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保盧斯

弗里德里希·威廉·恩斯特·保盧斯德語:1890年9月23日-1957年2月1日),或译为保罗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的一名陸軍将领,1943年晉升為元帅

弗里德里希·保盧斯
弗里德里希·保盧斯
出生1890年9月23日
 德意志帝国黑森-拿騷省布賴特瑙
逝世1957年2月1日(1957歲-02歲-01)(66歲)
 东德德勒斯登區德勒斯登
效命 德意志帝国(1910年始)
 德意志國
 納粹德國
 东德
服役年份1910年—1943年
军衔陸軍元帥
统率 德國第6軍團
参与战争

早年生涯

保盧斯在布賴特瑙出生,為一教師之子,其父曾經設法為保盧斯弄得海軍軍官學校的學位,但並不成功。其後,保盧斯被送往黑森馬爾堡大學短暫修讀法學,但他在不久也被淘汰了。屢遭挫折的保盧斯只好在1910年2月進入第111步兵團充當候補軍官。他在1912年7月4日與羅馬尼亞貴族埃列娜·羅塞蒂-索列斯庫()共諧連理。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保盧斯所屬的第111步兵團為西線戰場的主力。而他於1914年秋在法國孚日阿拉斯經歷了生平第一次戰鬥,但不久後就因為疾病而撤回,並於南線的馬其頓中作為軍方辦公人員。直至戰爭完結,他已經晉升為上尉

一戰過後,德國被迫簽署凡爾賽條約,並被迫裁軍。幸而,保盧斯留下來,並轉往裁軍後的斯圖加特第11步兵團作為一連長。他在1921年至1933年這段動蕩的時間內曾經當過形形色色的職務,並在1934至35年間擔任摩托化旅指揮官。在1939年,他更獲晉升為少将

二戰生涯

保盧斯在1939年成為了德國第10軍團的長官。1939年9月1日,德軍正式入侵波兰第二共和国波蘭戰役,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保盧斯的第10軍團曾經參與對波蘭、比利時法國三國的戰鬥(在後者兩次的戰鬥時,第10軍團已易名為德國第6軍團),這使得他累積了一定的實戰經驗,為日後他擔任東線要職所不可或缺的。1940年9月經陸軍總參謀長哈爾德將軍推薦擔任陸軍總參謀部副總參謀長(第一軍需總監)。1941年12月在瓦爾特·馮·赖歇瑙元帥的推薦下他被授予第6軍團指揮官一職。其後第6軍團被派往東線進行德蘇戰爭,並委以參與史達林格勒戰役

在史達林格勒戰役這段時間內,他一直服從希特勒的命令,按照他的命令來調整兵力,即使後來被敵軍包圍也是如此。由於希特勒過度分散兵力,使得對史達林格勒作戰的第6軍團並不能得到集中的火力支援。此外埃里希·馮·曼施坦因元帥突圍之建議得不到希特勒及保盧斯本人之執行,也導致了第6軍團被重重包圍。再加上史達林格勒軍民受到史達林的指令死守該城,都使得德軍在突擊及進攻上损失惨重。

保盧斯一度向希特勒要求允許投降蘇聯,以拯救麾下將士的性命。希特勒不但不應允,反而將保盧斯晉升為「德意志陸軍元帥」,德國史上從來沒有元帥投降,希特勒暗示保盧斯戰鬥到死或者自殺。保盧斯選擇生存,並在1943年1月31日向蘇軍投降,他表示:「既然升我為德國元帥,我就沒有必要為了那個奧地利的下士(希特勒)自殺」。

保盧斯的投降及德軍在史達林格勒的退潮,使得德軍開始節節敗退,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战歐洲戰場德軍轉攻為守的戰略轉折點,最後更在1945年4月16至4月30日的柏林战役战败后最终1945年5月7日正式向盟軍投降,被以戰俘的身份送往同盟國歐洲國際軍事法庭受審。

戰後生涯

1954年的保盧斯,他正在柏林的一場記者會中講話。

戰後,他在纽伦堡审判中出庭作證,1953年獲釋,並到民主德國定居。之後他在德勒斯登擔任檢察官。1956年底他因為肌肉萎縮症癱瘓;1957年2月1日去世。他的遺體被送到巴登-巴登,葬在他的妻子旁。而他的妻子已在1949年去世。

参考文献

    • Beevor, Antony. .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98.
    • Craig, William. . Victoria: Penguin Books. 1974.
    • von Mellenthin, Friedrich. . United States: Konecky & Konecky. 2006. ISBN 1-56852-578-8.

    外部連結

    前任:
    瓦爾特·馮·赖歇瑙陸軍元帥
    第6軍團司令
    1941年12月30日 - 1943年2月3日
    繼任:
    卡爾·阿道夫·霍利特將軍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