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骚统治者列表

拿骚位于现今德国萊茵蘭-普法茲邦北部。拿骚家族的祖先是劳伦堡的杜多,他的长孙阿诺德成为第一任拿騷伯爵

拿骚伯爵列表(1124年-1255年)

  • 1124-1148:阿诺德一世(Arnold I)
  • 1124-1152:鲁普雷希特一世(Ruprecht I,前者的弟弟
  • 1148-1190:鲁普雷希特二世(Ruprecht II),阿诺德一世之子
  • 1152-1198:瓦尔拉姆一世(Walram I), 鲁普雷希特一世长子
  • 1152-1167:亨利一世(Heinrich I), 鲁普雷希特一世次子
  • 1198-1247:亨利二世(Heinrich II), 绰号“富人”,為瓦尔拉姆一世之子
  • 1247-1255:瓦尔拉姆二世(Walram II)
  • 1247-1255:奥托一世(Otto)

亨利二世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瓦尔拉姆奥托于1255年将拿骚一分为二。瓦尔拉姆的后代成为拿骚-魏尔堡的伯爵、拿骚公爵卢森堡大公,奥托的后代成为拿骚-迪伦堡拿骚-锡根等地的伯爵以及奥兰治亲王荷兰执政和国王

瓦尔拉姆系

  • 1255-1276:瓦尔拉姆二世
  • 1276-1298:阿道夫一世1292年起为德意志國王
  • 1298-1344:格拉赫一世(Gerlach I) ,威斯巴登伊德施泰因魏尔堡魏尔瑙
  • 1298-1324:瓦尔拉姆三世(Walram III,阿道夫一世第五子
  • 1344-1355:阿道夫,格拉赫一世长子
  • 1344-1355:约翰,格拉赫一世次子

1355年,阿道夫和约翰将瓦尔拉姆的国土分为拿骚-威斯巴登-伊德施泰拿骚-魏尔堡

拿骚-威斯巴登-伊德施泰因伯爵(1361年-1605年)

  • 1361-1370:阿道夫一世(Adolf I von Nassau-Wiesbaden-Idstein )
  • 1370-1386:格拉赫(Gerlach),阿道夫一世长子
  • 1370-1393:瓦尔拉姆二世(Walram II),阿道夫一世六子
  • 1393-1426:阿道夫二世(Adolf II)
  • 1426-1480:约翰(Johann)
  • 1480-1511:阿道夫三世(Adolf III)
1480年分出拿骚-伊德施泰因(第一次分封)
  • 1480-1509:菲利普(Philipp von Nassau-Idstein), 约翰第四子
  • 1511-1558:菲利普一世(Philipp I)
  • 1558-1566:菲利普二世(Philipp II)
  • 1566-1568:巴尔塔萨(Balthasar), 菲利普一世第三子
  • 1568-1596:约翰·路德维希一世(Johann Ludwig I)
  • 1596-1599:约翰·菲利普(Johann Philipp)
  • 1596-1605:约翰·路德维希二世(Johann Ludwig II),约翰·路德维希一世次子

拿骚-威斯巴登-伊德施泰因于1605年绝嗣,归于拿骚-魏尔堡

拿骚-魏尔堡伯爵(1355年-1629年)

  • 1355-1371:约翰一世(Johann I von Nassau-Weilburg)
  • 1371-1429:菲利普一世(Philipp I)
1429年分出拿骚-萨尔布吕肯(第一次分封)。
  • 1429-1492:菲利普二世(Philipp I
  • 1492-1523:路德维希一世(Ludwig I), 菲利普二世长孙
  • 1523-1559:菲利普三世(Philipp III)
  • 1559-1593:阿尔布雷希特(Albrecht)
1559年分出拿骚-萨尔布吕肯(第二次分封)
  • 1559-1602:菲利普四世(Philipp IV von Nassau-Saarbrücken),菲利普三世四子,无嗣
  • 1593-1625:路德维希二世(Ludwig II), 阿尔布雷希特长子
  • 1593-1597:威廉(Wilhelm),阿尔布雷希特四子,无嗣
1593年分出拿骚-格莱贝格
  • 1593-1602:约翰·卡西米尔(Johann Kasimir von Nassau-Gleiberg), 阿尔布雷希特五子,无嗣
  • 1625-1629:威廉·路德维希(Wilhelm Ludwig ),路德维希二世长子
  • 1625-1629:约翰(Johann),路德维希二世第七子
  • 1625-1629:恩斯特·卡西米尔(Ernst Kasimir), 路德维希二世第八子

