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秘魯關係

日本-秘鲁关系日语:西班牙語:),又称日秘关系,是指日本国秘鲁的外交关系,两国于1873年建交。现在,两国皆为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亚太经合组织東亞-拉丁美洲合作論壇成员国。日本在秘鲁首都利马设有大使馆,秘鲁则在日本首都东京设有大使馆,并在东京、名古屋设有总领事馆。

日本-秘鲁關係

日本

秘魯
外交代表機構
日本駐秘鲁
大使館
秘鲁駐日本
大使館

历史

两国关系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当时即有日本人移民到秘鲁,而当时的西班牙商人也已经与日本商人有经贸上的往来,他们将日本商品带入了当时还是西班牙殖民地的秘鲁。

1872年5月,一艘秘鲁轮船玛耶西号运载232名契约华工葡属澳门前往秘鲁卡亚俄港途中,由于船只损坏,被迫驶入日本横滨,其中的一名不堪受虐的华工跳入海中,被英国水手救起。英国方面在了解玛耶西号虐待华工的情况之后,通知了日本外务大臣,日方与英、美等国领事以及清政府共同对此进行了调查。[1][2] 后来日本的法院认定“玛耶西”号船长违反了国际法准则,华工得以释放。1873年,日本和秘鲁签署了《日秘修好通商航海条约》[3],两国正式建交,秘鲁是拉丁美洲国家中第一个与日本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

日本海外興業公司向日本人推廣移民巴西、秘鲁之海報

两国于1873年建立外交关系之后,才开启近代日本与南美洲国家间的外交往来关系。首批790名日本移民于1899年搭乘“佐倉丸”号轮船移民秘鲁[3][4],他们签订了劳工契约,在秘鲁的棉花田、蔗糖农场工作。其中,日侨野内与吉等人还参与了马丘比丘地区铁路的建设。数年后,因为工作负担极大,大多数移民者纷纷离开庄园到利马等城市生活,也有少部分人移民到了环境更加恶劣的玻利维亚,截止到1936年,秘鲁已有日侨23,000人。

二战期间,秘鲁国内掀起了反日暴动,秘鲁人攻击日侨的住家、企业,有10名日侨在暴动中被秘鲁人殴毙、数十人受伤。1942年1月,因珍珠港事件,秘鲁与日本断交。美国政府认为秘鲁的日侨对于同盟国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在美国的压力下,秘鲁政府将1,700名日裔秘鲁人被送往美国强制收容

1959年,秘鲁恢复了与日本的外交关系。1961年,秘鲁总统曼努埃爾·普拉多·烏加特切成为第一个访问日本的拉丁美洲国家元首。

1989年,秘鲁总统阿兰·加西亚·佩雷斯将每年的4月3日定为“日秘友好日”。

1990年以后的日秘关系

1990年,阿尔韦托·藤森(藤森谦也)成为第一个日裔秘鲁总统,作为日侨,他非常重视发展与日本的关系。

1996年12月17日,在秘鲁首都利马,14名图帕克·阿马鲁革命运动(Túpac Amaru Revolutionary Movement,简称MRTA)成员挟持了正在日本驻秘鲁大使官邸参加明仁天皇诞辰63周年庆祝活动的数百名包括日本大使青木盛久在内的高级外交官、政府和军方官员以及企业高管。这一事件被称为“日本大使馆人质危机”(Japanese embassy hostage crisis)。

之後,該組織武裝人員多次要求釋放460名被關在監牢裡的戰友作為人質交換條件。阿尔韦托·藤森虽然同意同恐怖分子进行谈判,但他的态度一直强硬,一再表示不向恐怖分子妥协,坚决反对释放该组织被关押的460名罪犯的条件。雙方僵持數月之久,恐怖分子先後釋放了300餘名人質,但秘魯政府始終沒有讓步。

日本駐秘魯大使館,日本大使館人質危機後啓用

1997年,藤森在大使馆附近的一所住宅内亲自指挥了代号为“查文德萬塔爾”(秘魯印加帝國之前著名文化時代的名字)的行动,约200多名秘鲁武装部队和特种警察部队人员突袭了日本大使官邸,解救了被恐怖分子扣押的72名人质。这次行动历时38分钟。在战斗中,恐怖分子全部被击毙,有一名人质死亡,几名军人伤亡,其余人质全部获得解救,从而结束了持续了126天的人质危机。[5][6][7]

