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茶
巧茶(学名:)为卫矛科巧茶属的植物,又名阿比西尼亞茶(Abyssinian tea)、埃塞俄比亞茶(Ethiopian tea)、索馬里茶(Somali tea)、阿拉伯茶(Arabian tea)[1][2]、也門茶、布希曼茶(Bushman's tea)、迷拉(miraa)、東非罌粟[3],或音譯作卡塔葉、卡特草(khat/qat)或恰特草(chat)[2],分布在热带非洲、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广西等地。東非常青灌木,葉含興奮物質卡西酮[3],可嚼碎食用,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巧茶 | |
---|---|
保护状况 | |
科学分类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蔷薇类植物 Rosids |
目: | 卫矛目 Celastrales |
科: | 衛矛科 Celastraceae |
属: | 巧茶属 Catha |
种: | 巧茶 C. edulis |
二名法 | |
Catha edulis (Vahl) Forssk. ex Endl. | |
食用特性
恰特草的原產地為埃塞俄比亞,早在13世紀當地人已經咀嚼恰特草的嫩芽和葉子來抵抗飢餓和疲勞,後來嚼恰特草的習慣傳到許多非洲和中東國家。不少學生和司機嚼食恰特草來提神醒腦,而農民和勞動者則嚼食恰特草來減輕疲勞。效果和5毫克的安非他命差不多,尤其是5片葉的卡塔更是好的品種。[4]傳統上恰特草是一種社交用的藥物,現今也門人仍然把家中最好的房間闢為恰特草室,在那兒和親朋好友社交聚會。咀嚼恰特草使人感到思維清晰、精力充沛,覺得世界上沒有辦不到的事情。藥力退卻之後,咀嚼者多感沮喪,邏輯混亂,什麼也不想做。專家指出,長期咀嚼恰特草,可能造成厭食,甚至引發心血管疾病。世界衛生組織安娜穆瓦西說:「有高血壓的人,該停止用恰特草。」[4]
化學特性
與一般山茶科的茶葉不同的是,巧茶屬植物屬於衛矛科,而恰特草的含興奮劑卡西酮(),咀嚼恰特草會上癮。
此外,卡西酮結構不太穩定,易分解成去甲偽麻黃鹼()和苯丙醇胺(norephedrine),其結構類似於安非他命和腎上腺素。因此,很多國家都將之列作興奮劑或管制藥物,嚴禁旅客攜帶阿拉伯茶入境[2]。
在中國大陸,巧茶的有效成分卡西酮屬於國家一類精神藥品,也即該國刑法第357條所定義的“毒品”。在台灣,恰特草列管為二級毒品。[5]
恰特草雖然有提振精神的作用,但長期嚼食會使人厭食,導致營養不良,降低人體免疫力,從而容易感染各種疾病。由於恰特草的價格非常高,埃塞俄比亞很多農民放棄種植糧食,改種恰特草。種過恰特草的土地種其他東西收成都很差,只能繼續種恰特草。
化學結構
- 卡西酮3D結構
- 卡西酮
- 去甲偽麻黃鹼3D結構
- 去甲偽麻黃鹼
- 去甲麻黃鹼
- 苯丙胺(安非他命)3D結構
- 苯丙胺(安非他命)
- 腎上腺素3D結構
- 腎上腺素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 KHAT PACKS
- LemonGAT Shake
- 中國高等植物信息門戶網站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929124339/http://spt.kib.ac.cn/html/Botany/FullBotany.php?BotanyID=6986
- 李漢平:《嚼恰特草,上癮 專家指出:長期嚼食,有損健康》 http://www.snweb.com/gb/gnd/2003/0826/x0826003.htm 2003年8月26日
- Gatter, Peer (2012): Politics of Qat - The Role of a Drug in Ruling Yemen. Ludwig Reichert Verlag, Wiesbaden, 862 pages. ISBN 978-3-89500-910-5. Link to the table of contents and to selected chapters.
- Hilton-Taylor. .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1998. [12 May 2006].
- "Somali Islamists are gone – so "khat" is back!", Reuters, 2 January 2007
- Dale Pendell, Pharmakodynamis: Stimulating Plants, Potions and Herbcraft: Excitantia and Empathogenica, San Francisco: Mercury House,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