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云观
简介
岫云观在明朝嘉靖十八年(1539年)创建,起初是明朝嘉靖年间的皇帝行宫,也是明朝京南地区唯一一座行宫。明朝衰落后,改为佛寺,名为“恩惠寺”。1900年,恩惠寺被从北京开往保定的八国联军烧毁。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太监李乐宾筹款重建,同年开光,定名为“岫云观”。因为该观由太监居住,故又俗称“老公庙”。[1]
1951年左右,为在此开办师范培训班,将该观建筑加以改建。后来,该观改设为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中学。由于用作学校,泥塑神像被拆除,建筑遭到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以后,琉璃河中学加强了对古建筑的保护,未再有大破坏。如今原有建筑仅存一座皋殿、一座大殿(原第五进殿)、一座耳房。截至2004年,前殿仍是琉璃河中学的教室。[1][2]
2004年北京市人民政府为群众办的56件实事中,列入了岫云观修缮工程。2004年6月8日,这次修缮工程开工,投资95万元人民币,由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设计,按照“修旧如旧”原则修复。修缮工程预计11月30日完工。修缮工程补配了两座殿的屋顶部件,恢复了皋殿室内的方砖地面与室外的青白石台阶,恢复了第五进殿的传统式样楼梯。[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