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干臣
彭干臣(1899年-1935年1月),又名彭干成,化名黄春山、何越,湖北英山人,曾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
彭干臣 | |
---|---|
出生 | 1899年 大清安徽省英山县 |
逝世 | 1935年1月 中華民國江西省怀玉山 |
政党 | 中国共产党 |
母校 | 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黄埔军校第一期 |
统率 | 国民革命军 中国工农红军 |
参与战争 | 国民革命军东征 北伐战争 第一次国共内战 |
生平
早年经历
1919年,考入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1年4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参与发起安庆六二学潮,创建安庆团组织,被推选为安徽省学联执委[1]。1923年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在军校教导团任连党代表,为中共黄埔军校特别支部委员。1925年1月,参加讨伐陈炯明的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作战,升任营党代表。6月被中共党组织调到上海开展工人运动。10月,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军事班学习。1926年秋,彭干臣奉命回国,加入叶挺独立团,参加北伐战争。叶挺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四师师长兼武昌卫戍司令后,彭干臣任武昌卫戍司令部参谋长[2]。
第一次国共内战期间
1927年3月到上海,参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暴动,参与南市区军事指挥。同年5月护送周恩来到武汉,代理武昌卫戍司令。8月,参加南昌起义,任南昌公安局局长兼卫戍司令[3]。起义部队在潮汕地区失败后,彭干臣潜赴上海从事秘密工作。1929年,参与在上海举办的中央军政干部训练班。8月,为中共中央军事部军事委员会委员[4]。
1930年5月,彭干臣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到奉天秘密组织东北地区的军事斗争。10月遭追捕被迫潜回上海。12月到天津任中共顺直省委军委书记。1931年夏被调回上海,协助周恩来领导中央军委日常工作。1932年春,彭干臣到闽浙赣苏区,先后任红十军参谋处长、新十军参谋长[5]。1933年起,任彭杨陆军学校教育长、校长[6]。其后他被中共中央代表曾洪易迫害、囚禁。1934年11月,参加方志敏领导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1935年1月中旬,在怀玉山地区作战中阵亡[7]。
参考文献
- 王永均. .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9: 730. ISBN 7-219-01084-2.
-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编审委员会 (编). .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1995: 646. ISBN 7-5065-2383-3.
- 刘振华. . 南昌: 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1: 130. ISBN 7-81075-174-3.
- 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0: 533. ISBN 7-216-02860-0.
- 王健英. .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0: 804. ISBN 7-218-03199-4.
- 张建华; 孙盛年. . 北京: 国防大学出版社. 2010: 460. ISBN 978-7-5626-1736-5.
- 陈予欢编著. . 广州出版社. 1998: 1522. ISBN 7-80592-838-X.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