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瑞特

巴拉瑞特Ballarat),早期中文亦稱“孖辣”,位於澳大利亚維多利亞州中部高地,是距離墨爾本西北方105(65英里)的一座內陸觀光城市,人口105,471(2018年)[1],以特有的採礦史和歷史遺產聞名於世。亞羅威河流經此城市。

巴拉瑞特
維多利亞州
巴拉瑞特的市區街景
巴拉瑞特
在維多利亞州的位置
坐標37°33′0″S 143°51′0″E
人口105,471[1]第17位
密度306.96/平方公里 (795.02/平方英里)
建立1838年
郵編3350
海拔441米(1,447英尺)(AHD
面積343.6 km2(132.7 sq mi)[2](2011年普查,市區)
時區AESTUTC+10
夏令時AEDTUTC+11
位置105千米(65英里)
地方政府区域巴拉瑞特
州選區巴拉瑞特東、巴拉瑞特西
聯邦選區巴拉臘特

歷史

史前

白人到來之前,這地區已經有土著居住。第一批到來視察的歐洲人,於1837年從吉朗出發,是一行6人大多由蘇格蘭人組成的團隊。其隊長為薩默維爾·里爾蒙斯(),志在尋找相對被乾旱影響較少的土地,供其羊隻放牧。團隊中的其中3人,托馬斯·利文斯通·里爾蒙斯()、威廉·克羅斯·尤爾()和亨利·安德森()最後留下來,該處成了日後的巴拉瑞特。

1850年代:淘金熱

第一個在巴拉瑞特公開發現黃金的人是托馬斯·希科克,日子是1851年8月2日,位置是巴寧揚以南[3]。自此,前來淘金的人便絡繹不絕[4],不少愛爾蘭中國的移民亦慕名而來,他們在溪澗及山丘之間搭建簡陋的棚屋,區內人口在短短數月間上升至1,000人[5]。1858年,人口上升至頂峰的60,000人,而且大部分為男性。當地的黃金亦很快被淘乾,淘金者紛紛前往森林溪()、亞歷山大山()及亞拉臘等新近發現黃金的地區[6]。至1859年,常住人口回落到23,000人[7]

維多利亞時期

1860年代至20世紀初,巴拉瑞特成功由礦業小鎮轉型為工業城市。棚屋和木屋漸漸被更加穩固的建築物所取代。阿尔弗雷德公爵曾於1867年12月到訪,吸引了不少民眾前來歡迎[8]。1889年,連接墨爾本鐵路路線正式開通[9]。1891年,乔治五世與皇后玛丽乘火車到此探訪[10]

城市沒落

由於該市的男丁積極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他們的傷亡導致人口進一步下降,最終令到巴拉瑞特失去首席省級地位給予吉朗[11]。1929年至1933年間的全球性大萧条對巴拉瑞特的打擊甚為嚴重,失業率為有史以來最高,最差之時有超過1,000人排隊等候救濟[8]:38

20世紀及以後的發展

巴拉瑞特機場於1930年建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得到擴建,並用作澳大利亞皇家空軍的基地。1942年,巴拉瑞特連接到州際電網,在此之前其所需電力都由本地的發電廠供給[12]。巴拉瑞特於20世紀後期至21世紀初期的增長都處於國內平均的水平。2008年,市政府發表了一份未來30年的發展計劃,集中發展市中心以西的地區[13][14]

軍事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巴拉瑞特是澳大利亞皇家空軍1號內陸飛機燃料庫的所在地。設施於1942年落成,1944年8月29日退役[15]

旅游

巴拉瑞特是维多利亚州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以废弃金矿改造而成的主题乐园:疏芬山淘金历史公园(Sovereign Hill Historical Park)每年吸引近80万游客,历史公园里的房屋、学校、教堂、店铺及街道都保留着十九世纪淘金热时的模样,工作人员也都穿着当年的历史服装。[16]

大学

巴拉瑞特是澳大利亚联邦大学(Federation University Australia)的主校区所在地,这所大学是在2010年由创建于1870年的巴拉瑞特大学(University of Ballarat)和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吉普斯兰校区合并而成的,主校园是位于巴拉瑞特南郊的海伦山校园(Mt. Helen Campus),占地约110公顷,在校学生近2.5万人。澳大利亚联邦大学提供从专科、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的课程。[17]

