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舞
日本舞(日语:,罗马字:)是日本傳統表演藝術,類似今日的舞蹈與啞劇融合。舞踊是舞(,)和踊(,)的合稱。

單人日本舞
日本舞較早時期與神事及能樂等活動結合,在江戶時代(17世紀)獨立發展。日本舞分為「花柳流、藤間流、若柳流、西川流、坂東流」五大流派,不過雖然多是由專家獨自進行的,但主要是因為藝妓獨特的表現風格而連帶推廣出去。另有民俗舞,較著名的有盆踊、阿波舞等。
广义
广义上的日本舞包括舞、踊、振三種[1]。
舞
较为荘重、平静的艺术形式,足部没有太大的动作:[1]
其他
- 舞蹈化的日本武術
- 棒手(ぼうのて)
- 劍舞(けんぶ)
- 詩舞(しぶ)
- 新式舞蹈
- 新舞踊(しんぶよう)
- 歌謡舞踊(かようぶよう)
- 吟詠剣詩舞(ぎんえい けんしぶ)
狹義
狹義上的日本舞即“日本舞踊”,流派眾多。嘉永5年(1852年)時約有14個流派,大正時代急增,到戰後日本舞踊協会內已有120種流派[2]。其中以花柳流、藤間流、若柳流、西川流、坂東流這「五大流派」最為知名:
參考文獻
- 鈴木 1990, pp. 230-235.
- 藤田洋『日本舞踊ハンドブック改訂版』三省堂、2010年6月20日
- 鈴木道子. . 身ぶりと音楽. 民族音楽叢書 (東京書籍). 1990. ISBN 4487752590.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