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動語態

應動語態(Applicative voice,縮寫作APL或APPL)是一種將補語論元變為動詞(核心論元的)受詞,並使之表達該補語論元角色涵義的一種語態。當應動語態用於動詞之上時,該動詞的論元價位會增加一個。應動語態常見於世界語言中,班圖語族語言尤以其應動語態而聞名。很多語言在形態學上都有特定構造應動語態的方法(常常是一些詞綴)。應動語態在許多語言中出現,尤其出現在許多高度黏著語中,像努哈克語(Bella Coola/Nuxálk)、尤比克語阿伊努語本巴語(Bemba language)等。

多种应动语态

一個語言可能有多於一種的應動語態,不同應動語態的意思,可能各自與伴隨格方位格工具格利益格等不同的補語論元的涵義相若;有時一個應動語態標記可能可用於表達多種不同的補語論元的涵義,像例如齊切瓦語(Chichewa)這種班圖語族語言,其中綴-ir-便可同時用於表達工具格和方位格的涵義;此外像干達語(Luganda)等一些語言,可有「次應動語態」(second applicative)存在,干達語藉由兩個應動語態中綴來表達「次應動語態」,其中「次應動語態」中綴用於給出另外的涵義。

應動語態有可能是表達補語論元角色涵義的唯一方法,像在齊查加語(Kichaga)這個屬班圖語族的語言中,工具格、利益格、受害格(malefactive)和方位格等的涵義只能透過應動語態來表達。而在其他語言中,應動語態與其他的表達法共同存在,在這些語言中,應動語態多用於將補語論元置於特定的焦點上,或如涅茲培爾斯語(Nez Percé)般,藉應動語態使指稱人的名詞能處在核心論元中。

类似的过程

應動語態的角色在某些程度上與使動語態重疊。與格位移(Dative shift)這種與應動語態不同但相似的結構可見於英語等一些語言中。

示例

英语

像英語等一些語言,雖沒有特定的應動語態詞綴等,但它卻可藉由由介詞和動詞構造的合成詞來表應動語態的涵義,如下例所示:

一般表達「傑克跑得比巨人快時」會講Jack ran faster than the giant,然ran(意即「跑」)這個不及物動詞可透過與介詞複合,變為及物動詞,而giant(意即「巨人)這個本處於補語論元位置的詞則可因此變為受詞,故此句可變化如下:

  • Jack outran the giant.

此外,這個應動態化的動詞可構造本不存在於ran這個動詞上的被動形,其被動形如下:

  • The giant was outrun by Jack.

斯瓦希里语

斯瓦希里语有應動語態後綴-i或-e,此後綴置於動詞最後一個母音之前。以下以andika(意即「寫」)為例來看其用法。

首先,一般及物動詞的句子如下:

  • Aliandika barua(意即「他寫了封信」)(a-li-andik-a 他─過去時─寫─直陳語氣)

使用應動語態的雙及物句則如下(請注意粗黑體標記的ni-前綴和-i後綴):

  • Aliniandikia barua(意即「他給我寫了封信」或「他為我寫了封信」)(a-li-ni-andik-i-a 他─過去時─我─寫─(應動語態)─直陳語氣)

此外,以下另以soma(意即「讀」)這個動詞為例:

  • Alinisomea barua(意即「他為我讀信」或「他向我讀信」)

這種結構有時又稱為「介詞形」動詞,因為這些動詞翻譯成英語後,其英語的形式常帶有介詞,像cry for、pray for、eat with、enjoy(be happy about)、arrive at、sing to、sell to、send to、open (the door) for、reckon with、see for (himself)、die at等皆為其例;然就斯瓦希里語的情況而言,此稱呼是不精確的,因斯瓦希里語的介詞不用於這類的用途上。

亚瓜语

在祕魯的亞瓜語(Yagua language)中,「他對之吹氣」之意可藉由saduu ráviimú來表達,其中blow之意為「吹氣」這動詞的第三人稱單數主詞形,而ráviimú之意為「進入一無生物中(inanimate object)」;然在使用應動語態時,此意亦可藉saduura來表達,其中ta是一個表方位格之意的應動語態標記,而原本的方位格補語則不再呈現,此動詞則在表達主語的同時,額外加上ra這個詞綴以表受詞。

參見

  • 利益格(Benefactive),一個常藉應動語態來表達的格位角色。

參照

  • Aronoff, Mark; Kirsten Fudeman. .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5. ISBN 0-631-20319-2.
  • Mchombo, Sam. . Andrew Spencer and Arnold M. Zwicky (编). .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98. ISBN 0-631-22694-X.
  • Mithun, Mariann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0-521-23228-7.
  • Payne, Thoma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ISBN 0-521-58805-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