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生存进化

方舟:生存进化(英语:)是一款由Studio Wildcard制作与发行的生存类沙盒动作冒险遊戲,使用虚幻4引擎打造,于2017年8月29日在LinuxMicrosoft WindowsOS XPlayStation 4Xbox One平台发行,并于2018年6月14日在iOSAndroid平台发行;开发者也计划任天堂Switch平台发行。游戏舞台設定在一座充滿恐龍的神秘島嶼「方舟」,玩家必須運用技巧與智慧在危机四伏的世界中生存[4]

方舟:生存进化
    方舟:生存进化封面
    类型动作冒险生存模式
    平台Linux
    Microsoft Windows
    OS X
    PlayStation 4
    Xbox One
    开发商Studio Wildcard
    Instinct Games
    发行商Studio Wildcard
    总监傑西·韋帕札克(Jesse Rapczak)
    音乐加雷斯·科克爾(Gareth Coker)
    引擎虚幻4
    模式单人多人
    发行日Microsoft WindowsOS XLinuxPlayStation 4Xbox One
    • 全球:2017年8月29日[1]
    iOSAndroid
    • 全球:2018年6月14日[2]
    任天堂Switch
    • 全球:2018年秋季[3]

    游戏以第一人称第三人称视角进行。在游戏世界中,玩家可以步行或者骑恐龙,可以使用枪械简易武器来对抗敌对人类和生物,建立基地用以防御。玩家也可以利用从游戏中搜刮的资源打造自己的武器。游戏可以选择单人游戏多人游戏,其中多人游戏可以允许多名玩家同时在线参与。

    游戏于2014年10月开始制作,开发团队为了在游戏玩法上有所创新,对恐龙的外貌进行了大量研究, 即便大部分的物種皆為虛構物種,也比現實中的大的多。

    游戏设计

    《方舟:生存进化》是一款生存类动作冒险游戏,采用第一人称视角,或切换第三人称视角,玩家必须通过打猎、种植、科研等多种方式生存下去,此外玩家还需要建立基地来保护自己[5]。游戏的地图被称为“方舟”,面积约为48平方公里[6],其中四分之三为陆地,四分之一为海洋[7]

    要建立基地,玩家必须获得基本部件比如地板、门窗,这是随着玩家的进度和收集水平的提高逐渐获得的。只要玩家有资源,就可以制造任何组件。当建筑的支柱和基础受到破坏时,建筑物的结构完整性也会受到损害[5]。玩家还可以在游戏中制作道具,比如武器,这可以通过收集制作所需的资源和技术来实现[8]。此外,玩家可以制作附加组件并把它们添加到武器上,比如为手枪或机枪添加瞄准镜手电筒[9]。如果玩家受伤后食用了必要的食物,其生命值会逐渐恢复[10]

    游戏中已超过60种恐龙[11],游戏中的恐龙可以通过喂食来将其驯服,一旦恐龙被驯服,玩家将可以使用恐龙的能力,如飞行或快速水下移动,以及它的统计数据如速度,健康和伤害等[5],使用这些能力时,玩家将不能控制他们的个人武器。当所骑的恐龙较大时,其他玩家可以骑在恐龙身上并且控制他们的武器[12]。恐龙也可以用来携带物品,玩家可以给它们下达攻防命令,例如:一群犹他盗龙可以被用来攻擊基地,一群三角龙可以被用来防禦基地[5]。游戏中还有各种其他史前物种,如渡渡鸟剑齿虎真猛玛象和巨大的昆虫如巨脉蜻蜓巨蟻。游戏中的每一个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和捕食者结构中[13]

