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道

1970年代中,佳藝電視麗的電視無綫電視香港電台商業電台,一共3家電視台和2家電台,總部均坐落於這條只有一公里長的、位處小山丘上的街道,因此當年的廣播道又被稱為「五台山」,同時也形成了電視台「三台鼎立」的局面。正因廣播道當年的地理格局,藝人通稱亞視無綫為友台或「隔籬台」,而「隔籬」在粤語意謂「只有籬笆相隔」,意思是「隔壁」。當時明星經常在廣播道出沒,故此吸引到大批影迷在此徘徊,現時大部分傳媒機構已陸續遷出[1]


廣播道近嘉皇臺
基本資料
總長度1.0公里
車速限制50公里每小時
行車線數目2線
所在地區九龍九龍城區筆架山
起點聯合道竹園道交界
終點廣播道百樂園交界
歷史資料
舊有名稱光偉道(Galway Road)及
安寧道(Antrim Road)
命名日期1967年2月16日
通車日期1967年2月16日
地圖
從獅子山眺望廣播道一帶高尚住宅
香港電台教育電視中心(攝於2011年)
廣播道與聯合道交界

廣播道英語:)是位於香港九龍城區北部的街道,為獅子山餘脈之一,屬傳統高尚住宅區。

已故藝人藍潔瑛曾有“靚絕五台山”之名,即此“五台山”。

歷史

起初香港政府對廣播機構選址並無政策,香港電台更一度計劃遷往薄扶林一塊傍山的土地。然而中國發生文化大革命之後(及後香港亦有六七暴動),相信由於香港政府認為將所有廣播機構集中於一個地方會更加安全[2],遂於1967年把九龍一處小山丘上撥出地段給予各廣播機構作為總部,並將道路修築成於地面只有一個出口,易守難攻;附近更有奧士本軍營(今九龍東軍營)作支援。

該地原先計劃發展為高尚住宅區和中高級公務員宿舍,現在該處較有名的宿舍有龍翔苑、廣播道83號(已拆卸重建為住宅嘉皇臺)和廣播道1號(已拆卸重建為住宅逸瓏)。

而位於該處的街道亦重新命名:

位於廣播道的傳媒機構

電視台

電台

其後發展

在1978年8月,佳藝電視倒閉(原址並無拆卸,現為香港電台電視大廈),此時開始該處被稱為「四台山」。另外在1991年下半年營辦的新城電台紅磡黃埔花園開業,1988年至1993年間無綫逐步將其廠房移至清水灣(原址其後拆卸建成為星輝豪庭),以及亞洲電視於2007年將其廠房移至大埔工業邨(而原址則被長江實業和記黃埔買入並改建成尚御),而鳳凰衛視Now寬頻電視香港電視娛樂香港有線電視總部分別設於大埔灣仔鰂魚涌荃灣,廣播道的戰略用途不再存在。現在只剩下商業電台和香港電台仍然在廣播道運作。

2009年9月22日,香港政府宣佈,會計劃於將軍澳重置新廣播大樓供香港電台使用[3]。若香港電台搬遷,屆時廣播道只會剩下商業電台。

鄰近地方

參考

  1. 香港築跡 第11集 - 九龍城區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播出日期: 2010.09.13 (一)
  2. . 東方日報. 2011年4月25日.
  3. 成立數碼電台電視頻道獨立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廣播道
香港九龍塘街道
筆架山 :筆架山道 | 義德道 | 朗德道 | 義本道 | 安域道 | 和域道 | 廣播道 | 馬可尼道 | 范信達道 | 金城道
又一村 :達康路 | 達之路 | 桃源街 | 花圃街 | 又一村道 | 瑰麗路 | 雀橋街 | 海棠路 | 玫塊街

高瑰路 | 紫滕路 | 地錦路 | 牡丹路 | 石竹路 | 丹桂路 | 玉蘭路 | 壽菊路 | 大坑東道

九龍塘 :歌和老街 | 根德道 | 德雲道 | 多實街 | 森麻實道 | 沙福道 | 真光里 | 多福道 | 添福道 | 羅福道

律倫街 | 約道 | 施他佛道 | 舒梨道 | 金巴倫道 | 雅息士道 | 林肯道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