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科马罗夫

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科马罗夫[1]俄語:1927年3月16日-1967年4月24日)是一名前苏联宇航员。他是史上第一位因载人航天罹难的宇航员,也是第一个多次进入太空的苏联宇航员[2]

弗拉基米尔·科马罗夫
1964年
出生(1927-03-16)1927年3月16日
 蘇聯莫斯科
逝世1967年4月24日(1967歲-04歲-24)(40歲)
 蘇聯奧倫堡州
国籍 蘇聯
职业工程师
奖项
航天生涯
宇航员
上校
在太空时间2天3小时04分
甄选1960年
任务上升1号
联盟1号
签名
前苏联在1964发行的为纪念弗拉基米尔·科马罗夫的纪念邮票

生平

科马罗夫生于前苏联(现俄罗斯莫斯科市。

科马罗夫于1960年入选苏联第一组宇航员,并曾作为波波维奇的替补队员参与了东方4号任务。他本人第一次进入太空是在上升1号任务,而在他的第二次飞行任务联盟1号中,他因飞船降落伞故障而死于飞船坠毁[3]

坠毁前,苏联总理柯西金曾告诉科马罗夫“祖国将以他为骄傲”。尽管有许多流言称科马罗夫死前一直在诅咒飞船设计者和飞行控制员,這是由於蘇聯領導人在技術有疑慮時因為政治面子刻意送人上太空所致(此前已有多次發射失敗),但据美国国家安全局伊斯坦布尔的监听站报告称:科马罗夫的回复无法听清[4]

科马罗夫的妻子是瓦莲京娜·雅科夫列夫娜·基谢廖娃,并有两个孩子:叶夫根尼和伊琳娜。

選入中國學校範文

科马罗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裡耳熟能詳的人物。2001年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课文《悲壮的两小时》是摘自《读者》雜誌投稿,[5]讲述科马洛夫在聯盟1號無法打開降落傘減速而知道即將身亡,当着全国观众的向國家领导人汇报70分鐘,並接受苏联英雄称号。此范文後來被被科協主管報章指出違反物理常識,[6]人民網選之為「2004十大科技骗局」。[6]新京報指出范文弄巧反黜,「当孩子们发现这部圣经中的一章曾堂而皇之地打着英雄主义的旗号欺世盗名,他们将如何看待自己接受的教育和提供给他们教育的国家?」[7]

荣誉

1971年发现的小行星1836以科马罗夫命名,同样以他名字命名的还有一个月球上的环形山。受宇航员和小行星的启发,作曲家贝雷特·迪恩创作了一支名为'科马罗夫的陨落'的交响乐,这支曲子于2006年由西蒙·拉特尔指挥演出,收录EMI古典音乐专辑系列古斯塔夫·霍尔斯特的行星组曲

在众多荣誉中还包含一个于1969年建立在卢布尔雅那的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科马罗夫宇航火箭技术俱乐部 (ARK)。

国际宇航联合会颁发的“科马罗夫奖”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参见

参考资料

  1. . 人民日报. 1964年10月30日: 第3版. “上升号”宇宙飞船的成员——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科马罗夫、康斯坦丁·彼得罗维奇·费奥克季斯托夫、鲍里斯·鲍里索维奇·叶戈罗夫加入了这个家庭。
  2. Colin Burgess; Kate Doolan. .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016. ISBN 9780803285972 (英语).
  3. Von Hardesty; Gene Eisman. . National Geographic Books. 2007: 212. ISBN 9781426202094 (英语).
  4. . [2007-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27).
  5. 〈宇航员之死〉,《读者》,1995年第2期,冯峰鸣(單位:山东青年文化馆)。人教版課本原文見:. 人民教育出版社官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2-12-17).
  6. . 人民网科技——轉自北京科技报北京青年報社主辦、北京市科協主管). 2005-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3).
  7.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轉自新京報. 2004-02-23. 四年後重刊於:. 凤凰资讯——轉自新京报. 2008-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9).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科马罗夫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