1629年,拿骚-魏尔堡分为拿骚-萨尔布吕肯拿骚-伊德施泰因拿骚-魏尔堡(幼系)。

拿骚-萨尔布吕肯伯爵(第三次分封,1629年-1659年)

  • 1629-1640:威廉·路德维希(Wilhelm Ludwig)
  • 1640-1642:克拉夫特(Kraft),威廉·路德维希次子
  • 1640-1659:约翰·路德维希(Johann Ludwig ),威廉·路德维希第三子,1659年起为拿骚-奥特维勒伯爵
  • 1659-1677:古斯塔夫·阿道夫(Gustav Adolf ),威廉·路德维希第五子
  • 1640-1659:沃尔拉德(Walrad ), 威廉·路德维希第七子,1659年起为拿骚-乌辛根伯爵

1659年分为拿骚-奥特维勒拿骚-萨尔布吕肯(幼系)和拿骚-乌辛根

拿骚-奥特维勒伯爵(1659年-1728年)
  • 1659-1680:约翰·路德维希(Johann Ludwig von Nassau-Ottweiler )
  • 1680-1728:弗里德里希·路德维希 (Friedrich Ludwig)

1728年拿骚-奥特维勒绝嗣,归于拿骚-乌辛根。

拿骚-萨尔布吕肯伯爵(幼系,1677年-1723年)
  • 1677-1713:路德维希·克拉夫特(Ludwig Kraft von Nassau-Saarbrücken), 古斯塔夫·阿道夫长子
  • 1713-1723:卡尔·路德维希(Karl Ludwig),古斯塔夫·阿道夫次子

1723年拿骚-萨尔布吕肯(幼系)绝嗣,归于拿骚-奥特维勒

拿骚-乌辛根伯爵(1659年-1688年)
  • 1659-1688:沃尔拉德(Walrad von Nassau-Usingen)

1688年拿骚-乌辛根升为侯国。

拿骚-伊德施泰因伯爵(第二次分封,1629年-1688年)

  • 1629-1668:约翰(Johann von Nassau-Idstein)
  • 1668-1688:格奥尔格·奥古斯特·萨穆埃尔 (Georg August Samuel)

1688年拿骚-伊德施泰因升为侯国。

拿骚-魏尔堡伯爵(幼系,1629年-1688年)

  • 1629-1655:恩斯特·卡西米尔(Ernst Kasimir von Nassau-Weilburg)
  • 1655-1675:弗里德里希(Friedrich)
  • 1675-1688:约翰·恩斯特(Johann Ernst )

1688年拿骚-魏尔堡升为侯国。

拿骚-萨尔布吕肯伯爵(第一次分封,1429年-1554年)

  • 1429-1472:约翰二世(Johann II von Nassau-Saarbrücken ),菲利普一世第三子
  • 1472-1545:约翰·路德维希一世(Johann Ludwig I)
  • 1545-1554:菲利普(Philipp)
1545年分出拿骚-奥特维勒-霍姆堡拿骚-基希海姆-博兰登
  • 1545-1575:约翰三世(Johann III von Nassau-Ottweiler-Homburg ), 约翰·路德维希一世次子,拿骚-奥特维勒-霍姆堡伯爵,无嗣
  • 1545-1559:阿道夫(Adolf von Nassau in Kirchheim-Bolanden ), 约翰·路德维希一世第四子,拿骚-基希海姆-博兰登伯爵,无嗣

拿骚-萨尔布吕肯、拿骚-奥特维勒-霍姆堡和拿骚-基希海姆-博兰登先后绝嗣,1575年归于拿骚-魏尔堡。

拿骚-乌辛根亲王(1688年-1806年)

  • 1688-1702:沃尔拉德(Walrad)
  • 1702-1718:威廉·亨利(Wilhelm Heinrich)
  • 1718-1775:卡尔(Karl)
1735年分出拿骚-萨尔布吕肯侯国
  • 1775-1803:卡尔·威廉(Karl Wilhelm )
  • 1803-1806: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 (Friedrich August),1806年成为公爵

