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書院

文石書院是昔日澎湖群島一帶唯一的一間書院,創立於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後於中法戰爭中受到破壞[1]。日治初期,文石書院被設立野戰醫院,醫院撤走後書院被重修改建為澎湖孔廟[1]

日治時期的文石書院,圖片右方的樓閣即魁星樓

1963年進行重修後,原有建築除魁星樓(登瀛樓)之外,均已非原貌,之後在2002年12月11日時,魁星樓以「馬公文石書院魁星樓」的名義被公告為澎湖縣歷史建築[1][2]

沿革

澎湖通判胡建偉於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到任後,因覺得澎湖有設立書院之必要,遂於同年冬天應貢生許應元等人之請,設立書院,於隔年孟夏落成,因為澎湖盛產文石,便用此來為書院命名,首任院長由胡建偉兼任[1][3]

之後在嘉慶四年(1799年)時,通判韓蜚聲重修,並於後院建魁星樓;道光九年(1829年)春,通判蔣鏞與副將孫得發捐俸倡修,同時將魁星樓移建到今址[1]。同治十二年(1873年)名儒林豪將魁星樓命名為「登瀛樓」,該樓後於光緒元年(1875年)在董事蔡玉成邀集下修建,隔年冬天落成,當時山長施槃為此著有〈登瀛樓落成記〉[1]。然而後來書院因光緒十一年(1885年)的中法戰爭而受到戰火破壞[1]

1895年3月,日軍佔領澎湖後,一度將書院作為野戰醫院使用,後於昭和六年(1931年)當地人重修後改為孔廟[1]

二次大戰後,澎湖孔廟於1963年重修,僅有魁星樓保持舊貌,後於2002年時被公告為歷史建築[2]

相關條目

參考來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文石書院(澎湖孔廟)
  1. 李鎮岩. . 遠足文化. 2008年1月: 166-169頁. ISBN 978-986-6731-02-0.
  2.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2-12-27] (中文(台灣)‎).
  3. 劉振維. (PDF). 2009年12月.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