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位於台灣新北市瑞芳區金瓜石,所在之地金瓜石在日治時期曾經擁有亞洲第一金屬礦山的美名,除了產金之外,也盛產銅礦,1987年礦山停產之後,直到2004年11月,當時的臺北縣政府利用昔日礦業發展所遺留下來的舊建物,將其整修後重新規劃為博物館,致力於金瓜石、水湳洞及九份等地區礦業人文遺產的保存與教育推廣。
在中華民國(臺灣)的位置 | |
成立日期 | 2004年11月4日 |
---|---|
地址 | 臺灣22450新北市瑞芳區金瓜石金光路8號 |
類型 | 博物館 |
参观人數 | 2,184,043 (2016)[1] |
所有者 | 新北市政府 |
網站 | www.gep.ntpc.gov.tw |
組織
- 館長:綜理館務,並指揮監督所屬員工。
- 秘書:襄理館務,管理、監督館務之執行。
- 營運推廣組:新聞聯絡、觀眾服務、導覽服務、年度活動、行銷推廣、文創推廣等事項。
- 教育研究組:典藏、出版、學術研究、教育活動、展示規劃等事項。
- 秘書室:採購、票務、財產管理、場地租借、坑道管理、人事、出納、收發、檔管、環境清潔與植栽、工程與維修管理、研考 、資訊、機水電維護、園區保全等事項。
- 會計:依法辦理歲計、會計事項,並兼辦統計事項。
歷史
最初在金瓜石發現的金礦露頭有二處,分別是大金瓜與小金瓜。隨後在1890年(清光緒16年),台灣巡撫劉銘傳帶領工人修建鐵道時,在河床意外發現金砂,溯河而上至金瓜石,遂發現金礦脈。清政府設礦業局開採,開啟了金瓜石的採金工業。
之後此地歷經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引進機器設備,一度讓金瓜石的產金量躍升亞洲第一。
到了中華民國時期,由臺灣金屬鑛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臺金公司)經營的時代,金瓜石仍是台灣黃金採礦業的重要產地;而在產金之外,銅礦也是重要的產品之一。然而隨著金、銅等貴金屬的竭盡,1978年後金礦品質開始下降,於是先是轉為大規模機器露天開採來取代傳統坑道開採,1987年後則廢止採礦,先後交由台灣電力公司與台灣糖業公司管理,山城也漸漸荒蕪。2002年起,台北縣政府(今新北市政府)為了重振台灣珍貴的產金歷史,將原臺灣金屬鑛業股份有限公司辦公室重新整建,整建廢礦坑、臺金公司辦公室等建築,設立黃金博物園區。2004年11月4日,黃金博物園區正式開園,成為台灣首座以生態博物館為理念的博物園區。
參觀設施
山系
位於「金九」(金瓜石與九份)交界地的山岳為基隆山,又稱「大肚美人山」,因形似仰躺的大肚子美人而得名。
而黃金博物館一帶的山系則與基隆山相望。主要礦坑區所在山岳稱為本山。而往東北有座山岳,頂上砂岩、頁岩結構從園區角度看去貌似無提耳的茶壺,故名無耳茶壺山;而從靠近北濱的水湳洞一帶看去則似俯臥的獅子,故又稱「獅子岩山」。無耳茶壺山的東面則有半平山(半屏山)。眾多山系上多為草原,由芒草或蕨類植物交雜而成,有些背對東北季風的背風面則有樹林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