    开发

    《方舟:生存进化》的前期制作开始于2014年10月[14],位于西雅图的游戏开发商Studio Wildcard选择了埃及开发商Instinct Games作为其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游戏[15]。在研究游戏的史前物种信息时,开发团队阅读了“普通书籍”和网上的文章,并寻求在生物科学领域有研究的朋友的帮助[7]。当创建物种和世界时,尽管有些物种在其对应的历史时期中早已进化了,但开发团队设计的游戏玩法仍然很有新意[7]。游戏最初通过Steam抢先体验于2015年6月2日在Microsoft Windows上发布[11],7月1日在LinuxOS X发布[15],12月16日通过Xbox游戏预览计划在Xbox One发布[16]。游戏最终版于2017年在Linux,OS X,Microsoft Windows,PlayStation 4Xbox One发布[15]。游戏将支持Oculus RiftPS VR[11],Xbox One版本则通过ID@Xbox计划发布[15]。游戏之后于2018年6月14日在iOSAndroid发布,并将于2018年秋季在任天堂Switch发布。

    开发团队指出,游戏将吸引所有玩家,而不是只喜欢生存模式的玩家[17]。团队也为玩家增加了结局,因为他们认为大多数生存游戏缺乏一个最终目标,创意总监傑西·韋帕札克(Jesse Rapczak)说他们想“提供一个深度和广度,让这个世界不止意味着结局,而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地方。”[5]

    游戏搭载虚幻4引擎,韋帕札克称其包含“数以万计”的人工智能实体[13]。游戏还支持虚拟现实,韋帕札克拥有近三年头戴式显示器经验,他声称游戏一开始就基于虚拟现实设计[13]

    DLC

    The Center - ARK Expansion Map

    2016 年 5 月 18 日


    Primitive+ ARK Total Conversion

    2016 年 7 月 29 日


    ARK: Scorched Earth - Expansion Pack

    2016 年 9 月 2 日


    Ragnarok - ARK Expansion Map

    2017 年 6 月 13 日


    ARK: Aberration - Expansion Pack

    2017 年 12 月 12 日


    ARK: Extinction - Expansion Pack

    2018 年 11 月 7 日


    Valguero - ARK Expansion Map

    2019 年 6 月 18 日


    ARK: Survival Evolved Season Pass 2017 年 8 月 29 日

    包含 3 個項目: ARK: Scorched Earth - Expansion Pack, ARK: Aberration - Expansion Pack, ARK: Extinction - Expansion Pack

    ARK: Genesis Season Pass 2019 年 8 月 9 日

    全新的創世季票包括:

    - 方舟:創世第一部(2020年1月可獲得)

    - 方舟:創世第二部(將於2020年冬季上線)

    - 獨家HLN-A裝扮(已上線)。該寵物僅可通過購買本季票獲得。


    参考资料

    1. . Twitter. [12 June 2017].
    2. sanchan. . 游戏基地. 2018-06-07 [2018-06-09].
    3. TangBao. . 4Gamers. 2018-03-22 [2018-03-23].
    4. . 巴哈姆特. 2015-08-05 [2015-08-13] (中文(台灣)‎).
    5. . Xbox Wire. Xbox. Microsoft. 2015-05-15 [2015-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7) (英语).
    6. Rapczak 2015,20:20
    7. Karunakaran, Jathiesh. . Steam维尔福. 2015-05-12 [2015-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03) (英语).
    8. Rapczak 2015,31:31
    9. Rapczak 2015,31:51
    10. Rapczak 2015,41:02
    11. (Press release). Seattle, Washington: Studio Wildcard. 2015-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8) (英语).
    12. Rapczak 2015,36:27
    13. Rapczak, Jesse. . PlayStation Blog.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2015-05-11 [2015-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03) (英语).
    14. Rapczak 2015,7:38
    15. (新闻稿). 西雅图,华盛顿: Studio Wildcard. 2015-07-01 [2015-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7月2日) (英语).
    16. Makuch, Eddie. . GameSpot. CBS互动. 2015-08-04 [2015-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05) (英语).
    17. Rapczak 2015,38:59

    来源

    • (英文)Rapczak, Jesse. . Interview with Lirik. 2015-05-11 [2015-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4).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