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

排卵英語:)是女性卵巢內的卵泡破裂,釋放次级卵母细胞的過程,這個卵母细胞會離開卵巢,由輸卵管進入子宮,是女性月經週期的一部份[1]

排卵
黃體生成素(LH)上昇後,未成熟的卵母細胞會釋放到輸卵管中,之後可以和男性的精子受精,排卵表示卵泡期的結束以及黃體期的開始
识别标示
MeSHD010060
解剖學術語

在排卵後的黃體期,卵子準備好可以和精子受精,同時子宮內膜會變厚,預備讓受精卵著床。若沒有受孕,子宮內膜會剝落,和血一併從陰道流出,即為月經[2]

人類的排卵

排卵發生在月經週期的中間,在卵泡期之後,在黃體期之前,在排卵時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會突然升高,原因是在卵泡期中雌激素升高的影響
圖中列出排卵期不同激素的變化,也列出不同月經週期及不同女性的差異

人類排卵發生在月經週期的中間,在卵泡期之後,在黃體期之前。在排卵前後的幾天(若是28天的月經週期,是在第10至18天),是最可能受孕的期間[3][4][5][6]。從上次月經開始到排卵的時間平均約為14.6天[7],不過會隨女性而不同,同一個女性的不同月經週期也可能有差異,95%的預期區間在8.2至20.5天[7]

排卵是由大腦中的下丘脑控制,釋放由腦下垂體中的垂体前叶分泌的黄体生成素(LH)及促卵泡激素(FSH),卵泡會有一連串的變化,稱為卵丘扩展(cumulus expansion),是由促卵泡激素引發的,在此以後在卵泡上會形成稱為排卵斑的洞,次級卵母細胞會從排卵斑離開卵泡。排卵是由腦下垂體分泌的黄体生成素及促卵泡激素的高峰所驅動的,在黃體期次級卵母細胞會延著输卵管進入子宮。若和精子受精,受精的次級卵母細胞或卵子會在6至12天後著床[8]

卵泡期

卵泡期是月經週期中卵泡漸漸成熟的階段,從月經開始到開始排卵[9][10]

為了排卵成功,需要大腦中的辐射冠卵丘颗粒细胞的配合。後者會有一段增殖及粘液化的過程,稱為卵丘擴展。粘液化是分泌含有豐富透明质酸的混合物,可以分散及聚集附近的卵丘細胞,在卵子附近形成粘稠的組織。組織在排卵後仍伴隨著卵子,已證明是著床必需的一部份。

卵母细胞的增加也會造成卵泡液體積的增加,可能會使卵泡直徑到二公分,會形成卵巢表面明显的隆起。

排卵期

雌激素的峰值會出現在卵泡期的最後,會使黃體生成素(LH)及促卵泡激素(FSH)提高,會持續24到36小時,接下來卵泡會破裂,卵子會離開卵巢,進入輸卵管[11]

藉由黃體生成素引發的信號級連轉換,卵泡會分泌蛋白酶,分解卵泡組織,形成一個稱為排卵斑的洞。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離開破裂的卵泡,通過排卵斑進入腹膜腔,被输卵管末端的输卵管伞捕捉,在進入输卵管後,输卵管的纖毛會推進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往子宮前進。

此時卵母完成了减数分裂的M-Ⅰ期,變成二個細胞,較大的二級卵母細胞包括了所有的細胞質,另一個則為較小的非活性體,接著會再進行减数分裂的M-Ⅱ期,之後進入中期等待受精。在排卵期中會出現减数分裂M-Ⅱ期中的紡錘體。若沒有受精,卵子會在12到24小時後退化[12]

黃體期

此時卵泡已經告一段落,沒有卵子的卵泡會往內摺疊,形成黃體,是一個合成類固醇的細胞簇,會生成雌激素孕酮。激素會引發子宫内膜腺開始增生子宮內膜,若受精卵著床,胚胎就在此發育。孕酮會使得基礎體溫上昇攝氏1/4到1/2度。黃體繼續月經週期後段的旁分泌信号传送,維持子宮內膜,一直到月经期间才崩解,成为瘢痕组织。

臨床表現

排卵的開始可以由身體的一些內在變化偵測。因為除了女性本身之外,其他人不容易察覺到這些變化,因此一般稱人類女性為會秘密排卵。許多雌性動物在適合受孕的期間,身體時會有明顯的外在變化,這點和人類不同。關於人類的秘密排卵,已提出許多不同的理論來解釋此一現象。

女性在排卵期的變化包括子宮頸的肌肉以及基礎體溫。許多女性在排卵期時有其他的變化,包括排卵期伴隨的排卵痛嗅覺變得敏銳,以及可以感測卵子準確的位置[13][14]

許多女性在排卵期前幾天的性慾會提高[15]一項研究發現女性在排卵期時會巧妙的提高臉部對異性的吸引力[16]

排卵期的現象、排卵期的時間、月經開始及結束時身體的反應會隨女性有強度上的差異,但其本質是相同的。類似症狀、主要基礎體溫、排卵痛及子宮頸位置的表可用於排卵期测定的症狀體溫檢定法,可以讓女性自我診斷排卵的情形。只要受過專業人士的訓練,可以用每次每次月經的資訊製作排卵表,了解目前否有排卵。可以做為自然避孕及生育計劃的參考。

已有攝影作品拍攝排卵的瞬間[17]

