括大部分議席,不利較小政黨,故懸峙國會出現的機會較低。例如英國的工黨在2005年英国大选全國僅取得35%票數,但取得的議席百分比為55%,仍可以繼續單獨執政。

當懸峙國會出現,取得最多票數的政黨可能在某些小黨派的支持下成立少數派政府;或不同政黨聯合起來組成聯合政府,若聯盟的總議席也不能取得絕對多數,亦形成少數派政府。少數派政府在議會沒有絕對多數票通過法案,只能夠因應不同的議題,在議會中尋求不同派別的支持。這使少數派政府在預算和法案上遇到不少困難。

英國作為傳統的西敏制兩黨制國家,過去甚少出現聯合政府,自20世紀後多次出現少數政府,例如工黨在1920年代兩次短暫執政的時期皆是少數派政府,並獲自由黨在閣外支持。1974年2月的舉行的英國大選后,工黨亦獲自由黨支持,組建少數政府,直至同年10月,工黨勝出大選,再次組建多數黨政府。

2010年英國大選,執政工黨和在野保守黨均未能取得過英國下議院過半數議席,出現36年以來首次的懸峙國會,各黨派在大選後商討籌組聯合政府。最終保守黨和下議院第三大黨自由民主黨組建聯合政府。

2017年英國大選,保守黨選舉失利,失去下議院的多數,最終與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達成協議,組建少數派政府。[1]

由於不信任動議足以拖垮少數派政府,少數派政府的任期一般較短;例如在加拿大,因為加拿大自由黨不會與左派加拿大新民主黨及主張魁北克獨立魁北克集團組建聯合政府,因此過去經常出現少數派聯邦政府,包括1957-1958年、1962-1968年、1972-1974年、1979-1980年、2004-2011年出現少數派聯合政府,少數派聯邦政府壽命平均只有18個月,而史蒂芬·哈珀領導兩年半的少數派聯邦政府則實屬例外(若計算兩屆任期,少數派聯合政府則長達五年三個月)。而少數派政府的領袖也會被迫較頻繁地提早大選,其中一個原因是希望在選舉取得過半議席以繼續執政。

澳大利亞2010年澳大利亞聯邦大選後,澳大利亞工黨選舉失利,失去下議院的多數,形成懸峙國會,最終獲澳大利亞綠黨及數名獨立議員支持,組建少數派聯合政府。

少數派聯合政府

在歐洲不少實行比例代表制的議會制國家,如丹麥挪威瑞典,少數派聯合政府是常態,執政聯盟組建少數派聯合政府,在議會內籍獲立場相近的小黨支持及信任投票執政,並在閣外與反對黨及其他政黨合作。

新西蘭在1996年改為聯立制後,兩大政黨新西蘭工黨新西蘭國家黨均難以單獨取得過半數議席,需要組建聯合政府。其中工黨在1999-2008年及2017年至今與綠黨及第一黨組成少數派聯合政府,國家黨則在2008-2017年獲小黨支持組成少數派聯合政府。

總統制下的少數派政府

在實行總統制的國家中,總統領導的政府屬於執政黨(例如第18屆秘魯國會中祕魯人變革只佔國會130席中的15席,但仍有執政黨的地位),但秘魯國會由反對黨控制,意味總統施政時必須與國會協商、甚至屈服於國會方能執行政策,例如執政黨同意通過經反對黨協商的預算案,但一般須增加公共开支。

美國,因有中期選舉的關係,過去在大部分時間中,總統及國會分別由不同政黨掌控,總統推行政策困難,但仍保持相當大的行政權,並享有否決權否決國會通過的議案(除非參眾兩院以三分之二多數去推翻總統的否決權),確保政府可以繼續推行政策。這種情況又稱為「朝小野大」。

半總統制國家,由總統和國會共同分享權力,一旦未能達成共識,例如在羅馬尼亞,國會可以彈劾總統迫使其下台,一旦總統的政黨在國會並非多數,國會由總理反對黨主導,並與總統關係緊張並兩度通過彈劾總統,但彈劾總統的決議案只要在公民投票無法通過,總統才得以保住職權;而在法國,由於總統擁有解散國會的權力,故可反制衡國會權力,因而曾經出現三次左右共治的局面。

中華民國陳水扁總統任期(2000-2008)內曾經產生少數派政府的局面。在馬英九總統任期(2008-2016)內的2016年2月1日至5月20日曾經短暫出現產生少數派政府的局面,直至政權交替為止。

韓國,1987年民主化後,因為總統和國會選舉任期不同,曾多次出現少數派政府,包括1988-1990年的盧泰愚政府,1996-1998年的金泳三政府,1998-2003年的金大中政府,2003-2004年的盧武鉉政府,2016-2017年的朴槿惠政府以及2017-2020年的文在寅政府。

參見

参考资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