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社里復興宮

春社復興宮
基本資訊
所在地 臺灣臺中市南屯區春社永春路45-1號
主神 楓府千歲

春社復興宮,是位於臺灣臺中市南屯區春社的廟宇,為番社腳的廟,祭祀楓香樹。有祈求柑橘元宵習俗。

歷史沿革

南屯區春社的蕃社腳,昔日為巴布薩族貓霧拺社所居[1][2]。相傳居民賴清標住宅北側曾有一大片楓香樹林,其中一株楓香樹的枝葉特別茂盛,並偶爾發出異常光芒,民認為樹上附有神靈,遂膜拜祈禱,凡病者、商者、耕者求之,有求必應,參拜者絡繹不絕,於是居民倡議建廟,由這棵楓香樹取材雕刻神像,取神名為「楓府千歲」,又名「楓公」[2]

此廟為番社腳的廟,起初安座於俗稱「公廳」的小廟之中,後信徒日漸增多,空間不敷使用,1935年由民陳坤元發起重修,並取廟名為「復興宮」。1995年,重建歷經一年完成。[2]

該廟附近有寬敞且坡度達30度的山坡道,早期農民要買賣水牛,會把先把水牛帶到此坡,試拉裝滿木材的牛車,依拉車的力道作為議價標準,所以有「試牛坡」之稱。春社社區發展協會在廟旁的榕樹下建有涼亭,以作昔日農村生活紀念。[3]

門牌為永春路45-1號。

元宵活動

元宵時,廟方會舉行舉辦稱為「乞柑仔」的祭典,民眾可擲筊向神明祈求柑橘以賜平安,凡擲出一聖筊,即可獲得兩顆椪柑,依此類推,連擲出八個聖筊,還可獲得新台幣1千元,但須允諾明年將加倍歸還柑橘。隨社會經濟變遷,吃不完的柑橘就由頭家爐主接手來折算現金,因此後來也漸改發現金代替,稱為借「發財金」,乞柑仔成為象徵性舉行。[4]

出借發財金對象僅限該廟所登記的信徒,外地人要借必須由信徒擔保,固定於每年元宵節出借,一次最多可借1萬元,規定還款期限為一年、利率20%,提早還款利息不能少,期滿後可還利息再續借一年。對此,台中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吳祚延表示,年利率20%未逾越《民法》重利罪,但該廟明確訂出發財金利率,屬有償借貸營利行為。春社長陳金樹解釋,早期復興宮是由信徒擲筊決定借、還發財金的金額,後來管委會參酌多數信徒借錢後都加碼歸還20%左右的利息,才定出年利率。 [5]

參考資料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春社里復興宮
  1. 盧金足. . 《中國時報》. 2005-08-23 (中文(台灣)‎).
  2. 楊士賢. . 《聯合報》. 1997-11-03 (中文(台灣)‎).
  3. 熊迺群. . 《聯合報》. 2008-07-11 (中文(台灣)‎).
  4. 張協昇. . 《自由時報》. 2008-02-21 [2019-04-18] (中文(台灣)‎).
  5. 鮮明、林世雄. . 《蘋果日報》. 2012-07-21 [2019-04-18] (中文(台灣)‎).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