1806年拿骚-乌辛根升为公国

拿骚公爵(乌辛根支,1806年-1816年)

  • 1806-1816: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 (Friedrich August),1816年拿骚-乌辛根绝嗣,公爵称号传给拿骚-魏尔堡支。

拿骚-萨尔布吕肯亲王(1735年-1797年)

  • 1735-1768:威廉·亨利二世(Wilhelm Heinrich II)
  • 1768-1794:路德维希(Ludwig)
  • 1794-1797:亨利·路德维希(Heinrich Ludwig)

1797年拿骚-萨尔布吕肯并入拿骚-乌辛根。

拿骚-伊德施泰因亲王(1688年-1721年)

  • 1688-1721:格奥尔格·奥古斯特·萨穆埃尔 (Georg August Samuel)

1721年拿骚-伊德施泰因绝嗣,被拿骚-奥特维勒和拿骚-萨尔布吕肯瓜分。

拿骚-魏尔堡亲王(1688年-1816年)

  • 1688-1719:约翰·恩斯特(Johann Ernst)
  • 1716-1753:卡尔·奥古斯特(Karl August)
  • 1753-1788:卡尔·克里斯蒂安(Karl Christian)
  • 1788-1816:弗里德里希·威廉(Friedrich Wilhelm )

1816年,拿骚公爵的头衔传给拿骚-魏尔堡支。

拿骚公爵(魏尔堡支,1816年-1866年)

  • 1816-1839:威廉 (George WILHELM August Heinrich Belgicus)
  • 1839-1866:阿道夫(ADOLF Wilhelm August Karl Friedrich), 1890年成为卢森堡大公

1866年拿骚公国普鲁士吞并,成为黑森-拿骚省的一部分。1912年,拿骚家族嫡系随着卢森堡大公纪尧姆四世的去世而绝嗣。

梅伦贝格伯爵(魏尔堡支,1912年-1965年)

1868年拿骚公爵阿道夫的异母弟尼库劳斯·威廉王子在伦敦迎娶普希金的女儿纳塔利亚·亚历山德罗夫娜·普希金尼娅结婚,由于婚姻属于贵庶通婚,失去了自己与后代对拿骚公爵和卢森堡王位大公的继承权,纳塔利亚也于1868年被尼库劳斯·威廉王子的姐夫瓦尔德克-皮尔蒙特亲王格奥尔格·维克多册封为梅伦贝格女伯爵。其后裔承袭此爵位。

  • 1912-1948:格奥尔格·尼库劳斯(Georg Nikolaus)
  • 1948-1965:格奥尔格·米夏埃尔·亚历山大(Georg Michael Alexander)

1965年,拿骚家族随着格奥尔格·米夏埃尔·亚历山大去世而绝嗣。

奥托系

  • 1255-1290:奥托一世(Otto I Graf von Nassau, in Siegen, Dillenburg, Beilstein u.Ginsberg)
  • 1290-1303:亨利(Heinrich),奥托一世长子,1303年起为拿骚-锡根伯爵
  • 1290-1303:埃米乔一世(Emicho I), 奥托一世次子,1303年起为拿骚-哈达玛尔伯爵
  • 1290-1303:约翰(Johann),奥托一世三子,1303年起为拿骚-迪伦堡伯爵

1303年奥托的领地被他的三个儿子分为拿骚-锡根拿骚-哈达玛尔拿骚-迪伦堡

拿骚-锡根伯爵(第一次分封,1303年-1343年)

  • 1303-1343:亨利(Heinrich)

1343年拿骚-锡根分为拿骚-迪伦堡(第二次分封)、拿骚-拜尔施泰因

拿骚-迪伦堡伯爵(第二次分封,1343年-1620年)