疾病

排卵有關疾病會分類為月经失调疾病,包括排卵過少及無排卵。

  • 排卵過少(Oligoovulation)是指不常排卵或是二次排卵的間隔異常的長(一般定義為一年少於八次或是二次排卵的間隔超過36天)。
  • 無排卵是指預期會排卵的女性(初經後,更年期之前)沒有排卵,一般伴隨的現象是月經的不規則,可能包括月經週期、持續時間以及出血量的不規則。無排卵也可能造成停經(继发性闭经)或異常出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月经失调疾病分為以下四型:[18]

  • WHO Ⅰ型: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異常。
  • WHO Ⅱ型: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失調,這是最常見無排卵的原因,最常伴隨著多囊卵巢綜合症(PCOS)[19]
  • WHO Ⅲ型:卵巢功能衰竭。
  • WHO Ⅳ型:高泌乳素血症

排卵的誘導及抑制

誘導排卵

誘導排卵是一種正在推廣的人工生殖技術,適用於有多囊卵巢綜合症(PCOS)及月经过少的女性,誘導排卵也用在體外人工受精,在卵母细胞抽取前使卵泡成熟。一般會配合卵巢刺激來形成多個卵子[20]。有些資料來源[20]也將誘導排卵視為一種卵巢刺激。

在完成卵巢刺激後可以注射低劑量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會在24到36小時後排卵[20]

抑制排卵

抑制排卵是避孕方法中的一種。

荷爾蒙避孕主要針對月經週期中的排卵期,因為這是影響受孕的關鍵因素。荷爾蒙療法可以促進或是抑制排卵。

有許多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藥物,包括各种形式的复合口服避孕药,可以模仿月经周期中的激素水平,以及介入卵泡发育和排卵的负反馈。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Ovulation Test at Duke Fertility Center. Retrieved July 2, 2011
  2. Young, Barbara. 5th.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2006: 359 [2013-11-09]. ISBN 9780443068508.
  3. Chaudhuri, S.K. . . Elsevier India. 2007: 49 [2013-11-09]. ISBN 9788131211502.
  4. Allen, Denise.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4: 132–133 [2013-11-09]. ISBN 9780472030279.
  5. Rosenthal, Martha. . Cengage Learning. 2012: 322 [2013-11-09]. ISBN 9780618755714.
  6. Nichter, Mark; Nichter, Mimi. . Nichter, Mark; Nichter, Mimi (编). . Psychology Press. 1996: 8–11 [2013-11-09]. ISBN 9782884491716.
  7. Geirsson, R. T. . Ultrasound in Obstetrics & Gynecology: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ltrasound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1991-05-01, 1 (3): 212–219. ISSN 0960-7692. PMID 12797075. doi:10.1046/j.1469-0705.1991.01030212.x.
  8. Wilcox, A. J.; Baird, D. D.; Weinberg, C. R. .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99-06-10, 340 (23): 1796–1799. ISSN 0028-4793. PMID 10362823. doi:10.1056/NEJM199906103402304.
  9. Littleton, Lynna A. & Engebretson, Joan C. . Cengage Learning. : 195 [2013-11-09]. ISBN 9781401811921.
  10. Gupta, Ramesh C. . Academic Press. 2011: 22 [2013-11-09]. ISBN 9780123820334.
  11. Watson, Stephanie & Stacy, Kelli Miller. . McDowell, Julie (编). . Greenwood. 2010: 201–202 [2013-11-09]. ISBN 9780313391750.
  12. Depares, J; Ryder, R E; Walker, S M; Scanlon, M F; Norman, C M. .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Clinical research ed.). 1986-06-14, 292 (6535): 1562. ISSN 0267-0623. PMC 1340563. PMID 3087519.
  13. Navarrete-Palacios, Evelia; Hudson, Robyn; Reyes-Guerrero, Gloria; Guevara-Guzmán, Rosalinda. . Biological Psychology. 2003-07, 63 (3): 269–279. ISSN 0301-0511. PMID 12853171. doi:10.1016/s0301-0511(03)00076-0.
  14. Beckmann, Charles R.B. (编). .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10: 306–307 [2013-11-09]. ISBN 9780781788076.
  15. Bullivant, Susan B.; Sellergren, Sarah A.; Stern, Kathleen; Spencer, Natasha A.; Jacob, Suma; Mennella, Julie A.; McClintock, Martha K. .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2004-02, 41 (1): 82–93. ISSN 0022-4499. PMID 15216427. doi:10.1080/00224490409552216.
  16. Roberts, S Craig; Havlicek, Jan; Flegr, Jaroslav; Hruskova, Martina; Little, Anthony C; Jones, Benedict C; Perrett, David I; Petrie, Marion. .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04-08-07, 271 (Suppl 5): S270–S272. ISSN 0962-8452. PMC 1810066. PMID 15503991.
  17. . 2008-06-11 [2021-01-11] (英国英语).
  18. McVeigh, Enda; Homburg, Roy; Guillebaud, John. . OUP Oxford. 2008-03-27: 54. ISBN 978-0-19-920380-2 (英语).
  19. ESHRE Capri Workshop Group. . 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 2012-09, 18 (5): 586–599. ISSN 1460-2369. PMID 22611175. doi:10.1093/humupd/dms019.
  20. IVF.com > Ovulation Induc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Retrieved on Mars 7, 201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