日本橋本龍太郎首相在人質危機解除後的次日早上7點的記者會上對人質獲救表示感謝,並派遣外相池田行彥前往秘魯處理事後事務。池田飛往秘魯後,向秘魯政府表達了他對人質獲救一事的感激之情,並轉交橋本龍太郎首相寫給藤森總統的一封私人信件。在秘魯政府解決了人質危機後,日本政府決定恢復對秘魯的財政援助。

然而,藤森任職後期,被指涉及多宗政治貪污醜聞。自他的醜聞被揭發後,他于2000年利用訪問日本的機會,透過傳真及郵寄遞交請辭信後,流亡日本。由於藤森的父母早已向日本使館為藤森保留日本國籍,並且在1985年修例時沒有放棄,因此可於日本居留。不少日本政客對藤森表示支持,其中原因是在1997年的日本大使館人質事件中表現果斷。之后秘鲁政府多次要求将藤森引渡回国,但均遭到日本政府的拒绝。这一事件也一度导致了日本和秘鲁关系的紧张。

秘鲁、巴西驻东京总领事馆

目前,秘鲁有近十万名日侨,人数在拉丁美洲仅次于巴西。由于日本经济发达,且自1990年以来开始招募海外日侨来日工作,至2018年,在日本的秘鲁人人数已达60,000人。[8]

高规格访问

2016年第28届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各国领导人合照,其中包括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和秘鲁总统佩德罗·巴勃罗·库琴斯基.

秘鲁访日

日本访秘

经贸关系

截止至2018年,秘鲁对日贸易总额达2,632亿日元,日本对秘鲁贸易总额輸出达813亿日元。秘鲁主要向日本出口矿、矿、液化天然气鱼粉、锌合金等,而日本则主要向秘鲁出口汽车、轮胎以及钢铁制品等。另外,日本也是秘鲁第三大援助国。[9]

旅遊

日本護照日本公民可以免簽證的方式入境秘鲁
秘魯護照秘魯公民必須申請簽證方可入境日本

簽證

參見:日本簽證政策日本公民簽證要求
以及:秘魯簽證政策秘魯公民簽證要求

持有日本護照日本公民可以可以免簽證的方式入境秘魯,停留最多183天,但秘魯移民局對一般旅客均核發90天效期簽證。前往亞馬遜河流域宜事先注射黃熱病疫苗接種。經秘魯轉機,亦無需辦理簽證。

秘鲁曾于1972年即与日本签订了互免签证的协议[10],但由于日本对部分中南美洲国家执行严格的移民控制,自1995年7月15日之后,对秘鲁公民的免签待遇取消,因此,持秘魯護照秘魯公民仍然需要提前申请签证才能入境日本。[11]秘魯的公务或外交护照持有者则可以免簽證的方式入境日本。[12]

教育

日本的京都大学大阪外国语大学早稻田大学东京农业大学创价大学立命馆大学日本经济大学等高等院校已经和秘鲁的拉莫利纳农业大学、秘鲁天主教大学等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协定。

日本在秘鲁首都利马有一座秘鲁日本人学校,相对应的日本群马县伊勢崎市静冈县滨松市各有一所秘鲁人学校[13] [14]

参见

  • 日裔秘鲁人
  • 日本外交
  • 秘鲁外交
  • 日本-拉丁美洲关系
  • 秘鲁驻日大使馆
  • 秘鲁驻名古屋总领事馆
  • 秘鲁驻东京总领事馆

参考资料

  1. . 光明网. [2011-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中文(简体)‎).
  2. . [2017-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8). 已忽略未知参数|url-status= (帮助)
  3. Japanese-Peruvians-Reviled and Respected: The Paradoxial Place of Peru's Nikkei
  4. query.nytimes.com
  5. emergency.com 存檔,存档日期2008-03-24.
  6. Andrew Reding, Peru's Fujimori – A Latin American Pinochet with an Asian Face 存檔,存档日期2005-02-24., Pacific News Service Jinn Magazine, 30 January 1997. Retrieved 23 February 2006.
  7. Aquino Rodríguez 1999,第3页
  8. ""
  9. . 日本外務省. 2019-09-10 (日语).
  10. . 日本外務省. 2020-07-27 (日语).
  11. Visa Exemptions for Diplomatic and Official Passport Holders,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
  12. "10 años de fundación del Colegio “Mundo de Alegría”, en la ciudad de Hamamatsu WebCite存檔,存档日期2015-10-24" (Archive). Embassy of Peru in Japan. Retrieved on October 24, 2015.
  13. "Colegio" (Archive). Colegio Hispano Americano de Gunma. Retrieved on October 24, 201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