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湊市

新湊市日语: Shinminato shi */?)為過去位於日本富山縣富山灣沿岸的行政區劃,已於2005年合併射水市

新湊市
名稱
日文原名
平假名しんみなとし
羅馬拼音Shinminato-shi
廢除資料
理由新設合併
新湊市小杉町大門町大島町下村射水市
時間2005年11月1日
現所屬射水市
廢除時地理位置
國家 日本
都道府縣富山縣
政府編號16203-5
鄰近行政區富山市高岡市大島町小杉町下村

新湊市在日本富山縣的位置
廢除時相關數據
面積32.43km²
人口34,764(2005年9月1日數據)
象徵
市樹
市花青葙
市花木紫薇丹桂大花四照花
原新湊市役所
(以下資料現在可能已無法使用)
地址〒934-8555 富山縣
新湊市本町二丁目10番30號

轄區位於射水平原北部沿海區域,在轄區中有一潟湖放生津潟,在1960年代經過大規模開發後成為富山新港,周邊也因此成為工業區。

歷史

新湊市轄區過去在令制國時代屬於越中國射水郡,西北部區域過去名為放生津,在12世紀至14世紀期間曾建有放生津城,並成為越中守護所,先後為名越氏桃井氏畠山氏所控制,14世紀後則由畠山氏家臣神保氏以守護代的身分進駐。

17世紀江戶時代後,成為前田氏加賀藩的領地[1],直到19世紀末明治維新實施廢藩置縣後最初改隸屬金澤縣,在1871年的第一次府縣整併後,一度被劃入新設立的七尾縣,不過在1876年的第二次府縣整併中,又隨著七尾縣被併入由原金澤縣更名而成的石川縣,最後在1883年過去原屬越中國的區域再次自石川縣中分出,隸屬新設立的富山縣[2]

1889年富山縣實施町村制時,在放生津地區設立了新湊町,而後來的新湊市轄區在當時還包括七美村打出本江村海老江村堀岡村片口村作道村塚原村這七個行政區劃,在1940年代二次大戰期間,日本政府為方便管理位於高岡市伏木港及周邊的港區,一度將新湊町併入高岡市,不過在戰爭結束後,新湊町於1951年自高岡市分出,並獨立升格為新湊市,此後再率續將周邊的七個行政區劃併入。

2000年代日本政府開始推動市町村整併,新湊市因此在2005年與大門町小杉町大島町下村合併射水市[3]

變遷表

1896年4月1日 1896年 - 1912年 1912年 - 1944年 1945年 - 1954年 1955年 - 1989年 1989年 - 現在 現在
牧野村 1940年12月1日
併入新湊町
1942年10月2日
併入高岡市
1951年1月1日
牧野村
1951年4月4日
併入高岡市
2005年11月1日
合併為高岡市
新湊町 1951年1月1日
新湊町
1951年3月15日
新湊市
新湊市 2005年11月1日
合併為射水市
七美村 1953年4月1日
併入新湊市
打出本江村 1915年1月1日
更名為本江村
海老江村
堀岡村
片口村
作道村
塚原村 1953年10月5日
併入新湊市
大門町 1954年3月1日
合併為大門町
二口村
淺井村
櫛田村
水戶田村
金山村 1953年11月15日
併入小杉町
小杉町
橋下條村 1942年6月8日
併入小杉町
小杉町
小杉町
大江村 1953年12月1日
併入小杉町
黑河村 1954年3月27日
併入小杉町
下村
大島村 1969年4月1日
改制為大島町

參考資料

  1. . 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 [2020-10-13] (日语).
  2. . 富山市鄉土博物館. 1997-07-05 [2020-10-22] (日语).
  3. . 都道府県市区町村. [2021-02-04] (日语).

相關條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