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種兒童傳染病,又名發疹性水皰性口腔炎[1]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但成人也不乏感染的病例,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受到感染的患者,通常會伴隨發燒症狀與全身倦怠不適。[1]一兩天過後,在手、腳、口腔、舌頭、牙齦都有可能出現細小的紅點、潰瘍或水痘,甚至有少數會出現在鼠蹊部或臀部。[2][3][4] 遭病毒感染後,病徵發展通常持續約三到六天。[5] 而引發的局部紅疹大約會在一周後開始消失,待病毒性傷口結痂後,多數人便能自行痊癒。[6]有時候手和腳的指甲可能在幾周後會隨著脫落,隨著時間重新長回來。極少數重症患兒童病情發展快,才導致死亡。[7]

手足口病症状
一个11个月大男孩口腔周围的典型病变
症状
类型病毒感染, coxsackievirus infectious disease[*], 皮膚感染[*]
分类和外部资源
醫學專科感染科
ICD-10B08.4
ICD-9-CM074.3
DiseasesDB5622
MedlinePlus000965
eMedicinederm/175
Patient UK手足口病
MeSHD006232

導致手足口病的病毒會藉由皮膚接觸、糞口傳染或飛沫的方式散播。 患者碰觸過的物品也具有傳染力。[8]最常見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是克沙奇病毒A16,再來是71型腸病毒[9]其他的克沙奇病毒和腸病毒也有可能引起手足口病。[9][10] 部分帶原者會毫無症狀地攜帶病毒,並感染其他患者。[1] 目前手足口病僅限在人類之間傳播。[8]大多數觀察患者臨床症狀即可診斷,偶爾需要採喉嚨分泌物或糞便做為樣本,查驗病毒的存在。[11]

有效地洗手有助於避免疾病傳播,受到感染的患者應在家休息,避免出現在公司、安親班和學校,以免傳染給他人。[8]目前針對此疾病的抗病毒藥物或疫苗都還在開發中。[12]大多數的患者都無須特殊治療。[6] 必要時可以給予解熱鎮痛的藥物或口內膏。 對於少數無法正常進食的孩子,才會給予靜脈輸液。[13] 很少會演變成病毒性腦膜炎或是腦炎。[7]

手足口病在世界各地都會發生。[14]通常會在育幼院或幼稚園發生小型的群聚感染。[4]1997年在馬來西亞、1998年在台灣、2009年在中國大陸都曾引起大規模疫情。[15]疫情往往發生在冬天以外的季節。患[14]者往往是小於五歲的幼童,少數成人也會有被感染的可能。[1][4]口蹄疫感染家畜不同,手足口病只會感染人類。[16]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

疫情爆发

2008年春季,中国大陆曾爆发EV71型病毒疫情,造成超过40名儿童死亡,染病者逾万。中国卫生部在5月3日凌晨紧急发布《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并即时把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17][18]。最先爆发的安徽阜阳涉嫌隐瞒疫情,引起民众广泛不满[19]

36岁的亚洲患者患有手足口病。

2009年1月1日至3月26日,中国大陆除西藏外,30个省区共报告手足口病例41846例,其中重症94例,死亡病例18例[19]。截止4月7日,卫生部公布的手足口病病例猛增至115618人,其中773人情况严重,死亡病例已逾50人[20]。疫情重灾区之一的河南省民权县故意漏报隐瞒疫情,多名卫生官员受到撤职或行政处分[21][22][23]

手足口病在稍微罕见的情况下也会传染给成年人。

治療方法

手足口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周左右会自行痊愈,通常情况下无需治疗。目前对于手足口病也没有特效性治疗手段,通常的治疗仅关注于缓减症状。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罕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膜发炎,或急性弛缓性麻痹,需要住院治疗。

西醫治療手足口病:

  1. 支持性療法:包括退燒、臥床休息、預防與治療脫水,口腔與喉嚨痛時宜進食軟質或流質飲食。對於極少數有併發症之病人,則採對症療法,如:腦膜炎需要降腦壓藥物,心肌炎需要積極及嚴密的觀察與治療。
  2. 免疫球蛋白注射:針對中樞神經系統及上述重症感染之幼兒,須由醫師審慎評估病童的臨床症狀以後使用。

参考文献

  1. . CDC. August 18, 2015 [14 Ma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6).
  2. Frydenberg, A; Starr, M. . Australian family physician. August 2003, 32 (8): 594–5. PMID 12973865.
  3. Ooi, MH; Wong, SC; Lewthwaite, P; Cardosa, MJ; Solomon, T. . Lancet Neurology. 2010, 9 (11): 1097–1105. PMID 20965438. doi:10.1016/S1474-4422(10)70209-X.
  4. Kaminska, K; Martinetti, G; Lucchini, R; Kaya, G; Mainetti, C. . Case Reports in Dermatology. 2013, 5 (2): 203–209. PMID 24019771. doi:10.1159/000354533.
  5. Hoy, NY; Leung, AK; Metelitsa, AI; Adams, S. . ISRN Dermatology. 2012, 2012 (680163): 680163. PMID 22462009. doi:10.5402/2012/680163.
  6. Longo, Dan L. 18th. New York: McGraw-Hill. 2012. ISBN 978-0-07174889-6.
  7. . CDC. August 18, 2015 [14 Ma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1).
  8. . CDC. August 18, 2015 [15 Ma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4).
  9. Repass GL, Palmer WC, Stancampiano FF. . Cleve Clin J Med. September 2014, 81 (9): 537–43. PMID 25183845. doi:10.3949/ccjm.81a.13132.
  10. Li, Y; Zhu, R; Qian, Y; Deng, J. . PLOS ONE. 2012, 7 (1): e29003. PMID 22235257. doi:10.1371/journal.pone.0029003.
  11. . CDC. August 18, 2015 [15 Ma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4).
  12. Pourianfar HR, Grollo L. . J Microbiol Immunol Infect. February 2014,. S1684-1182 (13): 00236–3. PMID 24560700. doi:10.1016/j.jmii.2013.11.011.
  13. . CDC. August 18, 2015 [15 Ma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5).
  14. . CDC. August 18, 2015 [15 May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7).
  15. . [2018-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3).
  16. . Defra. 2007-08-14 [2007-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7).
  17. . BBC中文网. 2008-05-03 [2009-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06) (中文(简体)‎).
  18. . 新华网转载自《瞭望新闻周刊》. 2008-05-13 [200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23) (中文(简体)‎).
  19. . BBC中文网. 2009-03-27 [2009-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03) (中文(简体)‎).
  20. . BBC中文网. 2009-04-10 [200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15) (中文(简体)‎).
  21. . BBC中文网. 2009-03-28 [2009-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01) (中文(简体)‎).
  22. . 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2009-03-23 [2009-04-11] (中文(简体)‎).
  23. . 联合早报网. 2009-03-19 [200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22) (中文(简体)‎).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