氣候

巴拉瑞特擁有溫和的海洋性氣候[18][19]四季分明,由於它位處海拔345(1,132英尺),每月平均的氣溫都比墨爾本低攝氏3至4度。

Ballarat (Ballarat Aerodrome 1981-2010, records 1908-2016)气候平均数据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42.0
(107.6)
44.1
(111.4)
37.9
(100.2)
31.5
(88.7)
26.1
(79)
21.6
(70.9)
19.1
(66.4)
23.0
(73.4)
27.9
(82.2)
33.4
(92.1)
37.3
(99.1)
40.6
(105.1)
44.1
(111.4)
平均高温℃(℉) 25.4
(77.7)
25.6
(78.1)
22.8
(73)
18.3
(64.9)
14.3
(57.7)
11.1
(52)
10.4
(50.7)
11.7
(53.1)
13.9
(57)
16.7
(62.1)
20.1
(68.2)
22.7
(72.9)
17.7
(63.9)
每日平均气温℃(℉) 18.1
(64.6)
18.4
(65.1)
16.2
(61.2)
12.6
(54.7)
9.8
(49.6)
7.3
(45.1)
6.6
(43.9)
7.4
(45.3)
9.1
(48.4)
11.1
(52)
13.9
(57)
15.9
(60.6)
12.2
(54)
平均低温℃(℉) 10.8
(51.4)
11.1
(52)
9.6
(49.3)
6.9
(44.4)
5.2
(41.4)
3.5
(38.3)
2.7
(36.9)
3.1
(37.6)
4.3
(39.7)
5.5
(41.9)
7.7
(45.9)
9.0
(48.2)
6.6
(43.9)
历史最低温℃(℉) 0.7
(33.3)
−1.4
(29.5)
−0.6
(30.9)
−4.1
(24.6)
−4.5
(23.9)
−4.6
(23.7)
−6.0
(21.2)
−5.0
(23)
−4.6
(23.7)
−3.6
(25.5)
−1.0
(30.2)
−1.0
(30.2)
−6.3
(20.7)
平均降水㎜(英寸) 39.7
(1.563)
31.2
(1.228)
35.9
(1.413)
43.4
(1.709)
52.2
(2.055)
61.9
(2.437)
62.0
(2.441)
72.3
(2.846)
68.4
(2.693)
59.1
(2.327)
56.6
(2.228)
52.2
(2.055)
635.4
(25.016)
平均降雨日数 7.5 5.9 8.9 11.4 14.4 17.7 19.8 18.7 16.5 14.7 11.7 10.8 158.0
平均下午相对湿度(%) 44 43 46 55 69 77 76 72 65 60 56 48 59.3
来源:[20]

參見

  • 巴拉瑞特野生動物園()

參考文獻

History books

  • Bate, Weston. Lucky City: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Ballarat 1851–1901 (1978)
  • Bate, Weston. Life After Gold: Twentieth-Century Ballarat Melbourne University Press (1993)
  • Carboni, Raffaello. The Eureka Stockade (1980) first published (1855)
  • Goodman, David. Gold Seeking: Victorian and California in the 1850s (1994)
  • Jacobs, Wendy. Ballarat: A Guide to Buildings and Areas 1851–1940 Jacob Lewis Vines Conservation Architects and Planners (1981)
  • Lynch, John. The Story of the Eureka Stockade: Epic Days in the early fifties at Ballarat, (1947?)
  • Flett, James. The History of Gold Discovery in Victoria
  • Molony, John. Eureka, (1984)
  • Molony, John. By Wendouree, (2010)
  • Serle, Geoffrey. The Golden Age: A History of the Colony of Victoria, 1851–1860, (1963)
  • Freund, P with Sarah V, Her Maj: A History of Her Majesty's Theatre, Ballarat (2007)
  • Ballarat City Council
  • Victorian Heritage Register, Heritage Victoria

參考資料

  1. .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28 July 2017 [26 Octo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6). Estimated resident population, 30 June 2016.
  2. . ABS Census.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2016-09-15].
  3. Griffiths Peter M, "Three Times Blest A History of Buninyong 1737–1901", Ballarat Historical Society pp13
  4. . The Courier. 5 November 1851: 2.
  5. . Sydney Morning Herald. 11 December 1852: 2 [6 May 2012].
  6. . The Maitland Mercury & Hunter River General Advertiser. 3 November 1855: 3 [6 May 2012].
  7. . The Argus. 20 August 1860: 5.
  8. Clarke, Jan. . Ballarat: The Courier. 1992: 12. ISBN 978-0-646-09971-2.
  9. Sid Brown. . Newsrail (Australian Railway Historical Society (Victorian Division)). March 1990: 71–76.
  10. Royal Visit to Ballarat 1901, Jack McLean, Australian Railway Historical Society Bulletin, August 1994, pp211-233
  11. Progressive Geelong – Industrial Expansion. Development of the Harbour. The Argus, Melbourne 14 October 1921 p 8
  12. Balderstone, Julia. . The Courier. 20 February 1993.
  13. (PDF). [16 May 20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7-23).
  14. . Business Ballarat. [18 August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18 August 2010). 已忽略未知参数|df= (帮助)
  15. Australia. Royal Australian Air Force. Historical Section, , AGPS Press, 1995, ISBN 978-0-644-42798-2
  16. . 澳洲无忧网. [2020-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4).
  17. . 澳洲无忧网. [2020-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4).
  18. Peel, M. C.; B. L. Finlayson; T. A. McMahon. . HESSD – 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1 March 2007, (4): 439–473.
  19. Linacre, Edward; Geerts, Bart. . London: Routledge. 1997: 379. ISBN 978-0-415-12519-2.
  20. . Australian Bureau of Meteorology. [16 Novem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7).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巴拉瑞特
維基導遊上的相關旅行指南:巴拉瑞特
维基文库中的《1911年版大英百科全書》條目:Ballarat and Ballarat East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