  • 1343-1350:奥托二世(Otto II von Nassau-Dillenburg)
  • 1350-1416:约翰一世(Johann I)
  • 1416-1420:阿道夫(Adolf)
  • 1420-1448:约翰二世(Johann II)
  • 1420-1442:恩格尔贝特一世(Engelbert I)
  • 1420-1433:约翰三世(Johann III)
  • 1442-1475:约翰四世(Johann IV),德·莱克和布列达的领主
  • 1442-1451:亨利二世(Heinrich II)
  • 1473-1504:恩格尔贝特二世,荷兰省执政
  • 1504-1516:约翰五世(Johann V)
  • 1516-1538:亨里克三世(Hendrik III), 德·莱克和布列达的领主,荷兰、西兰、弗里斯兰执政,奥兰治亲王勒内·沙龙的父亲
  • 1538-1559:威廉一世(Wilhelm I),稱 "der Reiche" ,绰号“富人”,荷兰联省执政“沉默者”威廉的父亲。
  • 1559-1606:约翰六世绰号“长者”,“富人”威廉次子
  • 1607-1620:威廉·路德维克(Willem Lodewijk),稱 "Us Heit" ,弗里斯兰执政,无嗣

1530年分出奥兰治(-拿骚)拿骚的勒内·沙龙通过母系继承为奥兰治亲王;1544年,“富人”威廉的长子“沉默者”威廉继承堂兄勒内·沙龙成为奥兰治亲王和荷兰联省执政;1606年分出拿骚-锡根(第二次分封)、拿骚-拜尔施泰因(第二次分封)、拿骚-迪茨拿骚-哈达玛尔(第二次分封),1620年绝嗣,拿骚-拜尔施泰因伯爵成为拿骚-迪伦堡新系。1669年“沉默者”威廉的长系后代称拿骚-德·莱克伯爵。

拿骚-德·莱克伯爵(1669年-1740年)

  • 1669-1683:莫里茨·路德维希一世 (Moritz Ludwig I von Nassau-de Lek), “沉默者”威廉的长曾孙。
  • 1683-1740:莫里茨·路德维希二世 (Moritz Ludwig II)

拿骚-锡根伯爵(第二次分封,1606年-1623年)

  • 1606-1623:约翰七世(Johann VII von Nassau in Siegen u.Freudenberg)

1623年分为拿骚-锡根(公教支)拿骚-希尔亨巴赫拿骚-锡根(新教支)

拿骚-锡根伯爵(公教支,1623年-1652年)
  • 1623-1638:约翰八世(Johann VIII von Nassau-Siegen),约翰七世次子
  • 1638-1652:约翰·弗朗茨·德西德拉图斯 (Johann Franz Desideratus),1652年成为亲王

1652年拿骚-锡根(公教支)升为侯国。

拿骚-希尔亨巴赫伯爵(1623年-1642年)
  • 1623-1642:威廉(Wilhelm von Nassau in Hilchenbach), 约翰七世第五子,无嗣

1642年拿骚-希尔亨巴赫绝嗣,归于拿骚-锡根。

拿骚-锡根伯爵(新教支,1623年-1664年)
  • 1623-1652:约翰·莫里茨(Johann Moritz), 约翰七世第八子,1652年成为亲王
  • 1623-1664: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路德维希(Georg Friedrich Ludwig), 约翰七世第九子,1664年成为亲王
  • 1623-1652:亨利,约翰七世第十一子
  • 1652-1664:威廉·莫里茨(Wilhelm Moritz), 亨利之子,1664年成为亲王

1652年拿骚-锡根(新教支)升为侯国。

拿骚-拜尔施泰因伯爵(第二次分封,1606年-1620年)

  • 1606-1620:格奥尔格(Georg),绰号“老者”,1620年成为拿骚-迪伦堡伯爵

1620年拿骚-拜尔施泰因并入拿骚-迪伦堡。

拿骚-迪伦堡伯爵(第三次分封,1620年-1652年)

  • 1620-1623:格奥尔格(Georg)
  • 1623-1652:路德维希·亨利(Ludwig Heinrich),1652年成为拿骚-迪伦堡亲王
1653年分出拿骚-绍姆堡。
  • 1653-1676:阿道尔夫(Adolf von Nassau-Schaumburg, in Driedorf, Grafschaft Holzappel u.Esterau ), 拿骚-绍姆堡伯爵,无嗣。

1652年拿骚-迪伦堡升为侯国。

拿骚-迪茨伯爵(1606年-1654年)

