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外交部

德國外交部德語:缩写:)掌管德國外交政策以及与歐洲联盟的關係。現任外交部長為海科·马斯,自2018年3月起,进入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德国社会民主党组成的大聯合政府的內閣。

 德國政府機構
外交部
Auswärtiges Amt
機構概要
成立時間1870年
前身機構Q3315440[*]
機構類型Federal Ministry in Germany[*], 外交部
机构驻地 德國柏林米特區韦尔德市场廣場
52°30′53″N 13°23′58″E
僱員數11,652名外务人员
5,622公务人员
年度預算額€59.29億 (2020年)
机构首长聯邦外交部長:海科·马斯
網站www.auswaertiges-amt.de
影像资料
位於施普雷河河畔的外交部
外交部柏林本部(中左)

德国外交部位於柏林米特區韦尔德市场廣場。

歷史

德國外交部在1870年成立,當時負責北德意志邦聯的外交政策,1871年起則負責德意志帝國的外交政策。外交部最初是由國務秘書擔任首長(不稱部長),而德國總理則保有外交事務的責任。一開始在奧托·馮·俾斯麥的領導之下,外交部分為政治及經濟、法律及領事事務兩大部門。在1890年俾斯麥下台後,外交部增設殖民地事務部門,形成後來1907年成立的帝國殖民事務部(Reichskolonialamt)。一戰時期,外交部必須應付威廉二世的個人外交政策。

1919年,外交部進行重組並建立起現代化架構。此時外交部最高首長由外交部長出任,但基於傳統,外交部並未改名(Auswärtiges Amt,英文直譯為Foreign Office)。威瑪共和時期最為知名的外交部長為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他致力於與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和解,並與阿里斯蒂德·白里安共同獲得1926年諾貝爾和平獎。1932年,康斯坦丁·馮·紐賴特就任外交部長,在希特勒成為總理後繼續掌管外交部,但面臨納粹政治人物如阿爾弗雷德·羅森堡約阿希姆·馮·里賓特洛甫等人的激烈競爭。里賓特洛甫在1938年成為外交部長。

1949年,Georg Dertinger 就任東德首任外交部長,但西德外交部卻因盟軍佔領,直到1951年3月15日才得以重建。總理康拉德·阿登納波昂兼任首任外交部長。2000年,外交部總部遷至柏林德意志帝國銀行德國統一社會黨前東德執政黨)舊址,而原來的波昂辦公室則成為第二辦公室。

部長及領導架構

德國外交部在聯邦外交部長之下尚設有國務部長和國務秘書()兩種職位,國務部長為政務官,負責輔佐外交部長執行公務,主要承擔政治機能。國務秘書則是外交部層級最高的事務官,代表外長管理部務,除了專門領域之業務外,德國駐海外使領館亦由國務秘書管理,每日例行主持的各司司長會議也由國務秘書主持,探討全球局勢[1]

德國外交部高層設有如下部門:

  • 管理幕僚司():為外交部長直屬機關,下轄三個科處:
    • 部長室():替外交部長提供業務援助,以利職務遂行[1]
    • 國會暨內閣處():維繫外交部對德國聯邦議院德國內閣間的關係,除籌備內閣會議行前工作外,亦包括議院黨團聯絡工作、聯邦議院外交事务委员会欧盟事务委员会參議院外交歐盟委員會會議及備詢工作等[1]
    • 新聞處():掌握德國內外新聞消息,也是各類媒體輿論洽詢外交事務時所接觸的第一線窗口。外交部發言人亦負責在聯邦記者會上代表外交部發言[1]
  • 政策規劃幕僚司():1963年成立,負責分析德國外交中期及長期之發展,籌備外交政策及策略,與德國內外的學術機構、基金會政治諮詢機構密切接洽,外交部贊助的研究機構製作報告之後,亦由政規幕僚司監督[1]

参考文献

  1. . . [2020-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8).(德文)

外部連結

參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