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 (星官)

文昌星三垣二十八宿紫微垣的一個星官,有星六顆,分別象徵六個政府部門或官員。按西方星座的畫分,這六星均屬大熊座

歷史緣由

兩宋以前,「文昌」僅僅只是三垣二十八宿之一,其雖象徵文學,但並非人格神祇。

科舉考試雖始於,然至宋代方成為士人求官最為重要的途徑,也因之求取功名的各地學子們,為了在激烈的競爭當中脫穎而出,莫不在自身努力讀書之外,祈求原鄉各種神明的幫助。

學者認為梓潼神,原是流行四川北部梓潼龍神雷神信仰,後與晉朝抗擊苻堅而殉國的忠臣「張育」合流,在北宋時,轉化為保佑四川地區學子,考試順利的神祇。南宋時,梓潼神被認為較靈驗,而取代了其它地方科舉之神,成為中國各地學子,共同信仰的保佑科舉順利之神祇。

由於信仰的傳佈,使得原本的梓潼神信仰,與傳統觀念中掌管文學的文昌星相混合,(或曰:梓潼神被視為文昌星轉世、化身),而梓潼神被稱為文昌神、文昌帝君或文昌梓潼帝君。

雖然,不斷有儒者指梓潼神信仰為「淫祀」,然因其靈驗、神妙的力量,在士人心中信仰已久,且範圍遍及全中國,故道教亦將其納入道教神祇之一,尊為「文昌帝君」,並在清代時被國家納為正祀。

訛誤

有人認為文昌、魁星為同一星,也有人認為不同。民間也經常把文曲星和文昌星混同。其實在道教信仰上,文昌星主文人打扮的梓潼神,而魁星則主鬼面踢魁的大魁星君

至於天文學上的畫分,「文曲」是北魁斗中第四星天權的古名[1](英文名:Megrez δ,大熊座第六十九號星δ星)。

魁星則指《春秋運斗樞》所載:北斗中的「第一至第四為魁[2]」。

星名古名英文名拜耳恆星
命名法
能見度距離
光年
天樞貪狼Dubheα UMa1.8124
天璇巨門Merakβ UMa2.479
天璣祿存Phecdaγ UMa2.484
天權文曲Megrezδ UMa3.381

也有一說指「魁,斗之首」,認為魁星只是指北斗中的第一顆星天樞

「文昌」则是三垣二十八宿紫微垣的其中一個星官。

另外,紫微斗數所指文昌,乃指南斗(斗宿)中之一顆。

由此看來,文曲、文昌和魁星實各有所指。

文昌六星

「文昌」作为三垣二十八宿紫微垣的其中一個星官,有星六顆,如半月形,列在北斗魁前(因此有「魁星」之說)。分別象徵六個政府部門或官員,分別為上將、次將、貴相、司命、司中、司祿。按西方星座的畫分,這六星均屬大熊座

文昌六星中西星名對照表
中國星名現代星名所屬星座備註
文昌一大熊座
文昌二大熊座
文昌三大熊座
文昌四大熊座
文昌五大熊座
文昌六大熊座

文昌增八星

清钦天监1752年编成《仪象考成》星表,文昌增加了8颗肉眼可见的星。

文昌增八星中西星名對照表
中國星名現代星名所屬星座備註
文昌增一28 UMa大熊座
文昌增二HIP 47965大熊座
文昌增三21 UMa大熊座
文昌增四26 UMa大熊座
文昌增五37 Lyn大熊座
文昌增六39 Lyn大熊座
文昌增七31 UMa大熊座
文昌增八大熊座

古書記載

  • 晉書‧天文志》:「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天之六府也,主集計天道。一曰上將,大將軍建威武。二曰次將,尚書正左右。三曰貴相,太常理文緒。四曰司祿、司中,司隸賞功進。五曰司命、司怪,太史主滅咎。六曰司寇,大理佐理寶。所謂一者,起北斗魁前近內階者也。明潤,大小齊,天瑞臻。」
  • 宋史‧天文志》:「文昌六星,天之六府也,主集計天道。一曰上將、大將軍,建威武;二曰次將、尚書,正左右;三曰貴相、大常,理文緒;四曰司祿、司中、司隸,賞功進;五曰司命、司怪、太史,主滅咎;六曰司寇、大理,佐理寶。所謂一者,起北斗魁前近內階者也。」

參見

注釋

  1. 唐代密教教典《佛說北斗七星延命經》中則稱天權為「文曲」,原文如下:「南無文曲星。是東方無憂世界最勝吉祥如來佛。」
  2. 《中國大百科全書·天文卷》也認同此說:「北斗一至四顆星組成斗形,故名斗魁,或稱魁星。」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