1654年,拿骚-迪茨升为侯国。

拿骚-哈达玛尔伯爵(第二次分封,1606年-1650年)

  • 1606-1650:约翰·路德维希(Johann Ludwig),1650年成为拿骚-哈达玛尔亲王

1650年拿骚-哈达玛尔升为侯国。

奥兰治(-拿骚)亲王

1702年奥兰治家族绝嗣,转由拿骚-迪茨继承。

拿骚-拜尔施泰因伯爵(第一次分封,1343年-1561年)

  • 1343-1380:亨里克一世(Hendrik I von Nassau-Beilstein)
  • 1380-1412:亨里克二世(Hendrik II)
  • 1380-1418:莱恩哈德(Reinhard)
1412年分为拿骚-拜尔施泰因-蒙格尔斯基亨拿骚-拜尔施泰因-利本晒德
拿骚-拜尔施泰因-蒙格尔斯基亨伯爵
  • 1412-1473:约翰一世(Johann I von Nassau-Beilstein-Mengerskirchen)
拿骚-拜尔施泰因-利本晒德伯爵
  • 1412-1477:亨里克三世(Hendrik III von Nassau-Beilstein in Liebenscheid)
1477年,拿骚-拜尔施泰因-利本晒德绝嗣,两支重新合并。
  • 1473-1499:亨利四世(Heinrich IV von Nassau-Beilstein ),约翰一世之子
  • 1499-1513:约翰二世(Johann II)
  • 1513-1561:约翰三世(Johann III), 无嗣

1561年拿骚-拜尔施泰因绝嗣,归于拿骚-迪伦堡。

拿骚-哈达玛尔伯爵(第一次分封,1303年-1396年)

  • 1303-1334:埃米希一世(Emich I von Nassau-Hadamar)
  • 1334-1365:约翰(Johann)
  • 1334-1359:埃米希二世(Emich II)
  • 1365-1369:亨利(Heinrich)
  • 1365-1396:埃米希三世(Emich III)

1396年拿骚-哈达玛尔绝嗣,归于拿骚-迪伦堡。

拿骚-迪伦堡伯爵(第一次分封,1303年-1328年)

  • 1303-1328:约翰(Johann von Nassau-Dillenburg)

1328年拿骚-迪伦堡绝嗣,归于拿骚-锡根。

拿骚-锡根亲王(公教支,1652年-1743年)

  • 1652-1699:约翰·弗朗茨·德西德拉图斯 (Johann Franz Desideratus)
  • 1699-1743:威廉·希亚京特(Wilhelm Hyazinth)

1743年,拿骚-锡根(公教支)绝嗣,归于拿骚-迪茨。

拿骚-锡根亲王(新教系,1652年-1734年)

  • 1652-1679:约翰·莫里茨(Johann Moritz)
  • 1664-1674: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路德维希(Georg Friedrich Ludwig)
  • 1664-1691:威廉·莫里茨(Wilhelm Moritz)
  • 1691-1722: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阿道尔夫 (Friedrich Wilhelm I Adolf)
  • 1722-1734:弗里德里希·威廉二世 (Friedrich Wilhelm II)

1734年拿骚-锡根(新教系)绝嗣,归于拿骚-迪茨。

拿骚-迪伦堡亲王(1652年-1739年)

  • 1652-1662:路德维希·亨利(Ludwig Heinrich)
  • 1662-1701:亨利(Heinrich),路德维希·亨利的长孙
  • 1701-1724:威廉(Wilhelm)
  • 1724-1739:克里斯蒂安(Christian)

1739年拿骚-迪伦堡绝嗣,归于拿骚-迪茨。

拿骚-迪茨亲王(1654年-1814年)

1814年,拿骚-奥托系的领地全部并入拿骚-魏尔堡。1890年,随着荷兰国王兼卢森堡大公威廉三世的去世,拿骚-奥托系绝嗣。

拿骚-哈达玛尔亲王(1650年-1711年)

  • 1650-1653:约翰·路德维希(Johann Ludwig)
  • 1653-1679:莫里茨·亨利(Moritz Heinrich)
  • 1679-1711:弗朗茨·亚历山大(Franz Alexander)

1711年拿骚-哈达玛尔绝嗣,归于拿骚-迪伦堡。

相关条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