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Tuesdays with Morrie),米奇·艾爾邦的回忆录,1997年出版舞台劇作品。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Tuesdays with Morrie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正體中文版封面
原名Tuesdays with Morrie
作者米奇·艾爾邦
译者白裕承(正體中文版)
吴洪(簡體中文版)
系列MARK08(正體中文版)
譯文經典(簡體中文版)
发行情况
出版机构藍燈書屋(英文版)
大塊文化(正體中文版)
上海译文(簡體中文版)
出版日期1997年
出版地 美國
中文出版日期1998年7月
页数192(英文版)
238(正體中文版)
180(簡體中文版)
规范控制
ISBN9780751527377(英文版)
9789578468511(正體版)
9787532742707(簡體版)
OCLC40979237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Tuesdays with Morrie
DVD封面
基本资料
导演Mick Jackson
编剧米奇·艾爾邦(回忆录)
Thomas Rickman(劇本)
主演傑克·萊蒙漢克·阿扎里亞
制片商Carlton America
Harpo Productions
片长89分鐘
产地 美國
语言英語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 1999年12月5日 於ABC頻道

劇情

書中的老教授墨瑞·史瓦茲(Morrie Schwartz)罹患一種名叫「葛雷克氏症」(ALS)的病,跟著名物理學家霍金患的相同。它會令患者肌肉由下至上逐漸萎縮,最後像靈魂被封印在軀殼內一樣,全身都不能動,但神智卻非常清醒。

在教授墨瑞最後的三個多月裡,米奇(Mitch)每逢星期二便會到教授家去討論一些人生會遇到的困難及疑惑,包括死亡愛情婚姻家庭等等。主角更意會到自己一直所追求的名利其實並不如愛更可貴,並因此挽回一段將逝去的愛情。 台灣版的譯名為《》,而大陆的譯名則為《相約星期二》。

評價

這本書自1997年推出後,即成為全球暢銷書籍,後來在香港還被選為「二〇〇一年度十本好書」之一,且有不少推行生命教育的學校,視之為理想教材和推薦讀物。

舞台劇

香港,「中英劇團」的翻譯舞台劇版本《》自2007-2008劇季開始公演,第一至六度公演,學生明哲一角由盧智燊擔任,第七度開始由陳國邦擔任,觀眾反應熱烈,幾年間已於北京、澳門、美國洛杉磯作巡迴演出。演出百場,感動逾十萬觀眾。《相約星期二》於2016年12月1至11日在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演出第二十一度公演,由古天農導演、原定鍾景輝飾演慕理教授,惟因鍾景輝身體抱恙,需要充份休息,未能參與是次演出。最後由劇團藝術總監兼本劇導演古天農代替出演慕理教授一角。

《相約星期二》曾獲第十七屆香港舞台劇獎(2008)之最佳導演(悲劇/正劇) 、最佳男主角(悲劇/正劇),以及十大最受歡迎劇目。

由台灣果陀劇場所改編之《》舞台劇,由楊世彭導演、金士傑飾演老教授莫瑞、卜學亮飾演米奇,自2011年起於台灣、大陸等地演出,廣受好評。[1]

參見

维基语录上的相关摘錄: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參考資料

  1. . [2013-03-0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